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云浮云城河口街道:夯实“党建+”模式 助力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8-04 11:45:18 来源:南方+
【字体:

  驱车从广昆高速云浮东收费站驶出,便抵达河口街道,这里绵延三公里都是石材企业,是极具云浮特色的“石材一条街”。

  河口街道位于云浮市区东郊,是广昆高速进入云浮城区的“东大门”。街道内企业众多,流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如何保障发展均衡性,顺利完成转型升级,是近年来河口街道面对的重要战略性问题。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的基础。”今年以来,河口街道紧紧围绕“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服务等结合,推陈出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原动力。

  党建+企业

  激活发展新动能

  截至2023年7月,河口街道共有企业1499个,石材企业938个。针对石材企业众多的特点,河口街道实行石材行业产业链党建“红色引擎”工程,通过“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河口街道内石材企业林立。河口街道办供图

河口街道内石材企业林立。河口街道办供图

  作为企业上“链”的重要工作之一,云浮全市首个石材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已在云城区专业石材市场——华中大板市场内投入运营。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一楼设有综合服务大厅,二楼分为展示区、红色书吧、会议培训等区域,致力于为全区石材行业参与主体打造一个互动融合的交流平台以及一个多元化的党群服务平台。

石材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内部图。冯焕哲 摄

石材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内部图。冯焕哲 摄

  “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将用好‘石业家’党政企联席会议,每季度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有关石材行业发展的重要事项,推动石材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说,还会建立“石业帮”行业资源清单,选树“石力派”行业标兵,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市场经营秩序良性发展。

  在街道党工委牵头下,党建的能量影响到更多企业。如近期街道内的宝嘉制衣厂党支部与伊顿实验学校党支部开展校企党建交流活动、广东颂春南药产业园组建园区党群服务队、云浮海岸石业提出“推动党建生产互促共融,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发展规划等。

  宝嘉制衣厂秘书处主管兼党支部组织委员陈水娇,曾于2016、2018、2021年获得区委和街道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企业处于紧急状况时,她总是以党员身份投身到一线。

  公司曾因业务爆满,但因为欠缺包装人员,成衣堆积严重。陈水娇带动部门同事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全力支援生产一线的包装工作,为公司包装成衣上万件,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建引领下,河口街道从2022年以来,引进项目1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143712万元。目前已在街道中建立“两新”党组织30个,吸收党员152名,积极推动党建与企业业务融合发展。

  党建+农业

  探索农业现代化

  河口街道总面积76.7平方公里,共87条自然村,截至2022年底,农村人口10640人,占比约40%,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河口街道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在吸引人才、保护生态、村企融合等方面不懈推进。

  在云龙村,一座集观光采摘、培训教育、餐饮民宿等于一体的蓝莓主题综合性农业基地越来越热门,成为市民朋友参观采摘、回归自然、共度“莓”好时光的乐园。

  云龙村党支部通过党员中心户联系帮扶对象,推介帮扶对象到种植基地运营公司就业,帮助困难群众致富、顾家两不误。当地农户介绍说:“自己和其他15名附近农户都在蓝莓园里做工,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当地以“党建+龙头企业”创立现代农业品牌,积极运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栽培三叉苦1300多亩,预计2年后总产值可达2000万元以上;水果类蓝莓、脆蜜金桔共培育8000多棵,预计水果产值总数每年达480万元;现正试验种植释迦、杨梅、南瓜、甘薯等经济作物。

  工作人员介绍,当地正致力于现代中药材种植、初加工以及休闲观光旅游等领域发展。

云龙村的蓝莓综合农业基地。河口街道办供图

云龙村的蓝莓综合农业基地。河口街道办供图

  目光移至双上村,当地聚焦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通过发挥党员带头、好人队伍、党员中心户及外出乡贤等力量,整合村中土地资源。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群众打造檀香、坚果、三华李等种植基地,发展夏威夷坚果种植约400亩、三华李种植约200亩、西瓜种植约100亩、桑果种植约12亩,规模化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为当地注入了更多活力。

双上村种植的坚果。河口街道办供图

双上村种植的坚果。河口街道办供图

  党建+服务

  迈上治理新台阶

  马岗村位于河口街道东边,随着21世纪初村内制衣企业和石材企业的兴起,村里聚居了大量外来人口。截至2023年7月,村内流动人口约7000人,约占全村人口的75%。其中少数民族有697人,覆盖壮族、苗族、瑶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夫妻51对。

  马岗村党群服务中心结合村情,专门设立外来人口服务中心和少数民族之家,设立了少数民族服务窗口,提供针对性服务。目前负责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窗口工作的梁群,也是马岗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自茂名信宜的她,在2011年来到马岗的石材企业工作,其后在马岗认识了同为信宜老乡的丈夫,开始定居于此。

  在马岗定居约十年后,梁群通过选举进入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是6名当选者中唯一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她表示:“希望自己今后的工作可以让外来人员、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人融合发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据统计,自投入运作以来,马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协助外来人口及少数民族解决住房问题1000多人次,协助办理居住证1200多件,为3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解决入学问题。

梁群正在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窗口工作。冯焕哲 摄

梁群正在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窗口工作。冯焕哲 摄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常常面临户口异地、学籍缺失等问题难以入学,许多孩子因此耽误了入学时间。2021年12月,河口街道妇联执委钟艳花在马岗村的日常排查中,发现了小女孩小美(化名)在上学时间却常常在村里玩耍。打听后发现小美是村内一名广西户籍务工人员邓某收养的女儿,当时11岁,读书至三年级后即休学,由于没有户口,无法在马岗入学。

  钟艳花立即将情况上报,多次走访深入了解核实情况,与教办学校积极沟通协调、多部门开会研讨协商。于2022年2月,小美顺利入读马岗小学四年级。同时,她还自掏腰包为小美购置学习用品,并且带小美剪发、购买衣服等生活用品。她笑着说:“我宁愿自己省吃节用,也要让孩子穿着整洁体面地去上学。”

  回望过去,河口街道所在地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是粤中纵队第四支队抗击敌人的主要根据地,红色党建文化根基深厚,如今,河口街道双上村仍保留了支队的活动旧址,将其打造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河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立足河口街道作为全区唯一一个革命老区镇的红色资源优势,谋划打造街道革命老区纪念馆,深化双上、马岗党建示范点内涵。采取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方式,盘活农用棚、厂房、闲置土地等,增加村集体收入。积极探索“红色文旅+农业产业+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持续拓展村企共建的广度和深度。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