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海丰:构建“三位一体”党群服务矩阵
积分超市、儿童游乐区、“入户联心”谈心室……走进汕尾市海丰县黄羌村党群服务中心,各式功能空间一应俱全,一派热闹景象。变化的背后,是海丰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工作部署,以“空间焕新、服务暖心、治理同心”为目标,全面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取得的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海丰县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服务机制,全面构建“服务中心、活动中心、邻里中心”三位一体服务矩阵,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愿来、爱来、常来的“暖心家园”。
优化空间与队伍,让阵地“强起来”
在陶河镇雅卿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原本冷清的会议室和文化室已被改造为“一站式”便民服务区、休闲洽谈区,并增设了老人“幸福食堂”、妇女“谈心角”、儿童“游乐区”。村民陈阿姨感慨:“以前来办事像赶集,现在像回家。”
这样的转变源于海丰县对党群阵地空间的系统性优化。全县坚持“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区域最大化”原则,推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减少办公面积1186平方米,新增党群服务站点面积1260平方米,增加服务群众面积8605平方米。空置率高、功能单一的房间被重新整合,成为集议事、服务、活动、调解、激励于一体的党群共享空间。

雅卿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妇女儿童活动。
空间优化仅是第一步,服务队伍的强化更为关键。海丰县创新推行“党群合伙人”机制,广泛吸纳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加入,形成资源与需求精准对接的服务网络。老党员、退休干部、社区志愿者、法律工作者等组成邻里调解队,变“等群众上门”为“上群众家门”,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在南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支支特色服务队伍成为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青苗护航志愿服务队”关注青少年成长,“金厝边志愿服务队”提供邻里互助,“骑手队”穿梭街巷传递温情,“南门大妈”和“巾帼巡逻队”守护社区平安。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已组建各类服务队伍331支,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数字化手段也为服务增效赋能。依托“粤治美”“居民说事”“民情地图”等平台,海丰构建起“发现—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流程,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主体接单”的快速响应机制。附城镇通过“数字派单”系统,确保每一件民生实事都有跟进、有回音。南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则开辟“妇女之家”在线直播间,推动民意直达、数据驱动决策,让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预见”。“数字平台不仅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真正拉近了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南门社区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数字化治理经验时如是说。

公平镇长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公益课堂活动。
丰富活动与内涵,让服务“暖起来”
在黄羌村党群服务中心,“赤忆黄羌”党建品牌正逐渐打响。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党群服务中心系统整合革命遗址、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开发出“红色课堂”“农耕体验”“非遗传承”等系列精品研学课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这样的本土化实践在海丰并非个例。各党群服务中心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咸茶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打造“咸茶说事点”,推广“入户联心·咸茶说事”活动品牌。一杯咸茶,几句家常,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氤氲茶香中悄然拉近。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入户联心·咸茶说事”活动2336场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011件。
活动内容也系统优化。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群体,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建设“运动共享空间”“业主活动空间”“共享厨房”等特色功能区,定期举办“邻里运动会”“亲子趣味赛”,让健康生活触手可及。
南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社区+养老”模式,组织老人成立“杜鹃舞蹈队”,联合企业开展“温馨照相馆”等便民项目,让老年人获得感成色更足。莲花村党群服务中心则引入“党群服务+体育运营”模式,整合多元主体构建“15分钟服务响应圈”,推动服务从“日常便民”向“产业赋能”延伸。“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打乒乓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一位正在莲花村党群服务中心锻炼的居民开心地告诉记者。

市民在云岭山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运动共享空间运动。
为确保“周周有动静、月月有亮点”,海丰县全面推广“党群服务月清单”机制,利用节假日打造“官方带娃”公益课堂、“我在党群服务中心过大节”、“名师面对面”等品牌项目。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官方带娃”公益课堂2000多场,服务学生3万余人次;“我在党群服务中心过大节”活动3000多场,覆盖群众超16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海丰县积极探索“造血式”运营模式,通过阵地换服务,统筹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及公建配套用房,引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企业,激活党群服务阵地“造血”功能,有效破解运营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海城镇莲花村党群服务中心结合强村公司引入粤菜师傅培训馆、文娱活动室、幸福食堂配餐点,联合社会组织开展体育赛事活动等,便是这一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推动共建共治共享,让人心“聚起来”
“以前有话不知道找谁说,现在有了‘咸茶说事’,大家坐在一起,啥事都能聊开。”在附城镇云岭山庄社区,居民李大爷对社区新设的“有话好好说”调解室赞不绝口。
海丰县全面搭建党群议事平台,推广“入户联心·咸茶说事”活动品牌,建设“书记茶话会”“榕树下的议事厅”等开放包容的议事形式,结合“民情地图”“粤治美”等线上平台,构建“诉求响应—结果反馈—满意度评价”闭环机制,实现“一盘棋联动、一张网指挥”。

南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咸茶说事”活动。
治理合力的凝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各党群服务中心积极联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力量,提供养老、托育、妇女儿童关爱等普惠服务。全面推广的“积分超市”将家电维修、管道疏通、义诊义剪等服务纳入积分兑换范围,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南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组织“金厝边”志愿服务队,提供理发、家务整理、电器检查等邻里互助服务;文津社区巧用闲置架空层,建成龙腾大厦党群驿站、老党员驿站,打造离退休干部的学习空间;长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动辖区单位党组织,推动校园师资与社区志愿者成为党群活动的重要力量。

南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金厝边志愿服务队”提供邻里互助。

小朋友们在云岭山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练习书法。 受访者 供图
暖心服务最终要落到“人”的身上。海丰整合驻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退休干部等多元主体,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敲门”转变。村干部、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常态化下沉入户,将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莲花村党群服务中心以“全龄段”“一站式”服务为目标,打造集党群服务、矛盾调解、妇女关爱、文化服务于一体的便民综合体,建成睦邻庭院、善美小居、文化讲堂等“乡村文化地标”。云岭山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健康驿站、改造运动空间、推进托育场所与社区食堂建设,不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构建起守望相助的社区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