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深圳福田华富街道莲花三村社区:“亭院党建”激发共建共治新活力

时间:2021-06-04 11:49:55 来源:南方+
【字体:

  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日前,在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三村社区,又有一桩群众的“烦心事”经过大家的共商共议得到圆满解决。

  前段时间,有居民反映福中路紫玉花园路口人车混行,早晚高峰期行人过马路存在安全隐患。莲花三村社区党委依托社区亭院党建阵地,组织不同小区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召开了一场“亭院议事会”,就“福中路交通安全”事项开展讨论。

  议事会上,社区党委书记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心声,最终议定向相关部门提议在路口安装红绿灯规范秩序。在社区党委积极协调下,在街道职能部门的配合下,一周内,福中路上增设了红绿灯,还在人流高峰时段安排了“红马甲”志愿者开展文明引导,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这一幕,正是莲花三村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全力解决好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缩影。

  莲花三村社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典型的老旧社区,老人小孩多、基础配套设施不足是社区的基本特点。

  近年来,莲花三村社区党委聚焦党建阵地碎片化、居民参政议政渠道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新实施“亭院议事会”党建项目,以“居民小事”为切入口,依托富有诗意的党建“亭院”阵地,引导社区多元力量有序参与社区治理,透过有温度的人文党建方式,不断实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建阵地——“全域党建”聚资源

  阵地不足是老旧小区的共性问题,2017年,经莲花三村社区党委长期谋划与考察,合理利用小区内闲散、空余场所,修建了“党建亭院”,作为社区党员、群众日常沟通交流和开展志愿活动的集合地。

  莲花三村辖区内有6个住宅小区,随着“党建亭院”服务规模的扩展,为了进一步方便党员群众议事与活动,支委委员将自家庭院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形成了“支部微苑”。社区党委受此启发,策划构建“1+N”全域党建阵地,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通过各类微阵地将党建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2020年与深圳市第七幼儿园共建了“德育亭园”微阵地,今年筹备建设集医、养、康、护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敬老微乐园”。遍布社区的“微阵地”如同星星之火,进一步扩大党群工作覆盖面,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搭平台——“亭院议事”解难题

  莲花三村社区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亭院、支部微苑等阵地,搭建“亭院议事”五个平台,与居民共商共议社区“关键小事”,全力办好群众民生实事。

  一是党群建言议事平台,党员群众向社区党委提出意见建议,为社区环境、卫生、文化建设提供“锦囊妙计”。

  二是社区民意畅达平台。社区党委书记、支部书记轮流坐岗接待来访居民,倾听民声、畅达民意。

  三是居民矛盾调解平台。吸纳有经验威望的老党员成为“亭院议事会”成员,并将其发展为“亭院调解员”,透过政策宣讲、人文关怀化解邻里矛盾、物业管理纠纷。

  四是志愿服务活动平台。经“亭院议事会”议定,开展普法、反诈宣传,卫生保健,读书沙龙等活动,提供血压测量、代买代跑、谈心聊天、清洁卫生等志愿服务。

  五是红色基因传承平台。邀请辖区“老英雄”讲述党史与红色故事,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微治理——“联盟共建”汇能量

  莲花三村社区党委通过整合全域内党建联盟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三共联动机制,切实将“大党建”合力转化为社区“微治理”效能,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服务深度融合。

  三年来经“亭院议事会”共商共议社区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小区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垃圾分类投放点选址等30多件社区事务。组织社区党委书记、支部书记轮流在“暖心书记岗”坐班126次,接待来访党员群众1000多人次,收集居民涉社区治理意见问题100余件,建议30多条,解决了福中路段红绿交通灯安装、红荔西路莲花小学路口交通混乱、市第七幼儿园门前路面坑洼不平等热点痛点堵点问题。

  充分发挥“亭院调解员”作用,莲花三村社区党委成功化解邻里纠纷33宗、物业纠纷28宗、其他纠纷19宗。社区“亭院”志愿者队伍由4支扩展至8支,人数由原来的160名增加至现在的300名,服务内容涵盖政策宣讲、文明劝导、爱心帮扶、人文关怀等15项,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50余场,服务居民20000多人次。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