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深圳龙华“党建+”引领“外脑” 探索超大型社区善治 助力基层治理

时间:2021-03-15 10:31:40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我们的党建规划师有记者、律师、企业经营者,还有优秀学生,既有专业眼光,又有儿童视角,他们给我们提出了13条好建议,还用背后的资源实打实地支持社区的工作。”总结社区党建规划师项目大半年来的工作实效,龙华街道华联社区党委书记张灵华说。

  “确实,在智慧用电等项目落地的过程中,遇到社区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问题,我们这些老党员还可以发挥组织优势,进行协调和宣讲,我们的股份公司还能带头先试点这些举措”,张灵华话音刚落,华联社区党建规划师、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周日秋也在分享中回应了他的总结。

  3月12日下午,一场社区党建规划师项目中期交流推进会,将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

  龙华街道,这是位于深圳城市发展中轴核心地带的一座产业重镇,因富士康率先布局于此而闻名海内外。在其辖区不过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近百万人口,社区人口密度超过4万人/平方公里。

  在某种意义上,产业发达、商贸兴旺、人口高度密集的龙华街道是超大型城市深圳的微观投影。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龙华街道责无旁贷。

  正是基于这一认知,龙华街道在社会治理领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锐意创新、精耕细作,率先提出社区党建规划师理念,尝试以“党建+”引领“外脑”构建社区发展的智力支撑——党建规划师团队,以党建创新为超大型社区治理的现代化破题。

  如今,社区党建规划师项目落地已逾半年。在党建规划师团队的参与下,4个试点社区一批破解发展痛点、群众所需乐见的项目迭次落地,该项目获得龙华区委主要负责人肯定,并在龙华全街道推广。

  随着项目参与阵容从龙华4个社区扩展至11个社区,社区党建规划师项目将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深挖广拓,为深圳特区破题超大型城市治理、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谱写更精彩的篇章助力。

  超大型街道勇担人口高密度城区治理使命

  用超大型街道来称呼龙华街道,外界不会有异议。

  在舆论场上,这座面积不过20平方公里的小镇,历来有着“小马拉大车”的赞誉。位于深圳城市中心、龙华区核心的龙华街道,国内生产总值早早地跨入了千亿元俱乐部,占据产业大区龙华的近半壁江山,社区人口密度最高峰逼近8万人/平方公里,各项经济指标更是在原特区外街道中位居前列。

  亮眼的数据背后,龙华街道负重前行。高密度的产业、商贸和人口聚集,成就了龙华产业重镇、商贸中心的美誉,但也带来了空前的管理压力和治理疑难。

  作为大龙华片区的发源地,龙华街道历来敢为人先,如今龙华区全国叫响的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即发轫于此,其率先建设的党群服务V站也已推广至龙华全区。

  2020年,深圳迎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春华秋实,深圳从一个边陲渔村蝶变为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奇迹。40载再出发,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成为深圳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之一。

  龙华街道,作为深圳这座超大型城市的局部投影,主动走到了聚光灯下。

  2020年8月27日上午,龙华街道社区党建规划师试点项目——油松社区党建引领城中村“共建共治共享”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当月以来,龙华街道第四个参与试点社区启动的项目。至此,龙华街道社区党建规划师试点项目宣告全盘启动。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社区内外挖掘、引入智力资源,为社区治理、发展建设一支‘在地’的治理‘外脑’、发展‘智库’,为超大型、人口高密度社区治理现代化助力”,作为具体规划者,龙华街道党建办主要负责人这么为社区党建规划师项目定位。

  在华联社区,张灵华特地琢磨了规划师团队的人选:从区委党校教师到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从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到五星级义工,从企业老总到资深媒体人,从社区老支书到儿童议事会代表,团队成员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年龄段。

  “党建规划师带来的是智力、资源,更是信心”

  “规划师可为社区引入、链接到更多的资源”,从一开始,油松社区党委负责人就认识到,党建规划师们的宝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其专业知识、思考方式会带给社区治理新的启发。

