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云浮郁南:干群共建 打造更高质量的美丽圩镇

时间:2021-01-20 16:17:46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西江百里碧波,南岸的圩镇老街正改造外立面,刚从地里采摘完蔬果的菜农正挑着担子前往次序分明的农贸市场开启新一天的生计,电话那头热火聊着家乡的变化“路好跑了,休闲场所多了”……

  “群众认可,多辛苦都值得。”郁南各圩镇,不少党员干部自觉履行责任,“这是农村、圩镇的一个机会,要扎实地做。”

  自云浮启动“美丽圩镇”创建工作,郁南紧扣云浮市委赋予的“打造大湾区生态产品供给地和经济发展新高地”目标定位,深入落实市委“4321”工程,高位谋划、主动作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全域创建美丽圩镇,富民兴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同时,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探索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融合路子,落实“美丽云浮、共同缔造”,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美丽圩镇”,助推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微信图片_20210120161455.jpg

郁南建城镇的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配套逐渐完善。

  唤醒自主性 党群合力奋进创建新态势

  将在谋,兵在精,办好基层事,关键在党。

  一个党群动员会,一个宣传先锋组,一个专项行动队……

  郁南落实“一统揽、两作用、三联系、四超前”工作机制谋划“美丽圩镇”创建格局,抓住“六乱整治”和“三项治理”重点,党建引领群众从地上、地面到地下开展综合整治。

  干部思想从“要我干”到“我要干”。自云浮启动“美丽圩镇”创建,郁南县委第一时间动起来,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会等,统一部署美丽圩镇创建工作,县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动员各级党委负起主体责任,成立县、镇、村(社区)三级美丽圩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党员干部冲锋圩镇一线。县镇村三级共召开200多次党群动员会,组织开展400多次群众座谈会。

  抓住机遇,起而行之。去年以来,郁南县创文办、县委乡村振兴办组成联合督导组,采取“一考核一通报一奖惩”的办法,多次赴全县各镇开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文明圩镇工作督导并形成了督查通报机制。发展共建,专项行动队日臻求精。为充分做好云浮市美丽圩镇创建专项竞赛准备工作,郁南深化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组织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到各竞赛镇开展模拟评分工作,逐项对标对表,深入查找不足,加紧整改提升,共出动3500多人次执法力量开展“六乱”整治专项行动,治理6552件“六乱”行为,治理各类卫生盲点黑点3416处。

  走进郁南,不少党员干部感慨,群众的支持和肯定至关重要。党员带头入户宣传,召开座谈会,建立居民代表微信群,成立街坊理事会……郁南各镇通过“分片划区包责任、党员群众齐联动、线上线下共推进”模式,唤醒群众自主创建的热度:“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9点不准在骑楼通道停车”“自己家门前的垃圾每天都要清理”“以黄皮元素装饰黄皮街灯”……从“我观望”,到“我参与”,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圩镇之美更有温度,累计出动20000多人次党员干部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共对67515户次群众开展宣传工作。

  资金保障,高效推进。去年,郁南从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转贷资金中申请了3亿债券资金,目前已落实1亿元专项债资金用于美丽圩镇创建。同时,整合企业和外出乡贤资源,进一步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如通门镇引导社会企业投入20多万元升级改造农贸市场,争取乡贤支持捐地800平方米计划建设群众休闲广场,奋进美丽圩镇共建共治共享新态势。

  优化新格局 延长产业链提升圩镇集聚度

  植根乡土,造福四方,唯地域产业不可或缺。

  美丽圩镇,内外兼修。郁南以“富民兴村旺镇强县”思路,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抓手,延长特色产业链,充沛镇域经济实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码新型城镇化稳步融合。

  郁南建城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无核黄皮年产量近1.83万吨,产值达3.66亿元。从广昆高速转入建城镇,一路可见“世界黄皮公园”“黄皮广场”“黄皮街”等8个应运2020郁南无核黄皮节而起的项目,2020年7月3日开工,同年7月22日可使用,19天8个节点项目如期按质完成,沉寂了30年的西宁古镇涅槃重生。

