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深圳龙华区龙华街道:定格化提升组织力 夯实发展根基

时间:2024-01-24 11:27:32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优化“三个十”“三个五”,划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基准线;

  紧扣定格化,实施“支部联片、党员入格”,推动基层组织力提升与基层治理优化融合互促;探索“定格+”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员在参与治理、服务居民过程中,将基层组织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力、服务力……

  回望高质量发展大潮激荡的2023年,深圳特大型街道龙华区龙华街道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样本。

  作为产值过千亿的工业重镇、管理人口近百万的特大型街道、活力迸发的超级商圈,龙华街道在深圳高质量发展版图中占有重要一席。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亦需要高效能治理的支撑。

  基于此,龙华街道将2023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力深入提升年”,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员沉入社区一线,融入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支部联片,党员入格,为基层治理解忧,为居民“急难愁盼”破难,形成基层组织力提升与基层治理细化、居民服务优化融合互促的良好格局,不断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居民群众的行动力。

  以“基层组织力深入提升”为主线,以定格化为支撑,一幅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正不断延展。

  组织力深化提升如何切入?

  紧扣“定格化”推动“支部联片、党员入格”

  基层组织力深化提升如何切入?当然首先从党组织建设入手。

  早在2022年,龙华街道基于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在全市率先探索制定《基层党支部“三个十”评价标准》《基层党员“三个五”评价标准》,以“全力坚固堡垒,全员争做先锋,全心打造阵地,全面协同治理”为目标,创造性地制定“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探索党支部“战斗堡垒”打造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标准化”建设路径,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

  同年8月,龙华街道在全市率先推出党建引领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将辖区13个社区细分为85个片区、611个网格、1830个楼栋格,下沉机关干部1830人,吸纳2883名党员担任兼职楼栋长,全员入片入格,逐步建立起“街道—社区—片区—网格—楼栋格”五级联动工作体系,力求将基层治理、居民服务做得更精更细。

  2023年以来,高质量发展大潮澎湃,步履铿锵,对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龙华街道亦顺时应势,纲举目张牵住党建引领的“牛鼻子”,进一步调整优化《龙华街道基层党支部“三个十”评价标准》《龙华街道基层党员“三个五”评价标准》,明确提出,基层党支部以“十加强”做好组织建设,以“十应当”做实社会责任,以“十组织”做优志愿服务,党员以“五学习”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以“五报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五服务”助力辖区建设发展。

  不仅如此,龙华街道进一步将基层组织力提升工作同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融合,启动“支部联片、党员入格”工作,以定格化为抓手,压紧压实基层党支部、党员责任义务。街道推动辖区286个党支部和2677名居民、企业党员“联片入格”,明确提出,党员每半月到所在楼栋格开展一次包括从党组织建设、群众关心关爱、安全生产管理到矛盾纠纷调解、文明城区建设等领域的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党支部与片区“结对子”,调动共建资源,定期联合片区协同开展各类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

  “在基层治理的第一线,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将我们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员的战斗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力、服务力,让为民办实事从‘最后一米’变为‘零距离’。”龙华街道主要负责人坦言。

  组织力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探索“定格+”推动治理、服务双提升

  基层组织力的提升,其落脚点在于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将组织力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的生产力,并非一蹴而就。

  特别是在龙华街道将组织力提升与定格化管理融合互促的实践中,党组织、党员做什么、如何做,便成为上述课题破题的关键。

  基于此,龙华街道制定推出《定格化管理服务制度汇编》,明确规定了定格化管理服务各层级工作职责和责任清单,并在明细责任的基础上,为各事项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引。同时,街道研究制定了《定格化管理服务考核办法(试行)》,建立集基础事项、加分事项、扣分事项、一票否决情形为一体的考核评价评分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街道将每周四确定为街道“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日”,充分保证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专心入格、人到心到”。

  一系列上层设计的腾挪跌宕,有效地推动了龙华街道基层党组织、党员沉入片区、融入网格,行走一线,破解难题,并在具体实践中形成以“定格+”为特色的基层治理和居民服务多元路径:

  在油松社区,“定格+数治”模式催生智能化定格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设置“日常巡查”“关心关爱”“隐患排查”“居民议事”等模块。格组成员通过平台可看到实时更新的格内基本情况、诉求处置记录、困境居民帮扶记录、隐患排查记录等格内工作动态,实现工作的快速衔接跟进,同时通过定格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对格内定格化人员的工作情况一览无遗,为定格化管理工作人员的评价考核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景龙社区党委率先试水“定格+纠纷调解”,将“群众诉求平台”线上机制与“定格化”“人民调解”线下机制深度融合,线下以1个“张书政调解工作室”+“N个”亲邻调解屋为基点,对矛盾纠纷接诉即办,线上则通过群众诉求二维码收集诉求,确保纠纷“不出网、不上交、不激化”。截至目前,景龙社区接收群众扫码反映纠纷610条,化解成功606条,扫码量同比增加99.3%,化解成功率同比2022年上升139%,其中,小区格内化解案件514宗,占比84.3%,社区工作站化解案件96宗,占比15.7%。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实质化提升。

