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从“AI夜校”到暖蜂驿站 丰富党群服务中心功能
“深圳有一个24小时开放的文化空间,不仅能满足阅读需求,还能在你迷茫时带来温暖。”这两年,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的百姓书房在社交平台持续走红,被群众称为“最美自习室”“宝藏图书馆”。百姓书房占地2500平方米,陈列图书2万册,集阅读自习、娱乐休闲、文化展览、心理咨询等功能于一体,提供全天候服务。
百姓书房是深圳大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缩影。目前,深圳已建成党群服务中心(站点)2300多个,每日人流量保持在40万人次,持续打造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
服务亲民便民,自然人气高涨。深圳聚焦“民生七有”,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1000多个托育点,解决双职工带娃难题;打造700多个科学小屋,为青少年提供课外活动的新天地;开展“中医药进党群”,提供健康服务;打造2000多个养老驿站和300多个长者食堂,在10个社区开展“党建+”智慧养老社区建设,让长者养老不犯愁;持续向小区、城中村延伸党群服务阵地触角,建造了薪火小站、暖蜂驿站、司机之家等1300多个独立的服务站点。
探索“志愿服务+社会力量”运营模式,链接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力量,推动2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多元化运营取得阶段性成效。每个社区都掌握着“老、幼、困、残”等重点群体清单,推动网格员和楼栋长主动结对子,在同巡查、同采集、同化解,妥善处理邻里矛盾的同时,点对点提供服务。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居民议事厅”,组织居民围绕社区小区治理问题共商共议。
“用AI剪短视频,原来这么方便快捷!我要把在夜校学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品牌推广上。”珠宝设计师王女士欣喜地表示,党群服务中心的夜校课程正中她的需求。群众需要什么服务和活动,都可以通过“书记茶话会”“书记信箱”等机制来反映。
聚焦新就业群体“再培训、再就业”需求,深圳在40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开设“AI夜校”,发动企业工程师、院校学者、IT达人等多元主体参与授课。罗湖区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集产、教、研、学、创为一体的水贝AI夜校,精准配置“培训+认证+实习+就业”闭环服务,累计培训600多人次,推动就业500多人。龙华区章阁社区汇聚辖区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华为、富士康等专业力量,面向全职宝妈、快递小哥、企业员工等群体开设特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