  在油松社区的党建规划师团队中,该负责人专门纳入了深圳市盛邦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德全。

  “油松社区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我们企业也是专注于这一领域。所以,作为社区党建规划师的一员,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得益彰的事情。把科技产品应用在社区管理中,也能促进科技研发和创新,这样的联动也有益于社区,也有益于企业”,何德全说。

  作为一家通信物联网公司,盛邦通信以油松为平台,对城中村消防安全智能预警、垃圾分类箱智能提醒等大胆实验,推动社区管理走向精细化、智能化。

  对于张灵华而言,党建规划师给予社区的有智力、资源,还意味着信心。去年,华联社区以城中村党建为抓手,全面实施夯基工程、创安工程、亮村工程、活力工程“四项工程”,其中“创安工程”中的智慧用电项目,以24小时实时监控电气线路的漏电、温度、电压高低、功率大小、用电数据等问题,能最大限度杜绝城中村火灾。然而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社区党委的良好初衷并未引来居民的热烈配合,张灵华一度有些沮丧。

  此后,华联社区连续召开两次研讨会,并邀请党建规划师现场调研走访,规划师们与社区党委班子成员聚集一堂,对智慧用电落地的痛点逐一会诊,建言献策,党建规划师、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周日秋还带头安装智慧用电,并动员其他股份公司董事长安装。

  “规划师们的智力支持,老支书的带头支持,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成为我们社区治理强大的精神支柱”,张灵华发自内心地说。如今,智慧用电项目已在老围村、墩背市场安装100多套,居民配合度有了不小改观。而迄今,社区党建规划师团队已经为社区提出13条治理建议,极大地启发和推动了社区工作。

  ■回音壁

  党建规划师的概念借鉴了其他职业资格的提法,非常创新,很有想象空间和前瞻性。但不管是哪一种规划师,任务应该都是通过工作技巧和方法帮助服务对象更深入地了解自身及相关需求,并最终由其作出决策。作为社区党建规划师,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从实际问题和真实需求出发,帮助社区解决个性问题、满足共性需求,在清湖社区广泛调动社区居民和多方主体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做更多工作,实现需求由社区居民提出、活动有社区居民参与、成效让社区居民评判的格局。

  ——清湖社区党建规划师、龙华区社会组织总会会长冯晓

  作为通信物联网公司,我们在社区建设中能发挥的优势是:借助先进的技术,运用前沿科技,科技赋能,推动社区精细化服务、智能化治理。把科技产品应用在社区管理中,也能促进科技研发和创新,这样的联动也有益于社区,也有益于企业。目前,城中村消防安全智能预警、垃圾分类箱智能提醒等实例都是我们的科技研发在社区的具体应用。我们很期待未来在社区的现代化治理中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油松社区党建规划师、深圳市盛邦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德全

  我们华联社区党建规划师的结构很多元化,能文能武,我们通过研讨会和现场调研的方式,以增强党组织力量需求、社区安全管理需求和居民现实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安全管理、民生投入等工作提出了13条建议,促进社区治理和服务民生的良性互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普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问题,我们这些老党员还可以发挥组织优势,发挥协调和宣讲作用,甚至我们的股份公司还能带头落地相关举措。可以说,党建规划师这个项目聚合了社区内外的智力资源和实体资源,未来,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参与到我们的规划师团队中来。

  ——华联社区党建规划师、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周日秋

  作为三联社区党建规划师的一员,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促进党建创新”的问题,尝试在社区这个层面,为党建融入当下的流行元素,如利用“党建+剧本”的形式虚拟故事,通过社交推理游戏,创造党员展现自我、促进交流的平台;再如我们思考将党建嵌入新媒体,并探索建立党建规划师与居民的互动模式,积极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党建的热情。未来,我期望更深入地参与社区治理,贡献个人力量。

