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江门开平:党建引领添动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时间:2022-04-19 12:39:35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在“茶乡先锋”的带领下,大沙镇茶产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开平市委组织部供图

在“茶乡先锋”的带领下,大沙镇茶产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开平市委组织部供图

  走进大沙镇大塘面村,成片油菜花竞相绽放,美如油画,构成“人在花中走、花与人相随、人面黄花总相宜”的奇趣意境。

  大塘面村是开平打造生态示范区的一个典型案例。作为珠三角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不少周边城市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为开平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写下了生动注脚。

  变化的背后,是开平始终坚持“全域长期抓系统,造形铸魂起作用”的党建思路,系统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党员、发动群众的作用,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美丽乡村”正在成为开平的城市名片之一,自力村、仓东村、大塘面村、茅冈村等村庄焕然一新,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组织引领▶▶打造五种乡村发展示范标杆

  上月,开平市举行“马冈优品”行政区品牌培育建设工作启动仪式。活动发布了“马冈优品”行政区品牌建设标识、“马冈优品”第一批入选产品名录,并进行“马冈优品”培育对象授牌仪式。“接下来,我们将抢抓机遇、抢占先机,主动参与‘马冈优品’行政区品牌培育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开平市牛山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日光认为,“马冈优品”行政区品牌培育建设将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打造“马冈优品”行政区品牌,是开平打造乡村发展硬标杆的最新举措。今年以来,该市强化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以全域党建地图3.0版为“作战图”,重点打造五种乡村发展示范标杆。

  “除了优品示范村,我们还将打造红色示范村、世遗示范村、生态示范村、华侨示范村。”开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五种示范村辐射带动,该市成功串联形成多条乡村精品线路,2条线路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开平市被评为2021年度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

  以红色示范村为例,开平深挖村落红色资源,出版《天露山下映山红》,以周文雍成长地百合镇茅冈村为辐射点,发展“红色+旅游”乡村业态,串联形成红色教育精品路线。其中,茅冈村成为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

  为了打造世遗示范村,开平用好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选取区位条件好、碉楼资源丰富的村落,由党组织牵头、专业团队运营、村民乡贤参与,推动文化遗产保育和乡村振兴。“其中,仓东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仓东遗产教育基地获评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佳案例,强亚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自力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塘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生态示范村方面,开平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在大沙镇实施“双培双带,茶乡先锋”党建工程,由党员企业家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茶叶,实现年产值超2000万元。其中,大塘面村成立村民市集股份制合作社,通过镇村党组织联动、专业公司运营、村民入股的形式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动村民月收入最高达7000元,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

  作为著名侨乡,建设华侨示范村也是开平打造乡村发展硬标杆的重要探索。为此,该市积极构建党委领导下的“统战+”协同联动体系,以党建带侨建,动员侨贤乡贤参与乡村建设,引进华侨文化旅游项目。

  “例如,蚬冈镇东和村以村居环境共建本土化、文旅产业发展网红化、侨乡文化传承符号化、侨乡人口回流青年化、村落活化治理多元化,成功入选2021年江门市十大‘美丽侨村’。”开平市委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

  党员示范▶▶实现人才带动乡村振兴

  在开平市百合镇儒东村,村民有困难和需要,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胡桂影。作为开平示范典型的“女头雁”,自2014年担任百合镇儒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胡桂影想方设法搞发展,让负债累累的贫困村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成为村民一致认可的“带头人”。

  胡桂影的故事,是开平积极推动党员示范当好乡村建设引路人的典型案例。近年来,该市通过优结构、提素质、补短板,优化“头雁”引领力,提升党员队伍战斗力,发挥党员能人带动力,大力提升基层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在优化“头雁”引领力方面,开平实施“头雁种子”工程,推行“巾帼头雁”导师帮带制,深化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和分级分档管理,推动“头雁”队伍结构优化、能力提升,涌现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胡桂影、省优秀共产党员关沃勤等先进典型。

  以胡桂影为例,上任以来,她努力当好村班子的“领头雁”、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和服务群众的“孺子牛”三个角色,推动该村盘活出租旧厂房,公开招商提高旧厂房租金;通过种植格桑花吸引人流,提高土地出租价格;以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经营模式,承接农户流转土地,推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提高,让昔日沉寂的儒东村重焕生机。

  积极提升党员队伍战斗力,也是开平积极推动党员示范当好乡村建设引路人的重要方式。为此,该市创新打造国字号品牌“碉楼下的党课”武装党员头脑,完成农村发展党员排查整顿试点工作,形成党员身份认定全流程经验做法。同时,做好村级换届“后半篇文章”,选派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佛山南海等地跟班学习,组织村干部到镇机关打磨历练,推动村与村之间的干部互学交流。

  其中,打造“碉楼下的党课”,是开平多措并举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重要尝试。开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碉楼下的党课”是江门首个获得中宣部认可的党史学习教育品牌项目,依托碉楼及其周边活动场所,共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基层宣讲活动近400场次,吸引了大批党员干部参与。

  此外,开平还充分发挥党员能人带动力,建设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工作室,培养扶持了谢沃根、李继津等一批能人。“我们依托能人吸引资金、人才、项目流入乡村,成功打造了塘口空间、凤仪里等乡村文旅示范项目和工作品牌,实现人才带动乡村振兴良性循环。”上述负责人说。

  机制增效▶▶形成层层抓落实有力格局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塘口镇宅群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方晓莹早已站在离村党群服务中心几百米远的田地旁察看情况。这里正在进行水渠整治,地里种了云南小瓜等农作物。

  去年以来,宅群村因地制宜,开发村内常年性撂荒或季节性撂荒的农地,建设“红心农场”。党员干部化身农民,种植农产品,并将农田的收获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深耕“责任田”,同时带动广大群众踊跃参与村内的公益劳作,齐心协力推动乡村振兴。

  “红心农场”丰收的背后,是开平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治理的努力。近年来,该市积极完善党组织引领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为乡村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

  开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落实党领导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机制,该市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建立县镇村三级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有力格局。“目前,全市76%村庄已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18个村镇获评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邑美侨路塘口示范路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

  在完善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机制,开平创新运用党建、经济、民生、治安“四张问题清单”工作法,持续推动一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由后进变先进,依托党支部建设实训中心全链条推进农村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建交叉检查,形成“赛马机制”。同时,完善党员参与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一审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激发党员参与村务决策热情;擦亮“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实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分类管理,推动党员选岗认岗、参与村务管理。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也是开平注入农村基层治理强动能的重要举措。为此,该市把村的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推动资源共享共用。

  “我们实施‘两带一包’工作机制,带动群众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等,顺利完成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同时,推行积分制管理,激励村民通过参与村务获取奖励,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开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