  以景龙社区“定格+调解”探索为起点,龙华街道进一步延伸拓展,依托25个“固定+移动+灵活”调解室和定格化下沉力量,首创“拎包调解”模式,推出“流动调解服务包”,组建由社区党委班子、驻点律师、人民调解员、热心居民组成的拎包调解小分队,经系统培训后随时接诉调解,通过下沉到片区、网格、楼栋开展调解,把调解阵地前移,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目前,街道针对群诉调解力量从最初的专职调解员33人、专职群诉工作人员43人,提升至定格片区87个、调解人员1875人,调解力量显著加强。

微信图片_20240124095657.jpg

“张书政调解工作室”现场调解矛盾纠纷。

  每逢周四“定格化管理服务日”,龙华街道各片长、网格长、楼栋格长全员都会到定点格开展巡查走访,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整治,每月至少完成1次包干楼栋的全覆盖巡查走访,通过定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安全隐患从排查到整治销号实现全流程闭环。“定格+安全生产”模式成为助力基层安全治理的重要抓手。龙华街道隐患排查较去年同期增加20.7%,社区安全亡人事故下降15.38%。

微信图片_20240124095706.jpg

定格化管理服务团队开展专项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街道以定格化为抓手,全面摸排辖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人员,片长、楼栋格长定点联系,主动链接资源给予帮助,形成稳定的“定格+关心关爱”服务模式。

  “支部联片、党员入格壮大了基层治理力量,大家的‘责任田’意识更强,党群干群关系变得更密切,治理效能也更加凸显。”龙华街道一名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

  组织力如何转化为群众行动力?

  党员示范“民星”荟萃共建“亲邻社区”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其重要表征还在于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以共同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感召和鼓舞群众,汇聚形成共创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

  正是清晰地认知到这一点,龙华街道在深化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行动部署中,极其重视党组织、党员对于居民群众的凝聚、号召和动员能力的建设,努力将组织力转化为居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行动力。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亲邻。在以定格化管理服务为抓手深入提升辖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实践中,龙华街道按照区委组织部部署,巧妙融入“亲邻社区”建设的目标,并发布亲邻招募令,党组织、党员深入走访、发动,广泛挖掘电器维修、布艺缝补、调解纠纷等方面的社区“能人”335名,招募社区“民星”488名,组建起76支邻里志愿服务队,形成党组织引领、群众踊跃参与的喜人局面。

  在此基础上,龙华街道依托各类公共服务场地,打造“亲邻之家”便民服务点15个,创新推出“滨水亲邻夜市”“亲企驿站”等服务,组织亲邻影院、亲邻夜跑、“我爱我邻”等活动198场,开展“邻里议事会”“小板凳座谈会”等活动191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及民生事项意见592条。

  在龙华街道松和社区,社区党委为筹办“滨水近邻夜市”,发动各党支部、党员结合定格化管理工作,进楼入户寻找辖区的能人巧匠,挖掘到理发、缝补、贴膜、冷饮制作等25人参与到夜市便民摊位中。

  华灯初上,油松河段滨水绿道流光溢彩,“滨水近邻夜市”热闹开幕。松和社区党委书记正与前来参加集市的居民攀谈交流,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主动帮助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现场设置了居住信息登记、学位申请、应征入伍、义工注册、图书借阅卡、孕优健康检查、社情民意收集等服务窗口,还提供理发、缝补衣服、家电维修、手机贴膜、旧书易换等免费亲邻共享服务。考虑到辖区青工比较多,夜市还增加了“青年交友互动区”的差异化服务,让青年在这里分享音乐、畅玩桌游、畅谈奋斗故事,沉浸式体验露营风。

  “夜市以‘打造500米亲邻共享圈’为目标,希望能吸引辖区居民积极参与‘8小时以外’的亲邻共享服务活动,这也是社区坚持‘把支部建在片格,把党旗插在楼栋’,抓实抓细组织力提升工作的新举措。”松和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坦言。

  在景龙社区,社区党委依托“支部联片、党员入格”,探索打造了“党支部+志愿服务”模式,整合邻里能工巧匠和退伍老兵、医生及党员干部等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小区“邻里帮”志愿服务队,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

  电梯老旧有隐患?志愿服务队牵头反馈,完成了小区老旧电梯的更换;邻居遛狗不文明?志愿者定期巡逻,劝导“狗友”,发现一个就制止一个;广场舞的音乐太吵?志愿者与舞者一起商定跳舞时间、音响音量,让广场舞不再扰民……列出各自小区的问题清单,逐个破解难题,小区志愿服务队的参与人员也由组建之初的党员、物业人员,吸纳了越来越多的热心业主和住户的加入,真正实现了“自家事自家管”。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