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电白:35条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
金秋十月,一个沉甸甸的收获季节,经过多年奋战,电白大地结出一个个“脱贫硕果”——
观青村变了,从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坚强基层战斗堡垒的标杆,从一穷二白的后进变成了产业兴旺的典范;谭儒村变了,“谭儒萝卜”成为其响亮的招牌;琅西村变了,沉香产业链延长为其注入发展新动力……在电白区,一个又一个贫困村正在发生着蝶变,而催生这种蝶变的,是电白举全区之力决战脱贫攻坚的奋斗实践。
截至目前,电白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1728户26775人全部脱贫,35条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2019年,在第七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公益慈善论坛上,电白区“精准扶贫项目”在近千项民生工程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2019民生示范工程”奖项。
党建引领
下沉一线遍访贫困村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脱贫攻坚中,电白区强化落实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扶贫制度,每位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1个镇、帮扶2条村;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主体责任,坚持区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全区322名区镇村三级书记全部下沉一线遍访贫困村、贫困户。
电白区委相关负责人主动扛起脱贫攻坚的重任,以身作则,带头遍访了重点贫困村。镇村两级书记步步紧跟,深挖贫困根源,实施一户一策,全力解决危房改造、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问题。全区三级书记累计走访贫困户11659户,实现走访户贫困户全覆盖,收集解决贫困户反映问题3000余件,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电白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贫困村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实施“头雁”工程,35条省定贫困村共调整撤换了年龄偏大、知识水平低、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弱的省定贫困村党组织书记5名,提升了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调整选派35名优秀党员、87名干部到省定贫困村担任党建指导员和驻村干部,同时选派150多名区直单位的优秀干部到非省定贫困村挂党组织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联系群众优势,通过党员干部特别是贫困党员带头脱贫的示范带动,不断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真抓实干
杜绝“材料式”形式脱贫
脱贫攻坚是场硬仗,要想打赢这场战役,要求扶贫干部必须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电白区坚持一手抓从严管理,一手抓关爱激励。一是严格开展督查巡查,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 “材料式”的形式脱贫,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以严管厚爱的鲜明导向,大胆使用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关心爱护干部,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激励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争相作为、敢于作为、安心作为。
扶贫干部把脱贫攻坚的重任牢牢地扛在肩上,想群众所想,解群众之难,真正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百姓家,一户一户入户了解真实情况。同老百姓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受一样的累,切实找准“穷根”,与贫困户一起制定脱贫致富办法,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联动效应
“千企帮千村”结对帮扶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
电白区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珠海市相关帮扶单位、区直各相关部门优势,充分调动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扶贫格局,不断提高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水平。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016年以来,珠海市统筹落实各类帮扶资金约1.45亿多元,省直、市直各级帮扶资金1330多万元。在基础建设、人才、技术、劳务、产业、市场等多个领域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累计引入25家企业、7434.46万元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就业培训6888人次,帮扶2362人实现转移就业。
——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结合“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目前,全区200多家企业与200多条行政村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19个镇与19家企业签订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帮扶协议,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对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的企业、社会组织,在资金扶植、贷款贴息、土地流转、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脱贫增收。2016年以来,全区社会筹措扶贫资金约4300万元,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凝聚社会合力。电白区把消费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目前已举办市级消费扶贫专场活动2场、区级专场活动2场、镇级展销活动28场,累计签约金额达到3亿元;设置万达广场消费扶贫专柜1个、京东扶贫特色农产品展销点3个;开展扶贫产品进机关食堂、进学校食堂、进医院食堂、进企业食堂、进农贸市场及网络促销、干部促销“五进两促”活动。截至目前,全区消费扶贫70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4373多户,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660多次。
电白区林头镇澳寒羊科研产业示范基地已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长效脱贫机制。
扶贫扶志
转变贫困户“等靠要”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扶贫工作中最难处理的,不是农村的硬件条件,而是村民固化的思想观念。
为转变贫困群众的“等靠要”、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和淡薄的市场经济意识,破除“扶贫就是救助”的模糊认识、片面认识,使脱贫攻坚工作由被动输血向主动造血积极转变,让贫困群众牢固树立勤劳致富理念,打通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的“最后一公里”。电白区通过扶贫扶志相统一,加强宣讲教育、开班培训,党员干部“一帮一”、村致富带头人和知识分子引导等多种途径宣传改变思想观念,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主动移风易俗。通过就业扶贫把发达地区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激发内生动力,引导贫困劳动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政策资源等发展的短板相继补上,电白区各地涌现出一批批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过去“等靠要”到主动作为,从争着当贫困户到比着摘“穷帽子”,脱贫光荣的共识使他们从精神上站起来,奋力书写个人的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