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党员教育

梅州梅江:做实党员教育培训 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时间:2022-10-08 11:31:06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党员干部学习国防教育专题实训课程。  受访者供图

党员干部学习国防教育专题实训课程。 受访者供图

  “十年磨一剑”打造敞开门户、不拘一格的“梅江讲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聚焦青年群体探索实施“青苗培育”工程……翻开梅江区五年来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成绩单,十大亮点做法格外引人注目。

  党员干部队伍是基层发展和振兴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讲政治、素质高、作风好的党员队伍至关重要。近年来,梅州市梅江区认真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注重搭平台、建阵地、强师资、抓创新、树品牌,持之以恒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搭建平台载体▶▷

  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三天的国防训练,让我们既强健了体魄,又提升了素质,很有意义。”长沙镇下罗村党员叶博文向笔者介绍,今年他不仅在室内学习了党课,还在户外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叶博文所说的军事训练是梅江区打造的特色课程。今年5月,梅江区依托小密村“民兵整训基地”新增设国防教育专题实训课程。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指导员喊着嘹亮的口号,“稍息”“立正”,党员干部们听从口令,迅速做出动作。除了体能训练,提升应急抢险和防汛救灾技能等课程也在此一一开展。

  “课程根据受训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了设置。”长沙镇党委委员钟英介绍,今年以来,小密村“民兵整训基地”已为来自市、区、镇等各级各部门共14期753人次提供了培训。

  小密村的“军味”党员教育探索是梅江区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增强培训吸引力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针对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自主学习不足、学习形式单一等问题,梅江区聚焦政治理论、党章党规党纪、知识技能等7方面基本任务,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搭建各类平台载体,切实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梅江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三题”“四微”活动,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发挥区镇两级党校作用,有计划分批次全覆盖培训1.8万名基层党员,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落地落实。

  为延伸党员教育培训“触角”,梅江区将课堂由室内搬到户外,在省定红色村西阳镇北联村创新开设红色讲堂,设置8个不同的课程,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菜单式”点课,通过可听、可看、可体验的“沉浸式”情景教学,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下一步,我们还要围绕政治理论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等内容,进一步丰富课程设置,帮助党员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梅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化红色资源▶▷

  丰富党员教育培训阵地

  走进梅江区西郊街道油罗街,一间古色古香的民居映入眼帘。大门侧边,“红军名将朱云卿事迹陈列室”12个大字尤为醒目。

  朱云卿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革命烈士。2019年5月,梅江区重新建设朱云卿事迹陈列室,打造集革命历史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学习基地。自2020年6月建成开放以来,一批批党员干部走进朱云卿事迹陈列室,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梅江区依托“一城两翼”红色资源,大力实施“双一十百千”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工程,评选授牌10个党员教育基地,搭建起强化党员教育、提升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过好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获评梅江区首批区级党员教育基地的分别是西阳镇北联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朱云卿事迹陈列室、明山嶂梅埔丰革命根据地、梅江区博物馆、苏区精神传承实践中心、长沙革命烈士纪念园、叶浩秀烈士故居、廖柏鸿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乔琳公祠、唐润元烈士故居。

  一个个革命旧址,现如今已被盘活成了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的打卡地,红色革命遗址、古民居被活化利用了起来。

  同时,梅江区还注重区镇两级党校建设,通过采取“四个三”举措,成功打造城北镇、金山街道、江南街道等一批市级示范党校。“目前,我区金山街道群福社区分教点、长沙镇小密村分教点正在申报市级星级镇街党校分教点。通过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带动全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再上新台阶,为基层党员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教学条件。”梅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评选星级名师▶▷

  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师资水平

  “备课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除了三角镇宫前村党总支书记这一身份外,叶晓芳还是梅江区的一名“星级名师”。

红色书吧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最新的政治理论知识。  南方+ 魏丽文 拍摄

红色书吧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最新的政治理论知识。 魏丽文 拍摄

  去年至今,叶晓芳已服务培训多个村的党员干部,这几天,她又忙着录制“党课开讲啦”微视频。“党员干部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叶晓芳说。

  2021年起,梅江区开始实施“十名星级名师教学与专业水平提升”计划,从镇街党校党员教育培训志愿者讲师、区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讲师、红色教学点讲解员约80人中,采取“集中试讲、专家点评、统一评分”等程序,择优评定12名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星级名师”,示范带动党员教育培训讲师整体素质提升。

  其中,江南街道党员袁涛、区委党校党员李琼被推荐至省委组织部作为“南粤组工课堂”开讲人人选,2人授课课程被评为全市基层党校教师精品课。区文广旅体局党员洪丹入选广东省“百名优秀党史宣讲员”,其党课作品《莫道硝烟远红云绕身边》入选广东省“百部精品党课”。

  今年8月份,梅江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开始启动第二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星级名师”的评定工作,要求各镇(街道)党(工)委、区直各系统党委至少推荐1名初步人选,经过集中评审后选出10名左右的第二批“星级名师”。

  梅江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星级名师’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师资队伍,解决了基层优质培训资源匮乏、培训师资队伍短缺等问题。”

  分类精准施教▶▷

  增强党员教育培训整体实效

  “这期的打卡活动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全文朗诵,后期还补充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朗读,一个多月坚持下来让我收获良多,跟以前的学习比,这次再读章程,感受更深刻,又有新收获。”在朗读打卡平台,金山街道党政办干部郑嘉亮分享了读书体会。

  “红色朗读”是金山街道青年党员干部们每天的“必修课”。“将朗读的声音录下来,上传到平台,就可以进行打卡,在平台还可以看到其他党员干部的完成情况,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金山街道党工委委员梁旦介绍,“目前,街道正在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线上朗读活动,青年党员干部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据了解,从2020年起,金山街道聚焦青年党员干部群体,积极探索以“85后”为重点对象的“青苗培育”工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办“红色朗读”培训班,通过“线上打卡+线下交流”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引导机关、村(社区)100多名青年党员干部进行“红色朗读”,取得了良好效果。

  干部强则事业强。“青苗培育”工程开展以来,一批先进典型在基层涌现:“85后”党员、青年社工侯志高等组成的金山社工团队,引导村民自发组建“蓝精灵志愿服务队”,开展基层社会治理;“95后”青年党员干部黄慧主动对接各类电商平台,丰富销售方式,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年轻党员们正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党员教育培训要想取得实效,关键要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措施分类施教、精准施教。

  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梅江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创新开设“书记讲堂”,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主题,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登台亮相”“打擂比武”,在“互比互看互学”中晒成绩、谈经验、找差距;针对农村基层党员,长沙镇通过开设“田间课堂”“实训课堂”,帮助农村党员长见识、练技能、强素质,使党员教育内容看得懂、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针对机关年轻党员,梅江区住建局定期举办“青年讲堂”,组织局机关40周岁以下党员“从团队中学、到团队中讲”,为机关青年党员干部打造了学习交流、风采展示、能力提升的良好平台……

  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打造“学习型”团队,自2012年以来,梅江区聚焦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打造了敞开门户、不拘一格的“梅江讲坛”。通过不定期邀请中央和省、市各级宣讲团成员,以及经济界、法律界、文化界、科技界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主讲,开展政治理论、形势政策、传统文化等不同主题的专题宣讲,教育引导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更新思维观念、提升素质能力。

  “接下来还要结合实际,聚焦政治建设、师资建设、阵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以红色力量赋能梅江苏区振兴发展。”梅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