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党员教育

肇庆德庆:“田园党校”打造“沉浸式”课堂,让党员教育培训“活”起来

时间:2021-12-28 11:16:11 来源:南方+
【字体:

  近年来,德庆县为了有效破解党员教育培训形式比较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充分挖掘和整合全县各类党员教育培训资源,按照“一个中心+N个现场教学点”模式,建设一批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布局合理、运行规范的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将党员教育培训搬到田间地头,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党员教育培训真正“活”起来。

  “三建”夯实基础,让基层党员“学有所依”

  一是整合资源建基地。按照有食宿场地、有教学场所、有教学设备、有党报党刊、有规章制度、有红色氛围的“六有”标准,以官圩镇委党校为主阵地,打造片区中心党校暨乡村振兴实训中心。结合教育个性化需求,系统布局、严格筛选,分类建立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和示范性的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目前,已累计建立党性教育、文化旅游、基层治理、农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等5大类12个优质现场教学基地。二是优化力量建队伍。以“领导讲党课、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先进讲经验”为方向,在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种养技术能手等人员中择优选聘兼职教师130名,涵盖党建、农业、电商、教育、司法等领域。三是完善管理建制度。按照“组织牵头、党校统管、镇街直管”的要求,先后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推进教学资源集成共享。此外,还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考学制度,对各级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严格考核,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的党员培训管理新格局。

  “三课”丰富载体,让基层党员“学有所获”

  一是上好理论学习“必修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通过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专题授课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受训学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上好乡村振兴“现场课”。坚持现场授课与实地观摩相融合,将教育培训课堂延伸到党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前沿阵地,拓展实践锻炼“第二课堂”,根据每次培训主题,选择2—3个有针对性的现场教学点进行现场教学,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建立背景介绍、现场讲解、互动交流、教师现场点评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将现场变课堂、将素材变教材,让学员深入现场点,强化沉浸式体验,帮助学员开阔视野、引发思考、增强互动、推进探索。三是上好思想互动“交流课”。注重强化受训学员思想带入,在培训过程中把学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式学习,根据培训主题设置具体的研讨内容,引导受训学员往实里学、深里悟,实现看与学、行与思的良好结合,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鲜活性。

通讯员 陈泽泉 供图

  “三味”提高质量,让基层党员“学有所用”

  一是突出“趣味”,激发学习乐趣。积极探索开展案例式、观影式教学,为教育培训“提趣增味”。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内容,整理汇编典型做法和案例;从县管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拍摄了一系列党员教育音视频教学课程,灵活采用典型引路式、安例分析式、情景对比式等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党员教育趣味性。二是突出“土味”,紧贴实际需求。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需求”的目标,推行本土化教育形式,在培训过程中邀请农业技术“土专家”“田秀才”到田间地头、教育培训基地等为受训学员教授方法、讲解技术,用喜闻乐见的“大白话”讲、用易于理解的“土做法”做,现场“手把手”传授技艺、“面对面”交流经验。同时,注重以身边事例分析、解读党员疑问,使教育培训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接地气,让受训学员愿意学、学得懂、学得进。三是突出“红味”,用活红色资源。用好本土红色资源,依托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驻地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拓展打造红色教育线路,培育本土红色讲解员,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回顾党史、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体验式教学,让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检视“党性疾患”,透视“初心缺失”,引导受训学员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前进力量。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