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梅州平远:党建领航绘就城乡新图景

时间:2025-07-30 14:51:43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县域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超6%增长,2024年首破百亿元;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升级,创新实施“党建带动、示范推动、奖补撬动、协同联动、项目拉动”五动工作法,并入选省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第一二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村完成创建任务……过去三年,梅州市平远县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5.jpg

平远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受访者供图

  三年攻坚,核心密码是党建引领。平远县坚持强组织、兴产业,强队伍、促担当,强服务、聚人才,把党建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等领域亮点频现,交出了一份成绩亮眼的答卷。

  兴产业 典型村集体年收入均超50万元

  7月底,走进平远县河头镇樟坑村海拔600多米的三华李种植基地,三华李采摘期刚过,黄金柰李的丰收时刻又将到来,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该村“产业村长”、三华李种植大户李东亮正在果树下查看果子的长势情况,近期是他每年最为忙碌的时候。

2.jpg

李东亮在果树下查看果子长势。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摄

  “今年,河头三华李熟果产量约35万斤,批发价每斤6元至8元,精品果批发价每斤10元至12元,总产值300多万元。”李东亮介绍,受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三华李品质不错,价格、质量、销量都比较稳定。

  在河头镇,规模化种植的三华李达到300多亩,李果总种植面积近8000亩,12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是当地毫无疑问的特色产业。与果树打交道已有30多年的李东亮,就是当地三华李种植产业带头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平远县纯农土特产专业合作社社长。

  李东亮介绍,目前合作社共有成员30多户,现种植三华李面积300多亩,每年为合作社带来90多万元收益。

  近年来,河头镇以品质兴农为抓手,积极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农技特派员的技术帮扶优势,推动三华李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升级。一方面引入“有机肥+生物防治”绿色种植模式,减少农药使用,让三华李酸甜比例更佳;另一方面,计划引进三华李早熟品种,延长整个河头镇三华李的销售上市期限。

  “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帮扶以来,我们这里引进了黄金柰李种植,由于对这个品种不熟悉,一开始村民们都在观望。我觉得引进新品种既能丰富种类,又能延长采摘期,把效益进一步提上去,是一件好事。我作为‘产业村长’应当先试种,带动党员先种。”李东亮告诉记者,目前黄金柰李已经种下了两年多,口味、质量均稳定,相信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

  产业发展和培育,是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强有力支撑。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平远县不断完善村党组织、经济联社、经营主体联动机制,探索“产业村长”、产业社区等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推动93%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5万元,典型村均超过50万元。李东亮便是从致富能手成长为“产业村长”的典型代表,如今他创立的纯农土特产专业合作社已发展为省级示范社。

  突出头雁领航,平远县还致力于建强带富队伍。当地选育了278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启动新一轮“育苗”工程,选聘100名村级后备干部,其中35岁以下53人、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46人。同时,实施头雁示范带动“美丽庭院”建设等提能增效活动,办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将44名致富能手发展为村级后备力量、村民小组长,夯实产业振兴的人才基础。

  优服务 今年新引进各类人才超600名

  “经过多次考察和洽谈交流,我们认为平远的营商环境优,服务意识浓。同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钙、镁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企业的发展目标非常契合,为此我们决定在平远投资兴业。”记者在位于平远高新区的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内,见到了广东荣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威。他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在平远的投资项目已敲定,脚下这1183平方米“免费办公”场所,正是平远县“免费梅州”人才政策为企业送出的诚意大礼。

  王华威表示,此前通过招商宣传得知平远的相关免费政策,便通过招商中心成功申请下来,每年可为公司节省约30万元房租。“我们感受到平远县招商引资的热心,愿意为平远的发展作出有益贡献。”王华威说,公司于今年1月24日依法竞得“广东荣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长窝里白云岩矿”采矿权,计划投资建设平远钙镁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长窝里年产700万吨矿石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元,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均各项税收15亿元。

  今年以来,平远紧扣“免费梅州”政策,聚焦企业发展刚需,将平远高新区现有10.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作为“免费生产”场地,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走进平远高新区,平坦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在建项目塔吊林立,工业企业鳞次栉比,综合配套设施功能完备。免费提供给企业的标准厂房内,通水、通电、通信、通路、平整土地等基本要素均得到保障,能够满足企业日常生产需求。

1.jpg

平远紧扣“免费梅州”政策,将平远高新区现有10.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作为“免费生产”场地,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受访者供图

  平远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伟东介绍,在满足有关政策的条件下,凡租赁标准厂房3年及以上的新入驻企业,自签约之日起,给予1年的免费使用时间。一年期满后,后续再给予一定租金优惠。

  记者在平远高新区创业孵化基地所在大楼看到,楼内建有便民服务中心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提供一门式、全程帮办代办服务。“高新区还设立了300平方米的免费创业孵化空间,联合国家级众创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全周期成长支持。同时,将提供全程帮办代办、融资支持、极简审批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助力企业快速落地与发展。”刘伟东说。

3.jpg

平远高新区创业孵化基地建有便民服务中心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提供一门式、全程帮办代办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摄

  “免费办公”支持,是平远县以党建促服务聚人才的一项生动注脚。近年来,平远坚持党管人才,在人才“引育留用”链条上持续用功发力,推动一大批优秀人才“入县下乡”,为“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特别是2025年以来,平远严格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部署,深入开展“才聚梅州大行动”,以“免费梅州”为主要抓手,落实落细五大免费政策。通过“组织部长、人社局长高校行”“春暖平远”招聘等多种引才方式,新引进各类人才602名。

延伸

  锻造“百千万工程”过硬队伍

  要啃“百千万工程”中的“硬骨头”,首先得打造过硬的队伍。

  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来,平远县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建立完善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担当与不担当不一样、群众评价好坏不一样的“五个不一样”知事识人制度体系,加大在“百千万工程”一线选拔优秀干部的力度,构建了“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的工作格局。

  同时,建立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优化设置公务员绩效考核评定等级,规定每年评为三等奖的单位比例为10%;实行绩效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比例挂钩、与年度考核奖金分配挂钩的“双挂钩”机制。

  2024年以来,当地将绩效考核一等奖单位的年度考核评优比例从20%提高至25%,年度考核奖金差异化分配幅度从500元调整为1000元,打破了以往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考核“指挥棒”效应充分彰显。

  同时,当地注重培养,提升干部“善为”的能力。如不断完善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培训机制,与省广播电视局、广州大学等建立人才共育合作关系,为平远干部量身打造“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与经验”等10多门精品课程。围绕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发展能力本领,举办各类培训班21期、累计培训3500人次。

  又如用好党校主阵地,深化开展“百万党员进党校”活动,高质量办好各类主体班次。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优进劣出。此外,平远坚持“以干代训”锤炼年轻干部,抽调100多名年轻干部参与“百千万工程”或专项工作攻坚,安排3名科级干部到市直单位挂职锻炼,组织11名年轻干部到省直单位和南沙区跟班学习,把典型镇村作为新录用选调生锻炼成长的第一站,推动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壮筋骨、强底气。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