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汕头:实施“八大行动” 吹响“红色号角”

时间:2024-11-19 12:04:34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现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非常高,有时还会主动发现问题并要求参与解决。”近日,汕头召开全市党建引领积分制管理现场交流会,澄海区莲华镇下长宁村党总支书记金田利自豪地说,自从推行积分制管理后,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热情高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积分制管理是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法宝,也是汕头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生动缩影。

  实施“八大行动”推动基层党建再上新台阶;推进全市“美丽庭院”建设,巩固提升全市乡村绿化工作成效;聚焦推进“百千万工程”,开展“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党校大轮训……在不断织密织牢基层组织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锻造骨干队伍支撑的背后,是汕头吹响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红色号角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汕头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头号工程的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汕头实践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8”工作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再上新台阶

  汕头,既有繁华都市,也有广袤乡村。当迈向高质量发展之时,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成为汕头再出发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要求。

  为此,今年汕头明确提出“1+8”强基固本工作体系,以凝心铸魂工程为牵引,推进实施“八大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该体系中,“1”为凝心铸魂工程,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大力推行“三联三学”常态化理论学习教育工作机制,深化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8”为实施“八大行动”,覆盖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两企三新”等领域,分别为:党员先锋示范行动、头雁提质领航行动、党群连心聚力行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质行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行动、新兴领域党建攻坚行动、传统领域党建提升行动、党建品牌创优行动。

  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百千万工程”就是试金石。根据计划,未来三年,汕头将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质行动,通过开展县镇村三级联创工作,强化县级党委抓镇促村责任,健全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村党组织全面进步、整体提升。

  同时,健全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实施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计划,推进红色村建设试点工作,引导村党组织集中力量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农房风貌管控、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大力推动“人才下乡、干部返乡、能人回乡”,引导侨胞、热心人士为家乡发展献策献力。

  着眼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汕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梳理完善街道权责清单,推广“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做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整合资源为民服务能力。

  同时,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提升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党建和综治、民政、城管、应急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建强社区网格党组织,健全网格管理服务事项准入、办理和退出机制,优化网格资源配置,推进基层治理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网统筹,扎实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科学化、便捷化、精细化水平。

  在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上,汕头健全以村(社区)党组织为统领,相关利益方参与的议事协商机制,积极引导辖区群众有序参与讨论协商、建言献策。深化“邻里互助”行动,探索实施“积分管理”制度,引导群众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党校大轮训

  今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第二年,是巩固“一年开局起步”成果、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如何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汕头的“先手棋”是加强能力素质培训。

  在汕头市委组织部的动员和推动下,无论从全市层面,还是从各区县、镇街层面,基层党员、干部纷纷走进课堂,走出去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中增长见闻,汲取好经验,进一步提升推进“百千万工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省关于深化“百万党员进党校”的工作部署,汕头在全市开展“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党校大轮训,依托市、区、镇三级党校,有计划分层次抓好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镇街兜底培训。其中,2024年聚焦“强基固本促发展”,重点对镇村两级“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行培训;2025年将聚焦“双优同创促融合”,重点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行培训;2026年则聚焦“提质增效强功能”,重点对学校、医院和“两企三新”领域“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行培训。

  培训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资源,采取市、区、镇分级举办,集中培训与分期分批相结合。汕头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把开展“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党校大轮训作为重要抓手,以点带面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按需施教”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理念,决不能为了培训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进行需求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汕头要求各地要精准地“把脉”培训需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注重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辩论式等教学方式,用好本地现场教学资源,精心设计现场教学课程。

  围绕中心工作,汕头精心设置“专业课”。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紧扣当前“百千万工程”、绿美汕头生态建设等重点任务,设置党建党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特色培训课程。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百千万工程”、乡村绿化现状分析和建议……近日,汕头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党校,举办全市深化强基工程镇街组织委员培训班,系统提升镇(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时间不长,但内容充实、安排紧凑。本次培训设置了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分组研讨、工作交流等环节,并且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营养”丰富,“含金量”十足,学员们直呼“收获满满”。

  “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锻造基层先锋力量

  产业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发展之本,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而乡村产业振兴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

  为此,汕头以激励担当作为主线,出台20条工作措施,加强村(社区)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好双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从头雁储备、人才回引、力量充实等方面发力,推动村(社区)干部能接班、有人干;从理论武装、政治素质、思维视野、履职能力等提出具体措施,激励村级干部主动学、善于干;从资金奖补、评优推荐、收入奖励、容错纠错等提出激励措施,引导村(社区)干部大胆闯、积极干;从职业发展、思想交流、生活关心、工作减负等方面着手,保障村(社区)干部有归属、安心干。

  与此同时,汕头针对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下的125个村(涉农社区)实施“消薄攻坚”行动,在全市选取两轮共40个有基础的村(社区)试点推行村企联建“先锋工场”。

  通过推动企业党组织和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搭建村企合作平台,以项目到村、就业到户、培训到人为载体,引导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或结合农村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艺等创办工场,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我们村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打造先锋工场,茶农、茶企点单,组织、党员接单,扩大产品知名度,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潮南区红场镇审者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罗烈周开心地说。

