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1.6万名党员凝心聚力 推动产城人文融合
近年来,东莞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织密建强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大局的体制机制,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动力,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任务落实落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党旗所指,行之所向。东莞21.6万名党员凝心聚力,推动产城人文融合,让“党建红”穿透产城肌理,在产业升级的车间里、在城市焕新的街巷中、在人文浸润的烟火处,以先锋之姿激荡城市新动能,用实干笔墨续写时代新篇。
机关党员沉一线 人民立场植根基
当机关党建的根系深扎基层沃土,服务便有了直达民心的温度。机关党员依托“支部结对帮村”工作机制,以脚步丈量民情、以专业赋能一线,成为链接发展蓝图与民生实景的关键纽带。
“二检睦邻窗”的实践,正是这种温度的生动诠释。虎门寨社区的李某某遭遇婚恋诈骗,被骗取30多万,并生育了一名小孩,家庭生活困难。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下称“二区检”)第四检察部党支部在开展“结对帮村”活动中发现线索后,主动将司法救助服务前移——考虑到李某某工作育儿难以脱身,检察官引导她到距离住所不到15分钟路程的“二检睦邻窗”,联合社区工作者现场指导填表、评估困境,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帮助李某某申请到7000多元司法救助金,更提供心理疏导与生活帮扶建议。
据介绍,“二检睦邻窗”服务站是二区检聚焦“党建引领 睦邻共治 法治惠民”打造的党建业务融合品牌。接下来,二区检将结合“结对帮村”“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构建“院机关—驻镇综治中心检察室—社区睦邻窗”三级服务网络,实现检察服务窗口前移,群众少“跑腿”全面打通检察为民“最后一公里”。
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与社区进行业务交流。
检力下沉,民心上升。透过“二检睦邻窗”,可以看见东莞机关党员下沉的生动图景。2024年,东莞通过“支部结对帮村”,推动机关政策、技术、资源精准直达“百千万工程”一线,与镇街、村(社区)、企业合力解难题谋发展,共推动469个市直机关党支部深入村(社区)开展结对帮村活动840余次,为村(社区)解决问题1800多个。
机关党员正以专业和初心,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惠民硕果。
科创前沿党旗扬 红色引擎强动能
科技创新战场上,党员身影挺立在技术攻坚最前沿。实验室里的反复钻研,车间中的精密调试,见证着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
6月19日晚,松山湖畔的科技之光闪耀夏夜,在松山湖开发者嘉年华启动仪式上,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小豚智能”)的智能游船亮相湖面,搭配“开发无限 自在松湖”全息投影,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为现场观众带来沉浸式科技体验。
科技的律动,是党员博士耿涛的持续探索。2016年,耿涛加入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带领团队在无人船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自主控制、多艇协同等方面实现了一批共性技术,并在往后的时间里持续突破。
2020年,耿涛带领团队扎根松山湖,踏上发展快车道。这一年,团队提交发明专利30项并顺利“毕业”,耿涛创立小豚智能,并斩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华为专场)总决赛特等奖,次年即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获评松山湖园区优秀创新型企业。
如今,小豚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水面无人驾驶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研发无人船和智能船舶核心部件。“随着无人驾驶、辅助驾驶在地面和空中日益发展,水面无人驾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耿涛说。
破浪前行的技术尖兵,正以红色动能驱动产业链向深蓝挺进,让党旗飘扬在科研攻坚一线。近年来,东莞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实施“两新”党组织拓覆盖行动,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科创园区党组织和企业发展“双孵化”,近两年来,每年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党组织覆盖率均提升10%以上。
流动党员强担当 精治善治暖莞邑
穿梭于城市毛细血管的新就业群体党员,成为精细治理的重要触角。熟悉街巷的职业特性转化为基层服务的独特优势,乡音乡情化作化解矛盾的暖心密钥。
“老乡你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我们帮助你……”走进大朗镇的乡情警务站,“特邀调解员”邓康兵一口广安话,正安抚着前来调解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邓康兵介绍,四川两老乡因老家的土地纠纷,在大朗大打出手,最终在乡情警务站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
邓康兵还有另一重身份——广安市前锋区驻东莞市大朗镇流动党员委员会组织委员。他深知组织建设对流动党员的重要性,于是牵头组建“向人民报告群”,定期在群里给乡友们转发分享学习资料、民生政策、就业岗位等信息。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带动身边的党员、前锋籍乡友加入“义警”组织,协助调解乡友矛盾纠纷、提供户籍代办服务等。
自2020年以来,邓康兵年均调解案件超900宗,累计化解各类纠纷1200余宗。从法律志愿者到基层治理参与者,邓康兵用自己的行动与坚守,诠释“流动党员”到“治理主力”的角色转变。
