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云浮罗平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7-19 14:50:59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价值所在。在实际工作中,罗平镇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仪”,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美丽圩镇建设等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坚持“党建+”工作理念,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党的建设与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镇领导班子、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到罗平镇党史学习教育展厅参观学习

  坚持党建引领,就是要使基层组织“强”起来,就是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一是选优配强“头雁”。罗平镇以今年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圆满完成24个村(社区)换届选举任务,100%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二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将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充实到村(社区)干部队伍中去,换届实现“两委”班子年龄学历“一降一升”;三是实施村社后备干部“雏雁成长”工程,努力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素质优秀的后备村干部队伍。罗平镇竹围村后备村干部陈文希同志今年20岁,榃西村黄学创同志今年23岁,均是2021年当选的村委支书、村主任,在村中独挑大梁,担当作为;四是引导党员“亮身份”“提能力”“当先锋”,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引导广大基层党员要自觉在乡村振兴中当好顶梁柱,以实干赢得群众信任,以实干改变家园面貌,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如古勇村能人老党员张松斌,虽然70多岁高龄了,但在村庄威信很高,多次回乡化解因新农村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协助该村修建、拓宽村道3.5公里,大大方便群众出行。又如山田村能人党员陈其中,主动让出土地修建环村道,还带头回乡义务参与新农村建设。在这些能人党员带动下,在“三清三拆三整治”中,全镇有860多名党员带头清拆自家危旧房和猪牛栏,32户党员中心户主动让出土地建设村道、公共场所;五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通过活用“老支书工作室”“党史学习教育展厅”“党群服务中心”等新载体新平台,广泛开展“以训促建”“以赛促学”“讲出最令我感动的红色故事”“长岗坡红色之旅”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镇村干部共谋乡村发展大计

罗平镇党群服务中心

  在基层治理探索实践中,罗平镇注重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着眼夯实基层基础,推动重心下移,建立健全镇村大、中、微三级网格,推动形成“共谋共建共治共评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是突出抓好疫情防控。罗平镇坚持“一统揽、两作用、三联系、四超前”,突出抓好“外防输入、内防传播”,运用“大数据+”的工作模式和“微网格”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全力抓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疫情暴发初期,共设疫情防控检查点180个,全镇1000多名党员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敲门行动”“网格行动”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守住了疫情“零发”金漆招牌。二是创新社会治理,罗平镇深入探索推行“党建+全网格+云平台+微服务”的新枫桥经验模式,实行协同共治、多网合一,推动圩镇治理精细化。深入推进行政机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功能。推进“雪亮工程”和“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提质升级。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队,强化“一支队伍管执法”作用。加强安全生产,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三是强化综合治理。罗平镇持续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处突大队建设,提高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禁毒人民战争,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构建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严防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

营下村金煌芒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罗平镇紧扣省委赋予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新目标新定位,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罗平镇始终坚持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来抓,用活用好各项扶贫政策措施,实行“一户一策”,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保底分红+劳务返聘”开展种养殖项目和特色扶贫基地项目,为贫困户增加收入。完成补增贫困户危房改造5户,有劳动能力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榃阳村和围头村2条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489户4036人已全部达到“八有”标准脱贫,整镇脱贫目标如期实现;二是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罗平镇坚持建管并举,人居环境焕发新貌,全镇通自然村村道实现路面硬化,完成23条共计16公里“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完成4条村道拓宽工程约15.3公里,改造修建桥梁2座。基本实现集中供水和雨污分流,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完成标准化农村公厕建设10座,完成273亩拆旧复垦,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累计拆除农村破旧泥砖房约50万平方米,有效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整体达到“干净整洁”要求;三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罗平镇以“农旅+文旅”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发展,大力推进农旅、文旅产业。目前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全镇种植优质水稻3万亩,韭菜花种植基地2000亩、辣椒种植基地5000亩、蚕桑产业园1200亩、天冬产业园500亩。新增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入库6个。融资达5000多万元建设了党员教育基地“初心楼”和星级农超市场等项目。在长岗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带来的80万“人气”基础上,大力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产业,为罗平带来旅游收入超1.2亿元。

泗盆村蚕桑基地

罗平镇全速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圩镇面貌焕然一新

  去年以来,罗平镇抓住新型城镇化的契机,坚决贯彻落实云浮市委“4321”工程,全速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圩镇面貌焕然一新。一是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完成对大东路、人民路等主干道的升级改造,实现由原来的单向车道变为双向4车道的沥青柏油大道;完成对农贸路、建设路路面扩宽和沥青铺设,提升居民出行安全感;新建成1.5公里环镇北路并实现硬底化,圩镇规划停车位600多个,实施“农村四好公路”项目建设,逐步构建起高效畅通的镇域交通路网。二是加快圩镇扩容提质。改造建设了农贸路特色步行街和永恒路百年老街,对沿线商铺广告牌统一升级改造,完成了3600米人行道街砖铺砌、150栋建筑外立面改造。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打造建设了独具特色的牌坊公园、街心公园、体育公园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品位提质提档。三是补齐城乡发展短板。完成圩镇排污管网建设,加快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对农贸市场、大街小巷、公共场所等进行集中整治,新建星级农超综合市场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新建或改建公厕37座,完成“三线”改造5000多米。四是优化镇区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覆盖镇村的城乡医疗体系,新建卫生院公卫大楼1座,新增病床位约100 个。新建成规范化的村级卫生站8间,全面实现了“一镇一院、一村一站”。进一步优化了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资源布局,现有1所完全小学,27个教学点,公办和民办幼儿园12所,促进教育均等化。2019年成立了云浮乡村振兴学院长岗坡分院,现有正在进修就读的农民学生67名,为罗平城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罗平镇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大力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在“+什么、怎么+、如何+”上做文章,发扬“为民、担当、实干”的长岗坡精神,为加快我市全域融入“三区”建设、为促进“美丽云浮、共同缔造”贡献罗平力量,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