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肇庆江谷清平村:党建经济双促双赢 走乡村治理新道路

时间:2022-07-15 12:52:16 来源:南方+
【字体:

  党建经济齐促进,清平乡村新蝶变。近年来,肇庆四会市江谷镇清平村针对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集体经济经营亏损、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等系列问题,通过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探究乡村治理新道路。

  清平村位于四会市江谷镇的南部,据了解,清平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6亩,其中水田700.65亩,山地7.65亩,旱地17.7亩。下辖15条村民小组,全村共有村民680户2354人。近两年来,四会市江谷镇清平村坚持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面貌不断改善,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

  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治理添动力

  抓党建,强队伍,筑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四会市江谷镇清平村党支部书记顾煜仔向记者介绍:“清平村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59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 自任职以来,他以建强一支党员干部队伍为目标。

  据悉,为了提升党员干部工作效率,清平村全面落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一名党员干部告诉记者:“我们日常需要使用‘学习强国’、党员远程教育、肇庆智慧党建等平台进行学习,还会结合当前农村重点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活动非常丰富。”不仅如此,记者在现场看到清平村党群服务中心、初心堂配套设施完善,党性氛围和宣教功能强。

  下任务,压担子,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清平村坚持在为民服务中锻炼党员干部,用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工作成果。 “我们党员干部个个有任务,人人有事干,从而让群众在党员干部办的一些小事中,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些细节中,切身体会到党的群众性。”顾煜仔告诉记者。此外,记者了解到,清平村结合谈心谈话制度了解掌握班子成员工作状态和思想动态,开展履职分析研判,并根据村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采取分片负责制,安排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更好地推动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形成合力。

  更新模式转盈亏,带头致富党员促

  盘活集体经济,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过去,清平村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效益低下、村委会负债运作、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一系列问题。近年来,结合村里的资源优势,清平村发动致富能手和外出乡贤回乡创业,带动了一批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据了解,目前清平村村民每年人均收入约15578元,收入来源主要靠耕田、养殖、外出务工等。全村共有罗氏虾养殖200多亩、柑桔种植300多亩、香芋种植45亩。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清平村每年纯收入超10万元,其中藕塘、长兴、新寨、竹元西等村小组增加收益超5万元。”保证了村委会的正常运作,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15条村小组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把浩太、格田等村小组的约300亩鱼塘、300亩闲置旱地分别发包,为村小组的收入提高6万至10万元。“集体运作后我们收入增加了不少。”正在鱼塘边休息的村民脸上挂满笑容,开心地告诉记者。记者还了解到,清平村打造了江谷镇党员先锋创业基地顾氏罗氏虾养殖场。近年来,随着柑桔、罗氏虾产业的迅速发展,清平村支部带领发包老板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扩大种养殖200多亩。不仅如此,东方食品厂、连遍花卉种植基地、特色产业柑桔种植基地,多个特色产业成为清平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江谷镇党员先锋创业基地顾氏罗氏虾养殖场创建人顾剑明向记者介绍:“我们养殖的罗氏虾肉质爽脆鲜嫩,主要销售珠三角城市等发达地区,深受大家的喜爱。”过去原浩太村,格田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土地承包种养,如今,“我们养殖场的发展壮大吸收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4人,每年为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提高约3万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顾剑明提到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养殖技术知识,不断探索实践,使得顾氏罗氏虾养殖场养殖技术渐趋成熟,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经济效益日渐明显。养殖场的发展调动了一批村民积极发展经济,充分发挥出党员带头致富作用。

  美丽乡村新风貌,村民幸福感增强

  宽敞的村道两旁伫列着崭新的路灯。顾煜仔向记者介绍,目前清平村10条村小组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将继续打造新塘、石仔崀、大窝江连片生态示范村,特别是大窝江村成为四会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辖区已实现道路硬底化100%,水泥硬底化9公里,在2019年年底为各村小组安装路灯共50多盏。2020年9月扩宽村委会门前的村道,满足广大村民的出行需求,大大提高安全系数。 “钱包鼓了,村子变美了。” 谈到生活的新变化时村民高兴地说。

  党建引领,盘活经济。是清平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道路探索的重要尝试,希望能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效能、解决乡村振兴动力问题提供“清平经验”。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