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珠江之滨那抹红——感受国企党建“广州样本群”力量

时间:2020-12-21 10:44:2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

  每天早上,遍布广州的近8000家茶楼开门迎客。喜饮“头啖汤”的老广都知道,要早起抢位才能尝到第一口汤的滋味。这份追求里潜藏着一座城市的“大抱负”。

  以饮“头啖汤”的锐气,广州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创下无数个破冰的“全国第一”,从轻纺重镇,到孕育六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再到布局三大国际枢纽……这其中,始终有一股“红色动力”在引领驱动。

  近日,在位于珠江之滨的广州国企党建学院里,这股“红色动力”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被解码呈现:市属国企和驻穗央企共36个国企党建品牌和12个党建基地进行了展演,各参演单位通过故事再现、报告演说、情景互动等形式,讲述了一个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逐梦故事,展现了一个星光熠熠的国企党建“广州样本群”。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广州标致的消陨,广州汽车从近30亿元的负债重新起步。在国内外汽车市场波澜不定的背景下,广汽集团党委决定走自主研发、做自主品牌的路子。如今,广汽集团已跻身世界500强,广州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走什么样的路,如何走好路,对企业来说生死攸关。“让国企党建的独特优势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切实的践履,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在调研广汽自主品牌研发生产基地时说。

  改革难字当头,关键时候需要党委举棋定向。2019年10月,由3家老工业国企联合重组广州工业控股集团,涉及7大行业37种业态、3万多名员工。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推进重组改革,工控党委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将原3家集团209个党组织集结起来,80天,完成总部重构;179天,第一个平台公司组建。

  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广州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定出台国有企业抓党建、强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国企党建强根固魂八项工程,全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总体要求100%进章程,对涉改革重组的市管企业班子进行调整配备、分流安置……

  时间紧、任务重,为进一步推动各项部署要求落地实施,广州开展国有企业“一企一品”特色党建品牌、党建基地创建活动,打造国企抓党建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市28家市管企业、12家驻穗央企党组织积极响应,市国资委党委征集到40个党建品牌、18个党建基地参评申请,在全市国资领域形成了特色党建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党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123广药党建”、推进廉洁从业的“珠江心廉新”、凝聚先锋力量的“红色号角”、弘扬食德之道的“粤色生香”、保障民生用水的“水润旗红润万家”、贯穿出行点滴的“红动羊城”……一个个党建品牌和基地,彰显的是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主业意识,诠释的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

  “在党建品牌和党建基地的孕育、创建过程中,我们找准群众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契合点,推进党建、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带领纺织人冲破重组期困境,成功推动业绩V型大反转。”广州轻工集团纺织公司党委副书记丘海澜介绍。2019年重组后的纺织公司实现营销和归母净利润双达标。

  风紧浪急立潮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行业在产销连续两年下滑的基础上,更是面临全面停摆,广汽集团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零部件断供、工厂停产、销售中止……1—2月,汽车行业销售下滑49%,直接腰斩。

  关键时刻,广汽集团“书记项目”党建品牌力挽狂澜。集团党委一声令下,各级党组织书记行动起来,书记带党员,党员带骨干,骨干带群众,或紧急锁定周边货源,或动员合作企业跨界转产,或支援一线销售。终于,原材料供应问题解决了,广汽传祺实现从7月开始连续4个月同比正增长。

  书记带头抓,工作项目化,举起的是冲锋旗帜,焕发的是榜样力量。广汽集团连续9年累计实施1729个“书记项目”,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企业生产经营中2000多个突出问题。

  红色引擎做驱动,红色先锋当表率,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018年,越秀集团兴业公司的业务开始迈向全国化,需要一批人员赴省外开疆拓土。面对省外零客户、零拓展、零资源的局面,很多人犹豫了。

  在公司“党建兴业”品牌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党员站出来,他们来到武汉项目工地,顶着40多度的高温,跑遍50多个社区、100多个厂企,一步步稳扎稳打,成功打开华中市场。“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代理全国16个城市超60个项目的良好势头。”公司党总支书记何硕慧满怀自豪。

  从项目筹备到规划设计、从征地拆迁到工程建设,广大党员在重点项目攻坚中勇当先锋。在广州交投集团,活跃着一支“大道先锋”党员骨干队伍,十多年来,他们建成了7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每天为160多万车辆提供交通保障服务;克服疫情不利影响,3个高速项目顺利建成通车。

  每一次攻城拔寨,都有红色堡垒的掘进。今年,广州地铁集团援建巴基斯坦的拉合尔橙线进入关键的施工期,而整个拉合尔疫情形势严峻,确诊病例持续居高不下。在这样的情势下,广州地铁集团发挥“红色羊角共同体”党建品牌的引领示范效应,一支党员先锋队伍坚守阵地,并以“地铁速度”迅速啃下3000个业务专业词汇,带出335名运营管理人员、226名设备维修人员,全力保障拉合尔橙线顺利开通。

  先锋足迹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国资形象。

  扛起国企责任担当

  在海拔3800米的四川大凉山美姑黄茅埂风电场,广州发展集团的宋云华经常出现高原反应,可最难熬的还是孤独。

  “我有两个女儿,小女儿1岁时我就去了大凉山,上个月,她三岁生日我也没能赶回来,虽然每天都很想她们,但我知道,我们是集团洒在西部新能源市场的一颗种子,我是党支部书记,必须打好这一仗。”在宋云华心里,开辟西部新能源市场,不仅是集团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国有企业扛起责任担当的缩影。

  国企姓“党”,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国企也诠释着使命担当,通过选派第一书记,派驻扶贫工作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消费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举措,为贫困地区“输血”的同时构建长效“造血”机制。

  2017年6月,岭南集团成立派驻广东清远丰阳镇精准扶贫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协调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实施79项精准帮扶措施和28项惠民工程建设,打造永不撤走的“产业帮扶+农旅融合”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80%,238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

  基层扶贫经历也锤炼了干部的党性,强化了责任担当。“驻村工作三年以来,我要求自己每天必须走访20户贫困户,总结了共95万字的扶贫工作日记,在学习中找方法,在实践中寻突破。”广州发展集团驻村帮扶干部林高扬说。

  “我们公司今年刚成立,没市场根基,又遇上疫情,真是雪上加霜。”一位民企经理满腹苦水。

  “听说可以和国企结对共建,他们派出党建联络员、组建跨企业科技攻关小组,还有专场资源对接会,帮我们渡过难关。”有同行支招。

  这正是国企、民企“党建联姻”的场景再现。疫情之下,中小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广州按照“1+1”“1+N”等形式,开展国企和民企“红联共建”。今年上半年,全市93家国有企业牵头对接了1200多家民营企业,促进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和广州地铁集团一起开拓了长沙6号线大项目后,很多民营企业感慨:总算找到组织了!

  “品牌强,则党建强;党建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国家强。”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展演现场久久回荡。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