东莞是常住人口超千万、外来人口占比约七成的人口大市,流动党员成为基层善治不可或缺的“黏合剂”。近年来,东莞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取得新突破。一方面,针对庞大的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群体,东莞成立快递、道路运输等行业党委,建立41个新业态党支部,并打造“莞邑领蜂”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市级总队和33支镇级分队已组建完成,并同步组建117支村级小队,开展志愿服务1000多场次,惠及超20万人次。
另一方面,东莞加强对新就业群体党员的暖心关怀,实施新就业群体“五彩”行动,打造79个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开展“四季有爱”活动,发动170家企业为新就业群体推送6600多个岗位,310家爱心机构参与定向捐赠暖“新”物资、免费提供160多场培训课程,为新就业群体就业提供便利。
在服务一线亮身份、在创新前沿闯难关、在治理末梢解民忧,东莞党员将先锋势能转化为城市跃升的澎湃动能,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东莞实践的崭新篇章。
基层探索
东城街道:
党旗引领固投攻坚
聚力赋能重大项目
阳光下,中集国际数科城的玻璃幕墙光影交织,昔日的旧工业园已变身为东城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基地,专精特新企业、国高企正陆续入驻;一公里外的力星激光总部项目,车来人往、机器轰鸣,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2025年,东城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在一季度实现了经济“开门红”:GDP177.12亿元,同比增长5.6%。锚定百亿固投目标,东城加快重大项目攻坚,今年1—5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38亿元,重大项目投资完成13.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1%和22.4%。
创新推进机制,打通项目“快车道”。街道建立“领导挂帅、专班推进、联动配合”机制,高标准成立“1+N代办服务专班”,由党员干部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确保“专人负责、专职跟踪、专档管理”。今年来召开各类项目协调会80余场,成功破解生益电子用电、九头村中学涉轨涉铁等项目问题,加速推动力星激光、九头村中学、东城中学改扩建等项目开工,促成赛维精密项目封顶,推动生益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精电子二期厂房投产。
精准招商蓄能,培育投资“增长极”。党员招商突击队聚焦战新产业精准发力,1-5月引进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项目10宗,同比增长30%,协议投资19亿元。通过完善“项目库”“厂房库”“土地库”,东城建立项目资源需求与产业空间供给双向匹配机制,整合推出超500亩优质产业地块。
多元投资发力,优化结构“提质效”。实施“首席服务官”及“企业服务专员”双结合制度,1-5月实现工业投资11.59亿元、基础设施投资7.36亿元、房地产投资23.4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2.73%、108.68%和45.51%,为百亿固投目标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肩负着中心城区、经济大镇的责任担当,东城正围绕“锦绣旗峰 活力东城”价值追求,用“党建温度”加速“发展热度”,跑出项目建设的“东城速度”。
典型案例
党员楼栋长李绍斌:
榜样在身边 绘就同心圆
在黄江镇基层治理一线,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党员楼栋长。他们扎根出租屋社区,在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工作中发挥着“前哨”与“纽带”作用。拥有40年党龄的流动党员李绍斌,正是这支队伍中的代表。
安全管理是李绍斌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定期对管理的出租楼栋进行巡查,仔细检查消防设施状态、疏散通道畅通情况、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以及是否存在私拉电线充电等隐患。
李绍斌(左一)进行出租屋宣传管理。
李绍斌还是社区的兼职网格员。一有空闲,他便主动协同属地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有一次,李绍斌与网格员发现某出租屋存在“飞线充电”情况,存在火灾风险。他们立即找到当事人,结合真实火灾案例,耐心解释“飞线充电”可能导致短路、漏电甚至起火的严重后果。经过沟通,当事人认识到危险性,当场拆除充电设备,消除了安全隐患。
“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既能学到安全知识,又能帮助他人,为社区安全出力。”李绍斌说。
不久前,李绍斌接到租客微信反映,称楼内传来激烈争吵声。他迅速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原来是黄女士因邻居李大叔长期将垃圾堆放在楼道且未及时清理,散发异味,影响其生活,双方发生争执。李绍斌先安抚双方情绪,随后进行调解沟通。最终,李大叔同意及时清理垃圾,避免影响邻里,一场纠纷在李绍斌的调解下迅速平息。
此外,李绍斌还积极参与每月20日社区楼栋长协会组织的“网格协商议事会”,与楼栋长、租客代表、社区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交流探讨近期问题,共商解决方案。积极响应黄江镇“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活动。每当有新租客入住,他都会主动询问对方党员身份。如果是流动党员,便及时引导其向黄江镇党组织报到。
党员楼栋长立足社区前沿,凭借其贴近居民的优势和党员的担当,成为化解社区矛盾的“稳压器”,凝聚邻里共识的“同心圆”,链接流动党员的“连心桥”,在织密基层治理网络、营造和谐社区生态中注入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