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深化对生物安全重要性认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生物安全之于保障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就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作出规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有效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和总体安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非典、埃博拉、新冠肺炎……当今世界,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深化了我们对国家安全的战略认识,凸显了基于现实的强烈问题意识。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在充分看到我国制度优势的同时,也要正视这个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短板和不足,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站在国家总体安全的角度,加强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必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统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和应对举措;研究建立疫情蔓延进入紧急状态后的科研攻关等方面指挥、行动、保障体系,平时准备好应急行动指南,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要强化法治保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加强生物安全能力建设,要注重从科研攻关入手,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相关领域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保障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生物安全重要性认识,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高度出发,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眼,结合疫情防控中形成的经验和教训,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能力水平,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