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大巴党校”进村居成立百人农民教育讲师团 助力“村”“农”双改革
聚焦新发展理念,以强化农民教育撬动乡村振兴,佛山市顺德区在夯实基层党建根基上再出新招。6月16日,顺德区加强农民教育工作现场会暨黄龙书院2020年开班仪式在北滘镇黄龙书院举行,顺德区委组织部牵头组建起116人的农民教育讲师团。接下来,他们将走进全区各村居,启动“大巴党校”农民教育专题培训,为“村”“农”双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思想武装支持。
顺德区农民教育讲师团成员包括来自19个区级涉农部门和10个镇(街道)的116名区、镇党员干部,村改、农改业务骨干,村(社区)“两委”成员等熟悉政策、熟悉基层的人员,授课类别将涵盖基层党建、村改农改政策、乡村振兴、示范引领等16个方面,力求为区镇村三级开展好农民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师资支撑。
现场会上,佛山市委党校副校长蒙荫莉、顺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伟成为农民教育讲师代表颁发聘书。“作为农民教育讲师团的一员,我将充分利用所长,宣讲、解读好上级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总结、传播好顺德村改农改经验,讲好顺德故事。”区农民教育讲师团成员、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工作科科长杜启新坦言,在做好宣讲教育的同时,他们也将借此平台与广大农民建立好合作关系,真正了解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助力顺德乡村振兴。
今年3月,顺德启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针对当前顺德农村存在的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找准改革发力点,撬动发展“杠杆”,激发农村活力。其中,农民教育领域就存在不少薄弱点,譬如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法治意识相对薄弱等。
此次发布的《顺德区关于加强农民教育为“村”“农”双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思想武装支持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民教育十项举措,正是顺德的一次创新尝试。区委组织部业务科室工作人员现场解读了该意见,并介绍黄龙书院2020年教学计划。今年,顺德将整合黄龙书院、镇街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中心等资源,由各镇街党校根据实际制订农民教育培训的教学计划,区委组织部则牵头组建镇街党校“百人讲师团”,集中准备30个针对农民群众的精品课程,百人讲师团成员将按期到各镇街党校讲课。“授课内容既要讲政策,又要有生动的事例,做到深入浅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该工作人员透露。
与百人讲师团同步进行的,还有“大巴党校”专题培训。作为农民教育的重要方式,区委组织部将牵头于2021年前安排不少于200辆大巴,组织不少于1万名农村党员群众到先进村(社区)和企业“看先进、找差距、谋发展”。在此基础上,未来顺德还将扩大先进示范点范围,鼓励“大巴党校”开进禅城、南海、深圳、东莞等地的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先进示范点,对标先进地区,引导农村党员群众开拓思维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乡村振兴是顺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农民教育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之举。”陈伟成表示,建设新发展理念实验区,要靠群众的支持,更需农民的支持,加强农民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农民群众、发动农民群众,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贯彻到最基层,最前线。接下来,顺德将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农民教育工作落地见效,引导农民听党话、守规矩、知礼仪、懂发展、有担当,着力培育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顺德新农民,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