  “想不到十几天就建成了,还建得这么好。”从事黄皮流通生意近30年,建城镇附城村60多岁的村民廖金洪感慨,“黄皮节那几天,游客可以在黄皮公园自己采摘,又可以在街上的骑楼店铺试吃新鲜黄皮,全程无中间商,即吃即买,整条黄皮街成了一个自由市场。”最关键是,“这里是无核黄皮母树所在地,”带动了建城无核黄皮的品牌效应,他说。

  去年黄皮节期间,20吨新鲜采摘的无核黄皮经保鲜处理后,以空运方式销售到北美市场;结合消费扶贫,全县25个省定贫困村15个乡镇分别设一个摊位,推广镇、村特色农产品205种,扶贫展位共销售了1215万元,带动当地生态休闲观光、餐饮服务等消费达2.3亿元,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

  产业驱动,东进融湾。目前,郁南落地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去年以来辐射生产基地15万亩;平台镇通过引进温氏产业园,以“公司+基地+职业农民”模式,让农民在家门口“上班”,其中,古龙塘高效智能生态养殖小区项目,入园工作农民平均年薪超10万元;大力发展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及西宁湖、南江田园文化、磨刀山遗址公园等旅游项目,有效联结圩镇和乡村,生态旅游、文旅产业引擎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探秘南江文化一天游线路评为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连滩镇评为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连滩镇兰寨村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电商赋能,生态致富。去年以来,郁南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推进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在全市率先建设县消费扶贫展示馆,利用好已建成的150个流通服务点或电商网点以及直播带货等,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推进冷链物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搭建“电商+企业+基地+贫困户”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城乡融合。其中,桂圩镇红溪谷电子商务服务站荣获省人社厅公布的第一批“E网兴农”农村电商示范站和2020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农村电商赛银奖。

  激发内生力 落实责任推动治理效能精细化

  立足乡土,郁南激发城乡融合内生动力。

  管线下地、道路铺设、圩集统一有序摆摊……郁南美丽圩镇建设一如既往以百姓利益为中心。“我们自己要做好门前三包,道路这么干净你舍得弄脏吗。”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建城镇建城社区70多岁的居民史文灿有感而发,“有时散步遇到乡里,他们还问起什么时候铺路铺到他们村。”对于什么是美丽圩镇,史文灿观察别致:实用、惠民。他分享了一个细节,施工队来到家门口铺设地下污水管道,有泥土掉到管口间,群众自己拿起铲子铲起来,“解决了家门口污水问题,你说百姓欢不欢迎,支不支持?”

  目前,郁南15个镇全部成立专门的环卫队伍,配好配齐垃圾收集设施,全面实施“三包三定”垃圾处理机制;借助建设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经验优势,完成12座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和城镇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实现各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百姓认可,实干到底。郁南全盘考量各镇实际,有的放矢地引领群众参与圩镇规范治理,如千官镇制定了《千官镇圩镇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通过单位、商铺、摊档和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三包”区域、内容和处理办法等,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城镇成立了黄皮街街坊理事会,由街坊代表共同审议通过了《建城镇黄皮街经营管理制度》等制度公约,实行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增强城镇居民自主管理意识。

  加深党群互动,焕发治理效能。郁南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及其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党组织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下沉一线,同时推行“双报到”积分制量化管理,聚力解决群众服务难题,完善落实社会治理责任链条;实施“网格长+网格员+联络员”的“微网格”精细化治理。目前,“微网格”治理服务中心已实现县、镇、村全覆盖,全县共流转处理网格事件15616宗,办结15587宗,办结率达到99.8%。自实施“微网格”治理以来,据统计,全县违法犯罪警情下降31.27%,刑事警情下降48.5%,治安警情下降15.2%,盗窃摩托车违法犯罪下降73.33%,森林火灾下降33%,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美于青山绿水之间,俏于特色产业灵动。下阶段,郁南将聚焦云浮市委“4321”工程,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新思路,突出“美丽云浮、共同缔造”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理念,以美丽圩镇示范点带动全域提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半城山色半城水,市强邑精圩镇美”的东进融湾发展格局。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