  ——三联社区党建规划师、龙华区佰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黄锐彬

  ■聚焦

  经过半年的试点,龙华街道社区党建规划师项目成效凸显,并受到龙华区委主要负责人的认可。随着该项目向龙华全街道推广,7个新社区加入这一项目的大家庭,党建规划师的理念在更广的时空范围内引发回响。本部分特聚焦新进社区的党建规划师项目。

  ▶▷富康社区

  “四个健全”服务青工成长

  以服务富士康青工为工作重点,通过四个“健全”:健全参与渠道,建立“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共商共治机制,拓宽“富康社区大讲堂”受众面,畅通治理途径;健全激励机制,组建爱心企业联盟,优化“爱心银行”兑换制度,做实评先评优工作,激发治理活力;健全服务体系,培育“红色雁群”,强化人文关怀,提高民生福祉;健全主题空间,安装简易红色文化小品,创建奋斗元素主题休闲空间,打造儿童友好小公园,打造特色阵地,探索“文化融入、党建孵化、青年反哺”社区治理与青工成长服务模式。

  ▶▷和联社区

  党建引领打造“红色·人文”奋斗新街区

  和联社区是深圳外来务工者聚集程度较高的高密度城区,1平方公里的辖区聚集着7万人口。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实施“一主线+N条街”工程,以“景乐片区党群服务综合体”为主线,打造“红色文化一条街”“人文服务一条街”“奋斗文化一条街”,串联奋斗者主题广场及奋斗者小公园,辐射带动四路及周边建设,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区域统筹、多方联动、资源共享、互融共建的奋斗新街区。

  ▶▷景龙社区

  党建引领物业小区“共建共治共享”

  以物业小区党建为切入点,推动支部建在小区上,实行小区党支部与业委员成员交叉任职、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小区报到服务等做法,让党建渗透到小区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同时推进“商居融合”人文社区建设,在商业中心区试点建设“三站式”(红色领航站、奋斗者驿站、共商联络站)党建服务初心路,将红色文化、奋斗文化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小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位一体”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助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

  ▶▷龙园社区

  “一街四景”建设新景乐

  以景乐北片区为中心,打造“一街四景”,包括共建红色议事厅,组建“红色网格”队伍,开展红色宣讲团活动,打造“五个红色”系列活动;推出红色引领乐微吧、橙色奋进乐书吧、绿色儿童乐园、“活力蓝”青年阵地,开展“乘风破浪的年轻人”系列活动,创建“活力四色”新街区等,积极探索“红色·奋进·人文社区”建设路子。

  ▶▷清华社区

  党建引领青工奋进

  以青创园为主阵地,结合园区创新创业属性,大力加强党建工作,针对辖区青年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从组织建设、阵地建设、人才建设、政策宣讲等四大方面着手,通过“三个一”服务品牌,包括升级一个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平台及打造一个奋斗者广场,开展六大特色活动:开展“我的奋斗故事”宣讲交流会、举办企业青年“走近名企”活动、开设“奋斗学堂”、建设奋斗者文化街区、打造红色奋进景观小品、建设“三牛”童乐园及廉政文化街区等,形成青工奋斗上进的良好氛围,着力打造宜业奋进清华。

  ▶▷松和社区

  织密“五网”助力城中村治理

  以城中村党建为抓手,按照“扎根基层、红色网格、三共治理”的思路,充分挖掘统筹社区各方资源,建立建全“1+5+7”组织架构,“1”即社区党委,“5”即“管理网、宣传网、服务网、安全网、调解网”,“7”即7个社区党委班子成员,通过社区党委引领及社区党委班子挂点工作制度的建立,织密“五网”,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玉翠社区

  “一轴四联七举措”推动城中村善治

  以党建为核心,立足社区实际,引领社区治理各类力量,创新“一轴四联七举措”城中村综合治理模式,即社区党委为轴心,工作站管理专班、居民代表小组、物业管理公司、“玉翠青”志愿服务队等四方联动,打造村内党组织建设、消防安全、市容环卫、社会治安、出租屋管理、社区文化、人文关怀等七个方面工作品牌,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平台。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