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党员教育

基层党员干部培训难、效果不佳?广东把镇街党校办到家门口

时间:2019-08-10 18:27:56 来源:南方杂志
【字体:

  长期以来,党校只建到县(市、区)一级,且主要培训对象为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广大基层普通党员、干部难有机会参加正规、系统的学习培训,学习效果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为解决市县党校覆盖有限,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培训难、效果不佳等问题,近年来,广东全面推进镇街党校建设,在全省建设管理规范、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镇街党校网络,并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全员学习轮训。目前,全省1626个乡镇(街道)“镇街党校”已实现全覆盖。

  眼下正是为期3个半月的2019年南海伏季休渔期。一大早,广东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委党校的宣讲员便登上渔船,为东平渔港的渔民党员上党课。渔船在海上摇摇晃晃地前行,渔民党员的内心却越来越坚定,他们对未来渔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是阳江市正在推动镇街党校建设中的一幕,也是广东目前镇街党校建设的一个缩影。

f6460f1ac0fcbb9d5a1c72411c8f353d.jpeg

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委党校送党课上渔船。

  怎样让基层党员干部就近学、方便学、经常学?

  建强阵地补短板

  ● 建立领导机制,落实场地配套,强化师资保障,打造覆盖全面、功能齐备的阵地网络

  如何解决镇街党校“谁来建”“谁来管”“谁来运作”问题?

  2018年5月14日,广东省委出台《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镇街党校建设,全面推行基层党员、干部定期培训制度。2018年6月,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委党校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党校建设的意见》,提出按照有领导机构、有学习场地、有授课老师、有学习计划、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等“六有”标准,把镇街党校办成党委领导下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

  “各地普遍将镇街党校工作,纳入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并建立起市统筹、县管理、镇街主办的三级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各层级职责任务,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镇街党校建设。”广东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镇街党校由市级党委组织部门面上统筹推进,县级党委组织部门采用“县管镇办”方式加强领导,乡镇(街道)具体落实各项筹办工作。目前,广东各地均建立了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校长、分管基层党建工作的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其他党(工)委委员任副校长、镇街组织办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运行机制,解决了镇街党校“谁来建”“谁来管”“谁来运作”的问题。

  在落实培训场地方面,广东各地从镇街实际出发,按照“因地制宜、规范节俭、功能整合、一校多用”的原则,利用党员活动室、小礼堂等现有场地作为固定教学场所,活用党员远程教育点、镇街文化站等资源,配齐办学所需的教学设施,统一标识、标志,把镇街党校牌子挂起来、亮出来,就地取材落实培训场地,实现镇街党校正常运作。

  广东各地还主动将镇街党校进行延伸拓展,设立村(社区)分教点,方便了基层党员、干部就地就近参加学习培训。目前,湛江市、茂名市、惠州市、阳江市、中山市等均广泛建立了村(社区)分教点。

  “村(社区)分教点的设立,让学习教育更具针对性、时效性,使教育培训资源更有效地下沉到基层,进一步扩大了镇街党校教育培训的覆盖面。”湛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曹永中表示。

  “硬件”有了,师资力量如何保障?广东各地镇街党校由各市或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牵头组建开放式的镇街党校师资库,以镇街党员领导干部为基础,上下兼顾、内招外聘,吸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较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干部、实用技术专才、先进模范等。同时,邀请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各类专家人才“现身说法”,为基层党员、干部讲授致富经验和技术。

  广东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最基层一级的党校,镇街党校补齐了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载体短板,打通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载体。

  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流动性大,怎么办?

  分层分类精细化培训

  ● 制定培训计划三级联动,广泛开设“流动课堂”,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36.7万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42.6万人次

  在茂名市高州市泗水镇委党校宣传栏上,贴着2019年下半年党员学习培训计划,上面列明了培训班次、时间、内容及对象,每个月都有一期不同主题的培训班。茂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晓霞介绍:“每年初,茂名市委组织部统一制定本年度镇街党校教学指引,明确必须开展的主题班次培训任务,再由各镇街党校根据实际自行安排其他培训内容,灵活制定学习培训计划。”

  类似茂名市,广东各地通过制定精细化的学习培训计划,有序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全员轮训。按照分层分类、分期分批、全员覆盖的要求,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统筹制定发布镇街党校学习培训指引和计划,各地镇街党校则根据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时间和学习需求,制定相应培训计划,通过三级联动,推动学习培训落地落实。目前,各地镇街党校及其分教点一般每月至少组织一场集中学习培训。

  在培训对象上,广东各地镇街党校及其分教点各有侧重,推动教育培训最大程度覆盖到基层每一名党员、干部。镇街党校主要负责培训镇街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及“两委”干部、“两新”组织负责人等;村(社区)分教点则主要负责培训本村(社区)党员。

  针对乡镇(街道)党员人数多、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广东各地镇街党校广泛开设“流动课堂”,以送课下基层等生动鲜活的形式,把党校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渔船码头、工厂车间、街区院落等,让党校离家更近,离党员干部群众更近。

