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梅州梅江:以实施党建赋能“八大行动”为抓手 助力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8-15 11:18:16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探索服务企业“代办制”“首日制”,以“智”促“治”、推动基层治理,成立镇村“抱团”合办公司、构建“镇党委+各村党组织+公司党支部”党建布局,大力实施“全域党建”。

建设火热的东升工业园区。南方日报 南方+记者 何森垚 摄

建设火热的东升工业园区。南方日报 南方+记者 何森垚 摄

  今年以来,梅江区以实施党建赋能“八大行动”为抓手,在基层治理、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人才集聚等方面,强化党建引领,为推动梅江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全市前列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基层治理

  双网共治有温度更有速度

  在梅江区金山街道群福社区,以一张数据大屏即可实时了解辖区内人口数据、民政数据等。这是该社区近期新上的“5G智慧社区”数字治理平台。

  数字化让社区管理更智慧。这一数字治理平台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群众可以通过‘梅江智邻’小程序,在平台上提交意见建议,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平台接收意见建议、跟进落实。”金山街道党工委委员梁旦介绍,通过平台的接收与反馈,可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通过推进‘5G智慧社区’建设,探索‘融网通’‘线上+线下’24小时无下班基层治理模式,‘面对面’服务群众、发动群众,提升群众参与热情。”梅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简烨宗介绍,借助智慧平台,群众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办事、反馈,参与社区治理。

  给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在梅江区已不是孤例。早前,梅江区委组织部在三角镇墟镇社区探索智慧社区建设,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梅江智邻”小程序,通过建设社区一站式线上平台,让居民能够更好地获得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

  打开“梅江智邻”小程序,可观察到墟镇社区配备了党群联动、社区共建、居民共治、美好共享、暖心服务等五大功能,开通了“书记信箱”“随手拍”“居民议事”“投票表决”等栏目,可为居民提供20多项便民服务。

  “‘梅江智邻’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智慧元素,居民可随时随地在小程序上了解社区动态,参加线上居民议事,‘随手拍’反映治理问题等,让‘跑腿办’变成了‘掌上办’。”墟镇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丘丽娜介绍,随着数字化平台建设的逐步完善,一些治理难题被一一化解,真正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居民参与共建共治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我们引进‘梅江智邻’小程序,就是借鉴墟镇社区的经验提升自治水平,下一步将树牢‘用户思维’,结合社区实际与群众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服务功能。”群福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玲玉介绍说。

  以“智”促“治”是梅江区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的缩影。近年来,梅江区以“一面党旗引领治理、一张网格精细覆盖”模式,健全“镇街—村(社区)—村民小组(住宅小区)—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体系,赋能基层治理。

  客都新村C区建于2002年,之前由于没有业委会,小区治理不够精细精准。在社区党委引导下,小区成立党支部、业委会,推选党员担任楼栋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解决群众烦心事。

  “小区变压器坏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停电一个星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在客都新村C区住了20年的业主陈平介绍,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把方向”等“八步议事”机制,短短一个半月便解决了困扰430户居民的用电安全问题。

  像这样的事例,在梅江区比比皆是。目前,梅江区已成立网格党支部545个、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8个,实施“客都红色物业”项目8个,“网格+网络”双网共治让基层治理有温度更有速度。

  产业发展

  推动落实服务企业“代办制”

  “金航科技园区厂房全面封顶倒计时59天。”在金航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门口的大屏幕清晰地显示出工期倒计时。

  工地上,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挥汗如雨,有条不紊地施工。从空中俯瞰,工程机械紧张作业,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金航科技开工有一个多月,目前5栋主体建筑正在紧张建设中。”金航科技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朱志强介绍,为保障项目如期完工,该公司积极采取措施,抓质量、保工期,力争10月8日全面封顶、十二月中旬全面竣工。

  据了解,金航科技从6月13日竞得土地,19日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1日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9天时间便全部办完建设审批流程,迎来新项目动土开工,刷新了“梅江速度”。

  项目的新突破,反映出“书记领航项目”的落地见效。“今年,我们把建立服务企业‘首日制’‘代办制’等作为梅江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样板城区’书记领航项目的重点,全力推动落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烨宗介绍说。

