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以高质量机关党建解锁政务服务“新高度”
暮夏的云浮,日光温暖明亮。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里,一位群众正在办理业务申请。让他意外的是,接待他的居然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本人。“局长不仅详细告诉我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办理业务的效率也很高。”这位群众感慨道。
这是云浮市开展局长“听热线、走一线”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云浮市全面提升机关党建质量,推出局长进窗口为群众想办法、接热线“听诉解忧”等系列活动,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转变,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暖心办”跃升。
局长进窗口,直击群众办事痛点
开篇的场景,在云浮已成常态。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市政务和数据局,组织40多个市直单位局长轮流到服务窗口“上岗”,以普通工作人员、帮办人员、监督人员三种角色,体验办事流程,查找服务短板,现场解决问题。
市政务和数据局局长在窗口服务时发现,小学入学报名存在“材料多、跑动繁”的痛点,随即启动跨部门协同会商机制,打通数据共享链路,用线上办理替代线下跑动,实现小学入学报名“零跑动、零纸质材料”,将平均审核时间从2天大幅压缩至10分钟,有力保障了全市61所公办小学招生工作的平稳、高效完成。
通过“换位体验”,各单位局长发现多个群众办事痛点,提出187条改进措施,办实事解难题385件。尤其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上,各单位局长合力优化办事流程,推进政务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高质量完成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任务,推动5000多项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900多项服务“容缺办”、“粤智助”自助机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让群众感受到“指尖办事、省心省力”的便利。
局长听热线,“声连心”解难题
云浮市直机关工委依托市12345热线,组织市党代表和各单位局长开展“听诉解忧”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意见反映和监督渠道。
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分析12345热线高频投诉发现,网购纠纷占比较大,迅速安排工作人员约谈电商平台,并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发布消费预警。其中,关于规范直播带货的建议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采纳。同时,该局还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助力罗定稻米、新兴话梅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云浮移动公司结合“听诉解忧”工作,深化开展“总经理接待日”,对线上线下诉求综合研判发现,全市有上万用户因宽带设备老旧而影响上网体验,随即启动“旧设备换新”行动,主动为用户免费更换老旧设备,用户满意度提升54.62%。
作风再改进,企业创新发展“轻装上阵”
在云浮市金晟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条全新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多亏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帮助,我们不仅拿到设备更新补贴,还享受到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设备更新,企业实现效率升、能耗降的生产效果。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开展“听热线、走一线”活动发现,许多企业对设备更新政策了解不足,立即组织政策宣讲团,以“一对一”辅导方式,把政策红利送给企业。2019年以来,微容科技共获得工信领域各类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2亿多元,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今年以来,该局推动微容科技3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获批贷款总额度16.8亿元,并争取到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和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为企业技改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改造让我们在新技术、新材料领域的竞争力大大增强。”微容科技负责人说,企业的产能、效率和市场空间都在逐步提升。
市自然资源局面聚焦土地资源闲置低效的难题,探索“商改工”路径,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土地功能变更和混合利用,为引进新材料、低空经济等产业腾出空间,预计产值超过50亿元,并可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这一改革实践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盘活存量土地的“云浮样本”。
效能大升级,为民服务更暖心
走进市行政服务中心,一块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工单数量、预警分析、热点态势等100多项指标。“我们要从‘话务中心’升级为‘数据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道。
云浮在全省率先将12345热线平台接入政府OA系统,依托数智标签系统,打造集智能分拨、闭环管理、研判辅政于一体的数智化12345热线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推动政务服务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比如,通过分析台风季节的历史投诉数据,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通过分析企业诉求规律,主动推送惠企政策。在台风“摩羯”来袭期间,12345热线提前启动应急响应,仅用半小时就协调解决了学生返家难题。
从“跑多次”到“一次办”,从“窗口排队”到“指尖办事”,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云浮将持续完善“听热线、走一线”机制,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让服务“暖”在百姓心上、“优”在营商环境里、“强”在基层治理中,让群众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