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梅州:四级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 解决超万个基层重点难点问题

时间:2025-09-10 11:03:15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秋日的梅江区三角镇东升村,村党委书记梁和庆正带领党员护绿队巡查新栽的千棵火山榕,这是他领办的“绿美东升”项目现场。一年前,这片河岸还是杂乱的自留地,如今已升级为水绿交融的滨水休闲空间,成为“绿美梅江”的示范窗口。“党员带头拆自家篱笆,群众无偿捐地14.8亩建公园。”梁和庆一边抚着树干上的认养牌,一边说:“一棵树就是一个承诺。”

  这是梅州党建赋能“书记领航项目”的缩影。

  自2023年起,梅州已连续三年把“抓党建强治理促发展”做成项目化运行重要工程,市县镇村四级书记全部领题,推动书记领航“小项目”带动党建效能“大提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梅州苏区高质量发展。

  “过去抓党建,有时感觉像拳头打在棉花上。现在不同了,每个项目都有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年底还要‘亮绩’,干得好不好大家看得见。”梅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1.jpg

梅州连续三年把“抓党建强治理促发展”做成项目化运行重要工程。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坚持制度赋能

  形成“抓书记、书记抓”闭环

  2024年12月,梅州松口镇横东村,最后一栋赤膊房披上客家灰瓦、画上“海上丝路”主题墙绘,千年古镇的入镇门户焕然一新。

  村民刘阿婆每天推开窗,都要望一眼门前那幅巨大的松口港壁画,“过去这里是烂泥路,现在成了打卡点。”

  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变化源自镇党委书记宋铁军领办的“党建赋能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它生动诠释了“小项目”如何撬动乡村“大美颜”。

  2023年,梅州市聚焦实施党建赋能工程,充分发挥“书记抓”的头雁效应和“抓书记”的资源优势,市县镇村四级全面推行“书记领航项目”,通过项目化方式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抓党建强治理促发展”精准选题领题破题。

  当年,梅州市共组织实施4761个“书记领航项目”。2024年,延续扎实推进的良好态势,项目达7084个,领题率100%。

  为突出高位推动、示范引领,梅州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带头领办重点项目,涵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小组党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等关键领域。

  “我们建立了从申报到结项的全链条机制。”梅州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实施采用“组织实施—过程管理—项目结项—经验推广”四步工作法,市委党建办定期对进度缓慢的项目进行督导,确保“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

  更重要的是,梅州将“书记领航项目”纳入县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形成“抓书记、书记抓”的责任闭环。

  这种制度设计的成效立竿见影。2023年首批实施的4761个项目中,95%以上实现预期目标,推动当年梅州GDP增长6.5%,增速居全省第二;2024年延续良好态势,超95%的项目达成预设成效,解决基层重点难点问题1.1万多个,办理民生实事2.4万件。

  聚焦中心工作

  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

  在梅江区百岁山脚下,青梅互联网创业产业园里,办公区、饮食区、休闲区、住宿区等一应俱全,创业公司可在这里享受限期免费办公、免费住宿等服务。

2.jpg

青梅互联网创业产业园成为“免费梅州”政策落地的载体。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今年3月入驻青创园的梅州无人机培训基地,为广东省人才市场有限公司、天狼航空公司及广进教育公司合办,提供无人机培训课程。“青创园为我们提供了室内培训课室3个月免租,还给我们免费提供了一个户外培训场地。”广进教育人事专员叶玮琳介绍,外地学员还可在青创园申请免费住宿。

  “免费创业”空间、“免费住宿”、“免费办公”……今年以来,“免费梅州”持续加码,以更大力度、更优举措持续推动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

  “实施‘免费梅州’政策,助力高质量发展”便是2025年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领航项目。通过抓紧项目实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梅就业创业,促进更多的企业落户梅州投资兴业,助推梅州市高质量发展。

  梅州实施党建赋能“书记领航项目”,推动市县镇村四级书记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绿美梅州生态建设、招商引资、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以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2023年的“书记领航项目”中,一半以上直接点题党建赋能实体经济、产业发展、营商环境。2024年的“书记领航项目”,“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类约占25.4%,绿美梅州生态建设类约占24.1%,基层治理类约占50.5%。

  梅州高新区,通过“党建+专班”机制推动广梅产业园成为百亿园区,202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0.2亿元,同比增长45.7%;兴宁市径南镇新洲村,党支部书记蓝志群带领村民发展红松茸、光伏发电等产业,通过“客都优选”平台实现年销售额超200万元;大埔县茶阳镇安乐村则创新“烟稻轮作+光伏屋顶”模式,新建30座烤烟房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屋顶光伏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

  “聚焦中心任务,全力破题增效。”梅州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级党组织书记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项目出成效、树长效,以高质量党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