  “我们制订了代办审批流程图和办证企业所需提供资料清单,整合区科工、发改、税务等区直部门力量,把全区有关审批的行政资源聚集到企业和项目服务上,让干部多跑腿、企业零跑动,实现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东升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肖威说。

  在“代办制”的背后,是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东升工业园区营商环境专班成员李志君是一名党员,主要负责企业代办项目的“接单”“派单”“协调”“推动解决”全流程。3月份实施“代办制”以来,李志君与专班成员已为10家企业提供了12宗代办服务。

  “从项目落地到建设,梅江区、东升工业园区采取了一企一策,在用地、环评等申报上给予积极协助,让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魏福莹介绍,得益于“代办制”,该公司二期年产2.66万吨高端铜箔项目厂房已于今年6月顺利封顶,计划今年9月28日试产。

  东升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周维林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代办制度效能,提高服务质量,让企业感受到梅江在行动、政府在身边。

  据了解,除了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梅江区还成立了驻广州招商队、深圳招商队、园区招商队临时党支部,把支部建在招商第一线,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招商工作见行见效。上半年,梅江区招商引资计划投资额位居全市第一、实际投资额位居全市第二。

  乡村振兴

  村民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新联村村集体经济增收3000元、桃坪村户均增收5000多元、太平村蔬菜销路进一步拓宽……自从与梅州市西阳镇山水文旅有限公司(下称“山水文旅公司”)合作以来,西阳镇各村均有所收获。

  乡村无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少、村民收入不高,是当前不少乡村的痛点难点。近年来,梅江区积极整合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西阳镇以党建引领,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该镇成立梅州首个镇村“抱团”合办公司——山水文旅公司,由西阳镇经济联合总社和26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共同参股,形成“镇党委+各村党组织+公司党支部”的发展格局。

  “公司整合辖区茶叶、雪莲果、蜂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西阳等路’等品牌,建立了‘西阳山水+村级股份合作公司+农户’的农产品供货渠道。”山水文旅公司党支部书记李敏娜介绍,该公司主要以直播带货、单位工会团购等方式进行销售。

  “以前农户的大米只能自己卖,现在村里收购,山水文旅公司集中销售,形成品牌提升商品价值,实现村民、村集体经济双增收、企业有发展。”新联村党总支部书记丘建青介绍。

  “我们村主要有茶叶、香芋、三华李,其中香芋年产量在6万斤左右,通过与山水文旅公司合作,我们均能够得到分红。”桃坪村党支部书记杨耿辉说。

  通过资源整合,目前山水文旅公司已开发西阳镇农产品70余款,营业额累计达130多万元,带动26个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1.1万元。

  “从去年中秋节开始合作,我们负责种植、收购,山水文旅公司负责销售。”梅州市强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阙文光介绍,今年该公司成立党支部,将联动镇村、山水文旅公司,发挥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农村在岗党员、无职党员、外出党员‘三带富’活动,预计今年75%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简烨宗介绍,接下来,梅江区将把抓重大任务落实、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效能的“磨刀石”“试金石”,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中心工作,不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数说党建

  ◆细化“九大方面110项”任务清单,实施15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项目,推进300个“书记领航项目”。

  ◆持续推进“十百千万”党员教育培训,举办主体班、专题班14期,培训各级党员干部2200多人次、培训党员近9000人次。

  ◆积极创建红色教育品牌,在全区打造20个党建示范点、开发29部红色精品课程、规划11条红色教育路线、培育26名星级讲师、拍摄22部“微党课”。

  ◆成立网格党支部545个、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8个,实施“客都红色物业”项目8个。

  ◆在22家非公企业党组织推行“三联两会一站”机制。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4个。

  ◆完成729个党支部、722名党支部书记、6500多名在职党员“画像”工作。

  ◆选送28个作品参加全市第三届党建工作创新大赛,6个案例入选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案例。

