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乡镇“小”党校 作用“大”名堂
加强乡镇党校建设是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根据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党校建设的意见》,从乡镇党校建设规范化、教学形式创新化、教学内容务实化等方面着手,实现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和集中培训全覆盖,夯实了基层党建之基。乡镇党校规模虽小,但作用巨大,乡镇党校不仅有“名”,更有“实”。
党校建在家门口,乡镇党校人气旺 “我们严格按照‘有领导机构、有学习场地、有授课老师、有学习计划、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原则建设乡镇党校。如今,全县9个乡镇党校已成为基层党员名副其实的‘加油站’。”乳源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说。 2018年以来,乳源瑶族自治县9个乡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乡镇党校。各乡镇整合会议室、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统一设置乡镇党校标识,更新多媒体教学设施。乳城、桂头、大桥、游溪、大布等5所乡镇党校设有可容纳百余人共同学习的大教室,阵地建设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 乳源县一六镇乌石岭村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叶新强 摄 同时,针对山区农村党员居住分散、参加学习不便、组织难度大等问题,乳源瑶族自治县着力推动党校教学网络向村(社区)下沉。各镇依托党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设立乡镇党校分教点,在远离镇政府驻地或有一定基础条件的行政村重点打造2-3个特色分教点,让山区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系统正规的党校教育。目前,全县已有乡镇党校分教点115个,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内教育培训覆盖网。 据了解,乳源瑶族自治县还立足于“1+1>2”的总体目标,各乡镇党校“牵手”共建、资源共享,通过整合培训经费、培训物资、教师等党校资源,联合开展基层党员培训工作,实现共同进步。2020年,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桂头镇等乡镇充分发挥“联合办学”优势,集中开展村“两委”干部专题培训班,搭建全新的交流学习平台,打破了基层党员教育在地域上的界限,有效节约培训成本,提升培训实效。 教学形式“新趣活”,培训效果“不打折” “很多人说从前我们上课,好像在唱独角戏,农村党员融不进来,我们也很为难,教学效果经常‘打折扣’。”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名乡镇党校教师道出了工作中的困惑。 如何改善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实效性,是乡镇党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乳源瑶族自治县乡镇党校通过打造“圆桌课堂”,构建“党校+基地”办学模式等,增强教学过程的新颖性、趣味性、灵活性,为农村党员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 为拉进讲者与听者的距离,乳源瑶族自治县各乡镇党校打造了不同类型的“圆桌课堂”,把答疑解惑与互动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学员同坐一桌、面对面交流。例如,洛阳镇党校组织开展的“我的工作在基层”主题微夜谈活动,每周利用一个工作日晚间时段,邀请青年党员干部担任主讲,变“一人独讲”为“大家畅谈”,教学效果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洛阳镇委党校举办“我的工作在基层·微夜谈“活动。张嘉欢 摄 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和广阔的实践天地,是乳源瑶族自治县乡镇党校宝贵的“教材”。近年来,乳源瑶族自治县坚持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积极探索开展“理论学习+党性修养+技术培训”的教学新模式,打造了大布镇革命纪念公园、乳城镇大东村炮楼、大桥镇观澜书院、一六镇乌石岭村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一六镇乐夫村农民协会和农军防御战遗址等研学培训基地,把党校课堂搬到“红色遗址”“田间地头”“生产一线”,逐渐形成人人皆可学、处处皆能学的学习格局。 聚焦基层成常态,务实管用才到位 “和县市党校相比,乡镇党校地处镇村、社区基层一线,办学条件不同,教学内容更应聚焦于基层实际,教学目标更应侧重务实管用。”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党校一位专职教师谈到。对此,乳源瑶族自治县着力引导乡镇党校将“镜头”聚焦身边事、基层事,话实事、解难事,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两委”换届、党史学习教育等基层工作中的各类大事小事吸纳为重要教学内容。 乡镇党校日益成为基层党员“补精神之钙”的“加油站”。乡镇党校的基本职能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传播到基层,从而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乳源乡镇党校通过举办人人都能上讲台的党课,发动普通党员结合工作实际讲党的全会精神、讲党的历史、讲学习体会,让党员思想境界不断提升。 乡镇党校日益成为能够解决问题的课堂。“在村(社区)‘两委’换届阶段,我们镇每周都依托乡镇党校举办换届工作推进会,由镇组织委员为我们上换届工作培训课,几轮培训下来,我们对换届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等都有了详细了解。”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镇驻村工作组成员介绍说。乳源瑶族自治县乡镇党校牢牢抓住实践经验这根主线,通过举办“微夜谈”“夜学课堂”等活动,邀请乡镇党校师资库成员,结合镇重点工作为基层干部开展培训工作,把“教科书式”的理论教育转向“接地气式”的业务培训、工作经验分享等,打通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后一公里”。 乡镇党校日益成为助推地方发展的“新引擎”。为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乳源瑶族自治县乡镇党校立足基层党员需求,开展精细化培训。积极开展“菜单式”教学,以基层党员需求为导向,基层党员“点菜”,乡镇党校“拟单”,党校教师“上菜”,让基层党员“对胃口”“易消化”,真正做到学得进、用得好,切实提升基层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把党校教育与农技培训、职业培训结合起来,主动与村党组织联系,收集村民培训需求,举办“产业助农”种植技能培训班,邀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院专家等到乡镇党校开展技能培训。让乡镇党校成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平台,对提高村民素质和技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