  潮南区红场镇是汕头最大的茶叶产地,现有茶农2500多户。面对茶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山区群众致富愿望日益强烈等现状,潮南区开展村居与企业联合建设“先锋工场”的崭新探索和有益尝试,抓实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搭建村企合作平台,蹚出一条“以茶富民、以茶兴商、以茶强镇”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目前,包括金平区月浦街道月浦社区糖果包装、龙湖区龙华街道龙华村毛织品销售、潮阳区西胪镇尖山村姜薯产销、潮南区成田镇东盐“粿品工坊”、南澳县深澳镇后花园村茶叶产销等在内的多个“先锋工场”试点项目,解开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密码,成功探索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拓宽村民增收门路。

  ●今年以来,汕头开展“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党校大轮训,累计举办基层党员培训班1880多场次,培训人员14.87万多人次

  ●近年来,汕头依托市内外各类阵地资源,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21个外出党员联络服务站,在市内建立53个流动党员报到服务站,全部面向流动党员开放服务

  ●今年以来,全市投入乡村绿化资金1.75亿元,植绿68.1万株,完成全年计划任务170%;全市发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4800多场次近20万人次,推动专业人才入县下乡培训超10万人次

  ●去年以来,全市共选取40个村(社区)试点推行村企联建“先锋工场”,以点带面推动村级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各级财政、党费资金2亿多元,撬动社会资金超过4亿元,推动四轮27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在人流密集区域延伸建设152个党群服务站,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

一线走笔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汕头千名干部联千村进万家

  近日,汕头市审计局全体领导干部到挂钩联系村潮阳区金灶镇挂钩联系村,深入开展走访调研、联系服务群众、政策宣传宣讲等工作,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详细了解挂钩联系村在推进“百千万工程”、集体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

  “村集体收入如何?有没有什么增收措施?”“家里有几口人?主要收入有哪些?几个孩子上学?”……座谈中,与村干部、村民们拉家常,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诉求,引导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服务工作,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场场以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为主线,以“千名干部联千村进万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汕头市开展,推动广大领导干部常态化“四下基层”,向群众问需问计、问策问效,做到干部帮联农户、居民户全覆盖,实现了群众需求与干部帮联服务无缝衔接。

  今年以来,汕头市结合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深入推行“党群连心、服务为民”工作机制,细化密切联系群众、精准服务群众、组织发动群众等4方面16项举措。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区(县)两级“百千万工程”挂钩安排,精心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联千村进万家”活动,30名市领导同志带头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从挂钩镇(街道)中选择1个村(社区)挂点联系。

  与此同时,7个区(县)和134个市直单位主要领导挂点联系软弱涣散村(社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和其他工作任务重、问题困难多的村(社区),示范带动其他892名市管干部每人挂点联系1-2个村(社区),确保全市1091个村(社区)挂点联系全覆盖。

  政策从“声边”到“身边”,干部从“会场”到“现场”。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汕头组织市管干部下沉村(社区)开展专题宣讲活动340多场次,并落实每名市管干部每年直接联系10户左右群众,经常性进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解难助困,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又久拖未决的问题现场办公。

  据统计,今年以来,汕头“千名干部联千村进万家”活动中,汕头市管干部共走访群众8950多户,与村(社区)“两委”干部共同认领群众“微心愿”、民生“微项目”1845个,把一线解决问题转化为凝聚群众合力的强大动力。

典型案例

  汕头千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打造党员群众温馨家园

  “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建得可漂亮了,地方变大,办事方便多了。”近日,汕头市濠江区滨海街道里前社区群众欣喜地说。仅半年时间,里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从原先老旧平房变成一幢两层建筑,不仅变得宽敞明亮,而且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多类型、更全方位的服务,实现旧貌换新颜,为群众幸福生活再加码。

  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党员群众的主要阵地,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和窗口。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

  里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转变,得益于汕头“千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近年来,汕头市接续实施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强基工程行动计划,通过新建一批、扩建一批、提升一批、优化一批的方式,连续四轮支持27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重建或改扩建,指导推动其他村(社区)规范提升,逐步提高全市109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水平,打造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助力“百千万工程”。

  和里前社区一样,全市不少原先存在“老、破、小”问题的党群服务中心,在“千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中得到市、区(县)和镇(街)的有力指导和支持。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汕头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党费2亿多元,带动镇村通过盘活集体“三资”、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动员热心人士及华侨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超过4亿元,全力保障各地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汕头还制定出台了《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统一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白墙灰瓦”的传统潮汕民居外观风格,内部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规范设置“一厅五室”,并因地制宜拓展设置“四点半学堂”、长者饭堂、农业技术推广站、便民快递站、书画室等功能室,为党群服务中心营造出“家”的亲切氛围。同时,结合推行“党群连心、服务为民”“双报到双服务”等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各类资源力量下沉党群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义医义诊、亲子手工、假期学堂等志愿服务活动,试点推行“周末不打烊”,并在自然村、住宅小区、商圈市场、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延伸建设152个党群服务站,为市民游客提供休息充电、小件寄存等便利服务,多方位满足群众服务需求。

  经过连续四轮的提档升级,全市党群服务阵地体系进一步完善,实体化功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办事环境和服务体验得到显著优化,问题矛盾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和处理。近阶段以来,累计服务群众50多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000多条,调解矛盾纠纷380多宗,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