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精心打造市级镇街党校示范点 着力打通基层党员培训“最后一公里”
为夯实基层党建阵地,梅州市通过创建首批16个市级镇街党校示范点,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把镇街党校建设成为新时代梅州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推动基层党员教育全覆盖,打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规范建设、积极创新 打造培训阵地“新标杆”
梅州市委组织部制定“教学设施完善、师资队伍充足、组织管理规范、教学成效显著”的镇街党校示范点建设标准,指导县镇按照整合资源、统筹使用的思路,积极创新,细化目标要求,高质量扶持培育镇街党校示范点。
在各县(市、区)推荐申报基础上,梅州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党校组成评审组,经查阅资料、座谈了解、实地考察、综合评比、研究讨论,认定梅州市首批16个市级镇街党校示范点。这次认定的首批市级镇街党校示范点,从场所、师资、制度等各方面强化了镇街党校功能,在教学方法、培训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具备较好的示范性。通过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市镇街党校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比如,梅州市梅江区江南街道工委党校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将原大会议室进行升级改造,规范设立有党校办公室、研讨室、图书资料室等,并安装了高清LED显示屏,作为镇街党校培训学习载体。
灵活形式、丰富载体 创新教学体系“新模式”
利用梅州市红色资源禀赋的优势,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培训对象多元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授课方式灵活化”的办学模式,打造“党校课堂+分教点+现场教学点”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以镇街党校为主阵地,灵活设置分教点和现场教学点,努力实现党员学习培训不留死角,推动党员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充分发挥镇街党校和分教点、现场教学点的作用,广泛开展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情景式等“泥土味”教学,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比如,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委党校将九岭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和东岭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设为分教点,通过在九岭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锤炼党员党性,在东岭村体验重走红军路、军旅民宿、红军食堂、红歌台、战场模拟体验等项目,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意识;梅州市梅县区通过小品、舞台剧、朗诵等艺术形式,将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重点项目等中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身边榜样”故事搬上舞台,打造 “守初心、担使命”情景党课,生动鲜活地诠释了什么是初心、如何担使命。
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
凝聚力量、挖掘人才 组建培训师资“新力量”
为解决全市镇街党校师资紧缺问题,提升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效果,梅州市委组织部正在按照“择优入库、专兼结合、动态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组建市级镇街党校党员教育培训志愿者讲师队伍,以实现全市优质师资直达基层,提高镇街党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计划通过各地各单位分级推荐、层层筛选,选聘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站所负责人、先进模范、科技人员、教师和实用技术人才等担任镇街党校兼职老师,建立涵盖各层级各领域的市级师资库。师资库建立后将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考核和培训,实现有进有出,提高师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