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广东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广东青少年及革命遗址干部职工强烈反响

时间:2021-10-11 14:38:12 来源:新华社
【字体: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广东青少年及革命遗址干部职工强烈反响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广东作为辛亥革命策源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留下了诸多宝贵的革命史迹。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广东青少年及革命遗址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在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弘扬革命先驱伟大精神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坐落于中山市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访客不断,年均接待游客逾200万人次。

  9日上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收看了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张道有感触很深。“我们坚持通过对孙中山及其时代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征集收藏、保护管理、展示教育和科学研究,致力于纪念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张道有说,接下来,纪念馆会继续通过展览、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等多样化的方式,宣传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共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团支部书记马于晨说,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我们将继续开拓创新,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麑说,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既继承了辛亥革命,又超越了辛亥革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

  在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学校中山大学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师生强烈共鸣。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李广涵说,革命先驱发出的时代强音,既是激励,也是鞭策。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实自我,立志做大事,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血脉传承下去。

  汲取接续奋斗强大力量

  位于广州长洲岛的黄埔军校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产物。“从辛亥革命到黄埔军校,都是孙中山先生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努力和探索,是一脉相承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业务工作负责人罗群佳说,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爱国、团结、奋斗的黄埔精神。“接下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将通过更具吸引力的讲解方式、更加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让更多人感悟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汲取接续奋斗的力量,不断奋勇前行。”

  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陈列编辑朱志龙对此感触颇深。他说,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是依托广州大元帅府旧址建立的,广州大元帅府旧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成功运用“统一战线”这一革命法宝并取得辉煌成就的见证地,因而大元帅府有着天然的红色基因。“我们要充分挖掘‘统一战线’的内涵,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认真收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后,珠海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朱桐感慨地说,正是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更应积极提升自我,紧紧跟随党的脚步,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守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朱桐说。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张沛垚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发扬辛亥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刻苦学习,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将振兴中国责任扛在肩上

  在华南农业大学,多个学院组织师生一起收看了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学生郭智滨说,作为一名农学学子,将时刻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弘扬华农丁颖院士、卢永根院士等爱党爱国先进科学家的精神,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辛亥革命虽已过去110年,但革命先驱伟大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学生田颖说,要有“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的坚定信念,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广州体育学院学生练婧媛说,在享受前辈们奋斗成果的同时,新时代青年更应当奋力接棒,将振兴中国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我将秉承‘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拼搏精神,用奋斗成就梦想,为建设体育强国而奋斗。”

  “我们要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广州市海珠区万松园小学学生曾榕说,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自己曾多次参加“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心怀法治梦想,要好好学习、刻苦磨练,将来成为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法官。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