  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各地镇街党校结合村(社区)党员、干部昼出夜归的生活习惯,开设“夜校”或“周末班”,供一些白天及日常无暇上课的党员、干部进行选学。对于部分无法参加集中轮训的外出党员,则充分利用春节等外出党员集中返乡的节假日时间,开设外出党员专题培训班,安排返乡流动党员进行面对面、实体性集中“补训”,真正做到应训尽训。汕尾市城区捷胜镇一名回乡党员表示:“镇委党校会在节假日时间,专门举办外出党员培训班,让我们这些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了‘离家不离党’。”

  开班过程中,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党校加强对镇街党校计划制定、课程设置、培训组织等经常性业务指导,使镇街党校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佛山市委党校成立了镇街党校联络指导小组,建立起与各区党委组织部及镇街党校的直联,切实做好对全市镇街党校的业务指导、教学支持和组织协调等工作。”佛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易祥斌说。

  同时,各地镇街党校严格日常学习培训管理,完善学习培训考核机制,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确保学习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广东各地镇街党校共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36.7万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42.6万人次。

  学习形式和内容单调、结合实际少、针对性不强,如何提升实效?

  按需求“量身定做”

  ● 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内容不低于70%,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致富带富能力,结合基层实际说乡土话、举土例子

  基层党员职业多样,各地情况又不尽相同,如何让党员对培训内容学懂弄通?

  针对党员、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不同等特点,全省各地做到分类编班、因人施教,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党员、干部带来新鲜的精神食粮。

  在课程设置上,广东各地镇街党校突出政治学校功能,把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作为主课,在教学课程安排中不低于70%。

  围绕基层党员、干部关心关注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有针对性地开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专题课程,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说起前些日子的培训课,湛江市徐闻县迈陈镇的200多个菜农党员至今印象深刻。培训课的课堂是村里的蔬菜基地,老师是种菜能手老黄。现场气氛热烈,老黄传授了自己的种菜技术,还时不时抛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课后,菜农党员纷纷表示:“这样的基地培训课,我们想听、爱听,也能听得懂。”

  此外,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广东各地镇街党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致富带富的能力。

  “镇委党校请来专家,传授鱼苗孵化技术,通过学习,我办了鱼池5亩,每年纯收入17万元。之后,我把自己的经验教给了其他群众,让村民们实现共同致富。”阳春市潭水镇新河村党员周方业满脸自豪地说。

  各地镇街党校还采取接地气的授课方式,开展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情景式教学,让教育培训更加形象生动、更有生命力。

  小品践学、歌颂党恩、情景党课、实战学习、红色舞蹈……在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委党校的课堂上,这些都是常见的教学形式。双水镇委党校组织学员排练了舞蹈《红色娘子军》,把理论学习和基层热点融入其中,党的理论宣传“活”了起来。

  课程设置突出基层需求,培训内容“量身定做”,老师讲身边话,说身边事,“党味浓、接地气”是基层党员、干部对镇街党校最直接的感受,党课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了。

  此外,广东还积极打造立体式党员、干部学习平台,运用远程教育点、“掌上村务”和微信等载体,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定期发送“必学目录”“学习清单”和“精品微党课”等资料,及时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b810e7020c89925473e32082541ea16f.jpeg

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委党校开展“实战式”授课。

  如何推动党校规范持续运行、稳定发挥作用?

  完善制度强保障

  ● 落实经费保障、丰富学习资源、健全管理制度,推动镇街党校工作规范有序、持续发展

  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是推动镇街党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2018年6月推动镇街党校建设之初,广东各地普遍按每个镇街党校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安排了启动建设资金。2018年底,广东省委安排专项经费9970万元,对粤东西北12个市的997个镇街,按照每个镇街10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

  目前,全省各地已基本将镇街党校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市县镇三级财政预算,维持党校日常教学培训的正常开展。

  如何推动教育培训规范有序开展?广东省委组织部目前正在起草制定的《广东省镇街党校管理办法》中,对现有的“六有”标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完善工作领导、场地建设、计划制定、经费预算、人员培训等系列保障制度,并通过省市联合的方式,打造一批镇街党校示范点;同时,省委组织部拟于近期举办四期培训班,对全省镇街党校骨干人员进行全覆盖集中轮训,推动镇街党校整体提质增效。

  针对基层党员、干部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广东省委组织部会同广东省委党校,定期编印《镇街党校简明教材系列》,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等,供各地镇街党校使用。

  充足和优质的师资资源是镇街党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广东一方面积极推动整合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优质师资资源,强化各地镇街党校师资配备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提升师资素质和能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广东省委组织部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点多线长面广且直面基层的优势,大力推广直播式集中教学,解决师资短缺、师资授课成本大等问题。

  如今,在广东到处都遍布着党员学习培训课堂的足迹,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比以往更加经常、更加便捷、更加精准,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我入党快40年了,以前都是自己通过电视、报纸杂志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没想到现在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上党校学习了!”谈起在镇委党校学习的感受,阳江市阳东区北惯镇赤光村一位农民老党员激动地说。

  统筹丨王宏旺

  编辑丨李拉 林琳

  校对丨杨明珠

  实习生丨张雨 诸晓敏

  来源丨中国组织人事报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