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党员教育

广东153所高校党委书记集体述职 最关心什么?

时间:2020-12-31 10:48:42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12月26日,省委教育工委举行2020年度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今年全省153所高校党委书记现场展示党建经验,并组织评议考核。

  2014起,我省开始对组织关系在教育工委的高校党委书记开展评议考核,2017年起扩大到全省高校。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党委书记聚焦战“疫”战贫、改革发展、基层党建等焦点工作,以一流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01231104607.jpg

南方医科大学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先后派出14批288人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图为一位医护人员与丈夫拥抱告别。

  基层党组织战“疫”战贫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阻击新冠疫情的同时,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

  “中大第一时间组织医疗队驰援湖北,在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介绍,该校承担了省内疫情防控和定点收治、支援国内外抗疫的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中大抗疫故事两次入选教育部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

  南方医科大学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医科大学的使命担当,先后派出14批288人的医疗队驰援湖北,派出专家组代表中国政府援助秘鲁。“在抗疫一线,成立了1个临时党总支、8个临时党支部,发展党员132人,让党旗高高飘扬。”该校党委书记陈敏生说。

  “华农组织党员专家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指导春耕复产,影响大、效果好。”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说,该校以岭南现代农业广东省实验室建设为平台,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在深圳、河源、肇庆、云浮、茂名设立5个分中心,并建设贵州卫星分中心,助力构建广东区域发展新格局和东西部产业协作发展。

  党建引领改革发展

  “一流党建,引领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说,暨大“一流学科”所在的药学党支部获评首批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教育部评估A-学科所在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获评教育部“党建示范标杆院系”。

  党建是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介绍,该校重点推进重大平台布局、出台人事等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在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等多个方面位居省属高校第一名,ESI全球前1%学科从5个增加到9个。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韩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幸小涛说,学校“申硕”中心工作不停步,已被省学位委员会列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打造基层党组织“桥头堡”

  党建引领高校发展,基层党组织是关键之一。

  “打好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攻坚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胡钦太说,该校深入实施“头雁”工程、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计划;优化党员发展结构,今年共发展高知群体党员20人;持续加大党建基础保障力度。

  广东是民办高等教育大省,全省有民办和中外合作办学院校54所。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学茭介绍,该校有500多名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所在地区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该校党委书记朱迪俭介绍,该校对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其中增配了1名党建组织员,完成34名党员的发展任务,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提升思政育人质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关键在于开好开足思政课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说,广外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宣讲团作用,全年开展宣讲62场;建成10门“当代中国”系列全英课程,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南方科技大学建校10周年。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郭雨蓉说,该校巩固“三大圈层”铸魂育人机制体制,组建南科大新时代学习中心,构建高质量教学资源平台和经验展示窗口,努力在党建和现代大学治理双融双创的模式上先行示范。

  做好思政教育,关键在教师。

  “广外艺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将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卢羡文介绍,该校大力推动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促进思政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广东高校不断根据实际需求,主动寻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紧密相连。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介绍,该校党委会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明确以世界一流湾区一流高等财经政法教育为目标,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流学科专业体系、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一流治理体系,全力培养高级财经法治经营人才,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加强产教融合,才能更好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们为湾区400余家企业机构提供2100余次技术服务,8100余次检测服务,2300余人次人员培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党委书记廖立国介绍,该校还助力阳春市春砂仁产业优化提升,项目获“互联网+”大赛银奖,是同类院校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我们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强调,全省高校要压实高校党委主体责任,要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要全面提升党员理论素养和业务本领,要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