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广州越秀:党建引领破题 精准服务民生

时间:2025-07-04 14:45:16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晨曦中,“左邻右里”平安巡防队守护街巷安宁;午间,“邻里之家”里长者与奔波的外卖骑手共享温馨;傍晚,“华·才社”人才沙龙中青年创客碰撞思想火花……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是广州越秀区以党建引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精准服务民生的生动现实。

  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以“百个机关党组织进社区”“千名机关干部进网格”为抓手,推动机关党员干部向基层一线“扎根”。142个机关党支部与社区党组织结对、1815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网格担任党建指导员,在党建引领下,曾经的治理“盲区”正蝶变为全民参与的“热土”,书写出既有服务“温度”、更显治理“质感”的民生答卷。

  组织网络“沉下去”

  治理触角“活起来”

  “过去这里漏水、白蚁较多,现在成了我们上课、休闲、活动的会客厅。”居民李阿姨感慨道。

  这曾经是农林街道农林上路社区一处长期闲置的物业,现在已摇身一变,成为居民们交口称赞的“邻里之家”,不到500平方米,汇聚了10多处便民服务区。

  社区党委书记介绍,区市场监管局党建指导员进驻网格后,在盘活闲置物业、把关食品安全、拓展功能服务等方面给了街道社区很多指导和支持。而这样的实践在越秀随处可见。

  据了解,越秀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基础上,纵向构建“18个街道党工委—222个社区党组织—1749个网格党支部—3817个楼栋党小组—党员责任区”的“动力轴”,选派机关党员担任网格党建指导员;横向吸纳网格内机团单位、两新企业、社会组织等成立“大党委”,安排机关党支部与社区党组织结对,提供群众更满意的公共服务。

  如今,资源力量在网格汇聚。在越秀区农林街,“邻里之家”举办活动近百场,满意度显著提升,街道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汇集解决居民诉求,着力营造温馨如家、和谐共融的社区氛围,让居民群众在社区更有归属感。如今,网格正成为架起紧密联系党心民心的坚实桥梁。

  打破壁垒“聚资源”

  多元共治“解难题”

  “长了30多年的树,枝叶快戳进窗户,却成了‘糊涂账’!”权责不清、筹资困难,让非公共区域树木修剪问题长期悬置。越秀区财政局干部在“社区工作日”巡查中发现类似隐患后,推动社区党委设立民生“微项目”,协调单位、企业认领,筹资万余元修缮,多年顽疾终得解决。

  在珠光街道仰忠社区,由党员、网格员、居民组成的“左邻右里”平安巡防队完成装备升级,这是区应急管理局“红盾助安”行动的缩影。

  党建指导员下沉精准摸排“痛点”,广泛发动居住地党员、商户、群众参与,组建巡防队,有效提升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织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安全防护网”。

  通过组织结对、党员下沉建立的“直通车”,越秀区在群众“关键小事”上持续发力。2024年完成民生微实事1873件,获赠锦旗、感谢信、表扬54次,群众满意度超91%;2025年接续推进2075件微实事,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网格撬动“大能级”

  治理末梢变“引擎”

  “作为外籍华人,‘华侨新村’让我倍感亲切。”囍园咖啡馆创始人陈先生道出心声。区商务局机关党支部与华乐街道华侨新村社区结对后,深挖侨村底蕴,打造“SOHO社区创新街区”,盘活闲置物业吸引特色侨企入驻,助推拿火科技成功入选广州“未来独角兽”榜单。“华·才社”幸福侨家人才沙龙更点燃侨青返乡创业热情。

1.jpg

越秀区商务局机关党支部、华侨新村社区党委与企业开展共建活动。通讯员供图

  “我们既是招商员,更是服务员。要让企业感受‘侨家’温度。”党建指导员的话点明关键。“百个机关党组织进社区”“千名机关干部进网格”活动,充分发挥机关职能优势,牵头协调多方资源在基层形成“集聚效应”,强力推进暖企助企、人才引进。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下基层活动5700余场,党员干部下沉网格1.8万余人次,解决基层诉求2100余项,越秀区以党建“绣花针”,巧穿民生“万条线”,织就善治新图景。

2.jpg

越秀区以党建“绣花针”,巧穿民生“万条线”,织就善治新图景。通讯员供图

  正如一位社区老党员所言:“党组织把‘问题清单’变成了‘幸福清单’,老百姓的获得感,就藏在这些枝叶关情的小事里。”越秀实践深刻诠释:党建做实了是生产力,做强了是竞争力,做细了是凝聚力。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得枝荣。越秀区正以坚实的组织根基、温暖的为民情怀、高效的治理智慧,持续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善治之路。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