  实现长效推进

  让成果持续惠及更多群众

  2023年冬日的一个中午,阳光洒在大埔县环城大道旁的暖蜂驿站,快递员蓝智晖熟练地推门而入,“渴了有水喝,累了能歇脚,还可以给手机充电,很贴心很便利。”如今,这样的驿站大埔县湖寮镇就有7处,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有了温暖的歇脚地。

  2024年11月,龙山小区居民张先生对一件小事赞不绝口:“楼下一处灯源晃得人睡不着,我到小区党群之家一说,小区党员马上就上门核实协调,问题很快等到了解决,效率非常高。”

  ……

  这一桩桩暖心事,源于2023年大埔县湖寮镇党委书记邓瑜瑾领办“四微联治”项目——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力推进微网格、微实事、微服务、微驿站城市党建提质工程。

  一个项目的长效推进,催生出基层治理的万千气象。

  展望未来,梅州已擘画2025年的推进蓝图。全市将实施4890个项目,涵盖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八大类,以“精准化选题、实效化推进、长效化巩固”为导向,让党建赋能成果持续惠及更多群众。

  秋日的梅州,群山叠翠,客韵悠长。这个由“小项目”汇聚成的“大工程”,正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梅州苏区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描绘出越来越生动的图景。

典型案例

  兴宁市兴田街道:

  推进城中村微改造 老旧小区华丽变身

  “我们现在不用出小区就能享受公共服务,真是太方便了。我在活动中心跳舞,孙子就在旁边玩耍,下雨也不耽误,省心又放心。”“公共通道的垃圾清理干净,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自兴田街道“书记领航项目”启动以来,群众对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赞不绝口。

  兴田街道认真贯彻落实梅州市实施赋能工程推动基层党建争先创优部署会议精神,把“书记领航项目”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树立“书记带头抓、亲自抓、靠前抓”的鲜明导向。从辖区居民群众实际需求入手,精准选题、统筹推进,解决了一批关系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项目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助推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全域提升见实效。

3.jpg

兴宁市兴田街道推动居民有效参与社区治理。受访者供图

  曾学茔是兴田街道宁江社区的城中村小区,由于建房时设计不合理,加之年限长、缺少物业管理,小区存在排污管网堵塞破损、巷内常年积水蚊虫滋生、绿化环境落后等问题。

  “最怕下雨天。”陈叔提到,今年65岁的陈叔在曾学茔小区居住了20年。曾学茔小区居民约400户,常住人口200多人,居住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因年久失修,存在着各种老旧小区的“疑难杂症”,其中最突出就是生活排污管老旧导致居民楼水浸的问题。

  兴田街道党工委迅速将此民生痛点列为“书记领航项目”之一,多次到宁江社区开展座谈交流、民意征集等,讨论研究曾学茔排污沟改造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实效性。

  兴田街道党工委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将民情民意贯穿于破解城中村的积水困局的全过程,推动居民有效参与社区治理,保障“书记领航项目”全力推进、落地见效。2023年7月25日,曾学茔小区排污沟改造如期竣工,这件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烦心事终于解决了。

  “为切实把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我们将坚持以居民为主体,尊重群众意愿,持续增加投入,逐步推进城中村微改造工程,让老旧小区实现华丽变身,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兴田街道党工委书记石秀芳说。

记者观察

  小项目里的治理大智慧

  在推动地方发展的过程中,“书记领航项目”如同一台强劲的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书记领航项目”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从市到县、镇、村,四级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项目,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这种以党建为引领的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项目实施的强大力量,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发展合力,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书记领航项目”精准聚焦发展难题,靶向发力。无论是在经济振兴、生态治理,还是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都能直击痛点。针对不同领域的突出问题,书记们精准选题,推动问题解决,助力各领域协调发展。

  “书记领航项目”激发了基层的创新活力与干事热情。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如丰顺县潘田镇党委书记以“书记家访”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民声,精准掌握民情民意,暖了民心、聚了合力。兴宁市兴田街道城北社区党委书记通过“微网精治”项目,推动“一网统管”社区事务,显著提升了精细化治理效能。这些创新实践和拼搏干劲,成为梅州发展的宝贵财富,让基层充满生机与活力。

  当“书记领航项目”从纸上蓝图变成惠民实景,群众感受到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是党组织解决急难愁盼的硬核行动力。这种以民生为导向的项目选择,让党建工作始终扎根群众土壤,获得不竭动力。

4.jpg

梅州市县镇村四级全面推行“书记领航项目”,镇村面貌迎来大变化。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当然,如何推动“书记领航项目”从示范引领迈向全域深化、从点上开花拓展为全面结果,进而实现从“一时见效”到“长效惠民”、从“书记推动”到“机制驱动”的根本性跨越,是梅州深化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必须答好的关键课题。但不可否认,这种将治理责任压实到“关键少数”、治理成效体现在“最后一公里”的做法,为基层党建创新提供了宝贵样本——唯有将党建“组织力”深度转化为治理“牵引力”和民生“服务力”,方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群众满意的答卷。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