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汕头:抓两头带中间 让基层“你追我赶”

时间:2024-12-26 11:59:02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电镀等有污染风险的我们不要,村里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但村民的利益和安全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近日,谈到村里的产业发展,澄海区上华镇岛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欣权表示要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陈欣权的底气来自“标准供地”模式。近年来,岛门村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在全市率先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标准地”供应。通过党员带头把所有的力量团结起来,顺利完成岛门村101亩闲置零散集体土地的收回、办证、园区规划等工作,成功招引8家每亩年产值预计不低于500万元的优质企业入驻,为“百千万工程”蓄势赋能。

  岛门村党总支部只是汕头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域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汕头市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贯彻落实省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的工作部署,引导各地进一步健全县镇村三级联动争创先进、整顿后进机制,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村一策”补短板

  后进赶先进

  冬至时节,走进金平区东方街道浔洄社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恬静宜居的画面:整洁的街道、粉刷干净的墙壁、停放有序的车辆……完全没有外界对城中村所持有的刻板印象——脏乱差。

  “现在这些路,下雨天根本不用穿过去的水鞋了。”年近七旬的居民林伯说,以前社区里道路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是名副其实的“水泥路”。

  很难想象,浔洄社区曾因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部分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被列入了后进名单。

  对此,金平区针对浔洄社区党委原书记不称职不胜任的情况,及时物色人选,调整配强党委书记,指导社区班子规范“三资”交易,推动集体增收超50万元。同时,推动社区党委聚焦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诉求,在化解矛盾纠纷、办好民生实事等实践中凝聚群众、增强威信,不断提升村级班子战斗力、执行力。

  2021年以来,汕头市坚持把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转化提升作为推进组织振兴、夯实基层基础的有力抓手,将63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纳入整顿范围,采取“一定三看”工作法,做深做实软弱涣散整顿帮扶、评估验收工作,持续增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确保真落实、见成效,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在整顿工作中,汕头市深入贯彻省委部署要求,严格落实每个软弱涣散村(社区)1名区(县)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区(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等“四个一”措施,“一村一策”推进整顿工作。

  如潮阳区针对西胪镇埔尾村涉土问题,安排区自然资源局结对帮扶,驻村工作组会同村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向群众宣讲政策释惑,有效化解矛盾。

  在针对性整顿的同时,汕头同步推动纳整村(社区)举一反三,从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着手,巩固提升整顿工作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坚持把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评估软弱涣散整顿成效的硬指标,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每个村(社区)组织不少于半数的党员、村(居)民小组长和村(居)民代表开展专项测评,并就巩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成效当面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

  培育典型树榜样

  让先进更前进

  走进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下长宁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秩序良好的门口,村头巷尾、房前屋后都有因地制宜建设的“四小园”,景色风貌焕然一新。“每家每户都自觉清理门前的垃圾,村子比几年前干净多了。”望着整洁如新的村道,村民金叔脸上洋溢着笑容。

  下长宁村这些喜人的成效,离不开“积分制”的深入推行。近年来,村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充分发挥积分制管理能效,制定积分管理制度与村规民约挂钩,涵盖村政村务七大方面共41条规定,依托“粤治美”小程序优化积分制管理方式和村民参与渠道,有效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对标先进,见贤思齐。

  10月12日,汕头组织召开全市党建引领积分制管理现场交流会,组织市、区(县)组织部门有关负责人和部分积分制先行试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共50多人现场观摩、交流研讨,分享如何更好利用积分制管理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当天,参会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地观摩了澄海区莲华镇下长宁村、隆都镇南溪村,了解2个村在推行党建引领积分制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并就科学设置积分内容、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注重强化精神激励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推选各区(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代表上台分享现场观摩和交流研讨的心得体会。

  外出人员如何参与积分制?怎么让大家来遵守积分制的规定?评分组怎么构成?当天,在现场交流环节,下长宁村和南溪村有关负责人各自介绍了推行积分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与会人员现场问,村党组织书记当面答。大家一路上边听边看、边学边议,进一步启发思路,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深受启发,两个村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学习。”在交流会上,龙湖区龙华街道南社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顺丰说。

  对于村(涉农社区),汕头要求以中组部红色村、省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等为重点,聚焦建强党组织、发挥村民小组长作用、“先锋工场”建设、积分制管理、绿美乡村打造等重点任务,指导结合实际选取若干项进行培育攻坚,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推动组织振兴、打造模范典型。

  对于城市社区,汕头则聚焦建强党组织、完善物业党建、网格化和积分制管理、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拓展等重点任务,指导结合实际打造党建品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查找不足破“盲区”

  中间争先进

  抓两头必须带中间。抓两头是切入点、是手段,带动中间晋位争先,推动各级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全面建强才是最终目的。

  为此,汕头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核驱动和最强引擎,切实推动中间融入到两头之中。综合施策、一体推进,完善激励、管理、服务、监督、考核、评价等配套机制,以“一盘棋”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倒逼各类治理要素激发内生动力,为基层治理凝聚澎湃力量。

  以濠江区为例。近年来,该区在全区开展基层党组织“强先提中转后”升级行动,用三年时间,分领域、分步骤打造一批最强党支部、提升一批中间党支部、转化一批后进党支部,推动全区基层党组织分步分级提升,将党建活力转变为濠江高质量发展动力。

  为了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夯实“百千万工程”组织保障,濠江区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强先提中转后”升级行动,按照先进、中间、后进三个等次,对全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进行精准分类、分级提升。提升行动开展之初,为了全面摸清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底数”,濠江对全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逐一“过筛”,分门别类对全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进行定级,明确每一个党支部所处位次和争创目标,制定各领域党组织升级创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具体工作任务36项。

  在国家一级渔港达濠渔港对面,渔港新产业集聚与综合体验区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其中一期8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已建成。作为濠江区“工改工”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曾因土地收储和清拆工作陷入困境。

  青盐社区就是被划为中间等次后,奋起直追,社区班子成员和党员代表组成的协调小组带着规划图纸挨家挨户上门沟通,由此扫清征拆障碍,既为推动打造古村落街区奠定良好的群众和工作基础,又推动社区“两委”班子在与群众打交道中提升履职能力,实现中间变先进。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