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云浮新兴:党建引领促脱贫 精准帮扶奔小康

时间:2020-12-31 09:50:16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乡村,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房屋焕然一新,一片片特色果林绿意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行走在新兴县的大地上,一幅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在冬日里绽开,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幸福越来越近。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新兴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深入实施精准脱贫三年行动方案,紧扣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出列的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核心指标,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攻坚克难,以更加集中的精力、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深化精准帮扶,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统计数据见证了新兴脱贫攻坚的突出成效:截至目前,新兴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11户14486人、1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并按程序退出。全县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21.26元。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抓扶贫

  临近过年,村里又热闹起来了,看着返乡的人逐渐多起来,东成镇都斛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家杰掩不住开心:“村子现在越变越美,产业越来越旺,越来越多人留在家乡,为家乡作出一份贡献,我心里是真的很高兴。”

  刘家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半时间,一直是村民心中的领头雁。在他和许许多多帮扶干部的带领下,群众们纷纷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乡村巨变的背后,是新兴县党委政府强化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

  今年来,新兴全县先后整顿21个软弱基层党组织,选派134名第一书记到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展帮扶工作。同时实施“头雁工程”,制定“强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引进15名优秀人才回乡,对全县320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全员轮训,30多名处级领导干部结合乡村振兴挂点镇村,4773名党员干部结对联村,带头参与“双比双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发挥充分。

  与此同时,新兴县进一步充实镇级脱贫攻坚工作力量,脱贫任务重的镇增派3—5名驻镇干部,并投入350万元,将全县199个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全面升级为党群服务中心,大大提升了行政村党群服务水平,拉近了干部群众的沟通距离,进一步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为加大党建促扶贫的力度,新兴县釆用“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按照“应建尽建、合理设置”的原则,完成23个村级党组织升格,其中7个升格为党委,增选530多名村(社区)党组织委员,有效优化了基层组织设置。指导各村(社区)建立完善党群服务清单、“小微权力”清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以“一村一策”推动24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升级。通过广泛开展党组织评星定级活动,全面提升村级组织规范化运作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高质量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新兴县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线,牢固树立“抓扶贫就要抓民生,抓民生就是抓民心、抓发展”的理念,立足贫困群众最关心、需求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保贫困群众生活有保障,确保贫困子女学有所教。

  产业支撑 同心协力奔小康

  立冬时节,一场透雨使得东成镇都斛村勤丰巴西柑果场里的柑果更加饱满。望着果园里缀满枝头的巴西柑,正在干活的潘老板说:“正是有了帮扶政策,才有了这个巴西柑果场,不仅让我们赚了钱,也让更多的贫困户赚了钱,这个柑是贫困户的脱贫果、幸福果!”

  潘老板的故事,正是东成镇都斛村与勤丰种植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形式的1个样本。东成镇共建设柑橘种植基地100亩,年收益10万元,并将收益发放给东成镇都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多户,帮助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

  这仅仅是新兴县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促进贫困户增收的一个缩影。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主路子”。新兴县在六祖镇洒落村建设火龙果种植基地300亩,为28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加500元固定收益;在里江村建设台湾红心番石榴种植基地380亩,带动里江村贫困户38户,户均年增收1315.78元;引入蔬菜种植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天堂片种植蔬菜1500亩,带动贫困户79户年均增收1000多元;水台镇种植粉葛1200亩,年产量达2400吨,产值800万元,其中62户贫困户种植129亩,平均户增收1.66万元;引进新兴县微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兴县耕田翁农业有限公司、新兴县天堂镇五谷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企业,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紫米2000多亩,带动贫困户143户,户年均增收1500多元……特色种植项目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帮助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

  与此同时,新兴县还依托温氏集团龙头企业作支撑,构建帮扶长效机制,建设扶贫养殖小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年出栏肉鸡1000万羽的“红光云秋洞扶贫养殖小区”以及“布辰扶贫养殖小区”,将养殖小区承包给养殖公司经营,所得收益全部发放给全县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促进贫困增收。据统计,截至目前,养殖小区项目已发放收益1233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多元。

  值得关注的是,新兴县统筹扶贫专项资金5000万元投入新兴县象窝茶场有限公司建设种茶基地4000亩,每年以总投入的9%作为收益,即每年450万元。目前,该项目累计发放收益1350万元,带动全县有劳动力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714.93元。

  小康故事

  从“靠天吃饭”转为“靠技术吃饭”的产业工人

  “有活干就有收入。”临近年底,在新兴县凌丰新城分厂的扶贫就业车间就业的贫困户温燕好,正和工友们在流水线上忙碌作业。为了赶年底订单,她所在的扶贫车间一天都没有停工。“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只能靠耕地,收入根本不够支撑日常生活,现在政府有了这么好的帮扶政策,原来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赚钱,收入稳定,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温燕好乐呵呵地说。

  政府“兜了底”,致富靠自己。与温燕好一样通过政策利好和自身努力奔小康的工人,在新兴并不少见。在广东欧亚家居公司工作的贫困户黄建新,也是享受扶贫车间好政策的其中一员。据悉,黄建新由于家人相继得病离世,现在仅剩下他与儿子相依为命,无奈祸不单行,儿子也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看病治疗花费非常大。

  新兴县扶贫部门了解这个情况后,通过进一步核实,并将黄建新定为贫困户。通过政策扶持,黄建新每月不仅能享受稳岗补贴,还有用人单位给予的生活补贴。“现在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收入,虽然对于看病治疗的费用仅仅是杯水车薪,但是也有稳定的收入,对我们一家生活上的帮助很大。”黄建新说。

  成绩单

  ●新兴县共投入扶贫资金2.3亿元,精准实施100多个扶贫产业项目,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

  ●截至2020年12月,新兴县6011户14486人、1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21.26元。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