  相关

  西郊街道推行“党建+项目”工作模式

  改出新面貌 提升幸福感

  近年来,西郊街道在梅江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党建+项目”模式,深入挖掘以望杏坊区域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统筹推进红色革命遗址的修缮布展及其周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项目,不断优化和改善辖区人居环境,着力提升老城居民生活品质,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月影塘社区处于梅城江北老城区,该社区的短街口老旧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历史原因,小区存在外墙脱落、道路破损、排污不畅、管线老化、路灯昏暗、停车位少等问题,给居民生活造成不小的困扰。

  为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西郊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将该小区列为辖区内中央配套资金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通过建议征集、方案确定、矛盾协调、项目监管等工作举措,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出居住环境新面貌,“改”出群众幸福新生活,获得居民群众的拍手称赞。

  名人故居是城市的宝贵遗产,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特殊精神印迹和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本。西郊街道紧抓相关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加强望杏坊核心区域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对鹤和楼、醉经楼、司马第等名人故居进行修复修缮,重现其地域建筑特色,延续城市文脉,为群众留住“美丽乡愁”。

  同时,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匠心修缮”的原则,以点带面,连片打造,对区域内红军名将朱云卿故居(百福堂)、中共梅城市委(区委)机关旧址(京兆堂)、杨广存故居(桐荫楼)、黄芸烈士故居(敦睦堂)等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修缮保护及陈列布展,统筹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工作,让红色文化真正成为街道的文化名片。

  据了解,接下来,西郊街道继续推行“党建+项目”工作模式,强化党建引领服务保障,推动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互促共赢,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加速推动项目建设的引擎,助力街道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建+”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整治铁皮瓦近6万平方米、完成12个自然村“四线整治”任务……近年来,东升村党委突出“党建+”举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不断完善农村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和美东升”。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4.8万元。

  发动宣传 汇聚整治大合力

  今年初,梅州市发起整治行动令,在城区范围内开展临时建筑(铁皮瓦)示范整治。作为梅江区重要城镇,三角镇在此次行动中肩负重任,总任务数近10万平方米,涉及900户左右,无论是面积还是涉及整治群众户数,数量占比都在梅江区排首位。而东升村是三角镇铁皮瓦示范整治中的重难点,该村全域纳入整治区域,涉及到的群众520多户,总任务数近6万平方米。

  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村党委围绕“先单位后个人,先党员干部后群众”的思路,按照“先易后难,先主后次”的原则,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群议事厅”“村民理事会”“藤椅板凳会”等载体全方位开展整治宣传。

  同时,东升村组建了铁皮瓦整治临时党支部和党员先锋队,发动100多名党员干部带头整治、带头拆除,采用“白+黑”“5+2”模式集中攻坚,连续三个月挨家挨户开展宣传动员,深入村民家中讲解铁皮瓦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解释整治措施、奖补政策等,动员村民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整治工作,共享政策红利、共建和美东升,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形成机制 乡村环境展新颜

  以“党建引领、全域推进、重点攻坚、全民参与”为主题,东升村突出重点抓推进、建管并举抓提升、包保联动抓长效,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该村探索建立网格化精准化管理模式,全村结合实际共设立网格5个,网格员80名,每名网格员联系30—40户群众,形成村党委书记“亲自抓”、村“两委”干部“配合抓”、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3+N”工作机制,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

  同时,东升村用活系列奖补政策,完成客天下观光路光伏外立面改造9户,客家民居外立面改造3户。深入推进“五小园”建设,建成3个小停车场、5个小菜园、5个小花园,完成12个自然村“四线整治”任务,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对东升村道、圣人片村道、荷树岗叶屋村道进行道路升级改造,在高水高排12米路实施亮化工程,有效解决周边群众出行难问题。

  发挥优势 产业兴旺促增收

  以梅江区创建国家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县为契机,东升村党委以全域铁皮瓦整治为抓手,引导群众利用好空中资源和政策红利,拆除房屋天面铁皮瓦改造安装屋顶光伏,为村民带来“阳光收入”。

  截至目前,东升村全域已完成光伏改造170多户,改造面积达1.8万多平方米。通过改造,不仅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乡村面貌,还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东升村党委坚持把党建引领村企共建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发挥辖区企业等社会力量作用,采取结对共建、结对帮扶、资源共享等方式,深度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发挥村内资源和生态优势,引导辖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走出一条“党建搭台、村企抱团、群众共赢”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