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阳江阳东:创新党建引领路径 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时间:2025-09-11 16:01:52 来源:南方+
【字体:

  那龙镇推行党群积分制,将村民参与公益、创业等行动转化为积分,通过物资兑换和荣誉激励,推动乡村治理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共建”;广东狮子会通过党建共建,在那龙镇东园村整合240亩撂荒地建设共享亲子农场,激发农文旅融合活力;东城镇报平村联合“三共建”单位,将2.6万平方米闲置留用地焕新为新能源汽车城,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近年来,阳东区以党建引领,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转存图片

那龙镇龙胜村党群积分兑换现场。

转存图片

那龙镇东园村共享亲子农场招商会现场。

转存图片

报平村新能源汽车城项目带动提高村集体收入。

  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东城镇广博峰景小区设有全市首个小区驿站——扬光党群驿站。站内功能齐全,涵盖居民议事室、阅读书吧、党建宣传栏和文体活动室四大区域,成为居民休闲阅读、邻里交流和协商议事的重要平台,有效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近年来,阳东区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构建“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全域统筹,把治理难点转化为发展支点。

转存图片

全市首个小区驿站:东城镇扬光党群驿站(广博园站)。

  针对基层治理职责不清、响应滞后等问题,阳东区精准设置党建网格,整合党建、综治、民政等各类网格,将全区181个村(社区)划分为689个治理单元,建立“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网格员+驻格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小组,明确30项职责,实现“一网统管、全域覆盖”。

转存图片

台风来临前转移群众。

  激活基层末梢,推动治理服务向居民家门口延伸。阳东区组织3145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组建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创新设立32名专职民生诉求网格员,持续壮大社区治理队伍。全域推广党群积分制,建成23个扬光党群驿站,打造17个群众议事亭等协商平台,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转存图片

网格志愿者开展工作。

转存图片

阳东首个党建引领村级乡村振兴积分超市,落户东平镇沙坪村。

  同时,广博峰景物业联合业委会成立了全市首个物业与业委会联合党支部,这是阳东区组织创新,持续优化网格架构的鲜活例子。据统计,全区已在24个社区创新组建“大党委”,吸纳各领域120余名党员骨干担任兼职委员,凝聚多元共治合力。针对有物管小区、开放式小区等不同治理情境,推行社区党组织“联建物业小区、领建无物管小区、促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三建”模式,推动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与业委会的三方协同共治。

  深化“三共建”党建联建机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针对乡村发展不平衡、资源匮乏等问题,阳东结合区领导干部挂镇包村工作安排,凝聚全区“机关党组织、两新党组织、行政村”三方力量,实现城乡资源互通、要素共享。

  “三共建”推动搭建高效议事平台。通过建立三类党组织之间的教育培训资源“五共享”、组织生活“六共同”以及共建共享“十个一”行动机制,全区累计开展共建活动3000余场,推动形成资源互补、优势叠加的联动效应,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2024年5月,农行阳东支行为大八镇商会提供2亿元专项授信并推出“木业贷”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实现金融资源精准直达,成为“三共建”推动资源下沉的典型代表。同时,依托“三共建”,阳东引入高校、企业及农技专家,开展培训160余场,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引导多元人才下乡创业,为镇村带来“智力”资源。另外,阳东积极开展擂台赛、案例竞赛等活动,以“比学赶超”激发镇村发展内生动力。

转存图片

农行阳东支行到大八镇开展党建“三共建”和银企战略合作。

转存图片

阳东区“三共建”十大优秀实践案例评选擂台赛。

  “三共建”推动打造产业融合平台。三类党组织协同整合政府、社会及集体资金,探索资源整合发包、资产参股、物业出租、村办企业等多元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东平镇允泊村引进企业与协会资金,打造百美村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北惯镇三宝垌村成立村企粤宝环保工程公司,解决就业并促进增收;各镇村联合企业培育“大八瓜咸”“藤香王红薯”等特色品牌……“三共建”正持续书写阳东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的振兴新篇章。

转存图片

大八镇茅塘村瓜咸制作现场。

  创新“书记面对面”机制,强化头雁引领新效应

  2022年10月以来,阳东区通过举办多期“书记面对面”活动,搭建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共同研讨、共谋发展的平台。从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到典型村建设培育,再到绿美阳东、宜居城乡,阳东区持续聚焦乡村发展关键议题,锻造善作为、敢担当的“头雁”队伍。

转存图片

“书记面对面”活动助推北环村民宿产业发展。

转存图片

雅韶镇笏朝村“书记面对面”活动,探讨落实乡村风貌管控工作。

  靶向发力破题。大沟镇结合红树林和“寿长蚝”产业,新洲镇融汇农耕与红色文化,东平镇突出山海渔韵特色……阳东坚持“一镇一主题”差异化发展,组织各级书记300余人次深入一线,已开展14期专题活动,梳理出闲置资源利用率低、产业品牌不强等26项突出问题,推动书记队伍拓宽发展思路,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精准把脉施策。阳东整合多部门及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力量,为镇村提供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累计提出73条实用建议,推动塘坪镇“湖羊小镇”、那龙镇亨垌村“土地信用中心”等一批可复制项目落地。新洲镇石岗村第一书记马俊贤原是司法干部,转战乡村后发挥专长,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助销荔枝超120万斤,实现法治阵地全村覆盖。

转存图片

新洲镇石岗村第一书记马俊贤了解荔枝种植情况。

  抓实成果转化。全区构建“梳理—交办—落实—反馈”全链条跟踪问效机制,落实135项具体任务,推动渔光互补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城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加快落地。

  立足新起点,阳东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拓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努力绘就村美民富、和谐有序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