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韶关深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时间:2020-12-24 09:37:03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韶关市认真贯彻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实施《韶关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过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精准实施“头雁”工程和南粤党员先锋工程,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抓党建促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落实,常态化抓实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年淬火,炼出“真金”。当前韶关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打造了一系列基层党建品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在韶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征程中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为韶关融入“双区”建设,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坚强的组织力量。

  练强“内功”

  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韶关从制度落实上着手,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在抓好党内各项法规学习培训的基础上,韶关以基层党组织规范设置为切入点,分领域分层次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达标创优。为了让组织力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持续提升,韶关印发《市直机关基层党支部达标创优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开展自查自评、考评验收、精准整顿,推进党支部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创优,对不达标的党支部开展精准整顿。截至目前,该市市直机关共评定优秀党支部192个,评定五星级党员1890名。

  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韶关通过“建机制、重协调、强阵地、优服务”等措施,推进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截至10月底,韶关100%完成国企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同时,注重抓好国企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后半篇文章,确保国企退休党员组织关系“接得稳、接得好”。

  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韶关配齐配强乡镇党建工作力量,激发基层“新活力”。全市105个镇(街)均配备了党建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同时,各县(市、区)公开选聘747名村级组织员、公共服务平台操作员,并选拔450多名优秀韶关籍全日制在读大学生到基层兼职锻炼,切实增强基层工作力量。

  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基础保障。对此,韶关坚持倾斜资源,稳步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逐年提升村(社区)办公经费、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补贴标准,2020年市级财政共配套专项资金1.65亿元,确保村(社区)办公经费不低于每年10万元、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低于6万元。同时,投入4045万元用于乡镇干部“五小场所”建设,使乡镇干部安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为做好联系群众工作,韶关加快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共规范化打造105个镇(街)和144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并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党员群众的实效。在服务党员群众过程中,韶关编印了镇级、村级服务事项指南,涉及事项190多项,依托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培养“主心骨”

  精准实施“头雁”工程

  在清拆破旧泥砖房工作过程中,村民开始时不理解、不配合,韶关曲江区枫湾镇新村村党支部书记余永周耐心向村民解释相关政策,带头清拆自家泥砖房,用耐心和真心赢得村民的支持。在他带领下,该村“两委”干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中均表现出色,余永周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像余永周这样的“头雁”在韶关还有许多,这得益于韶关不断建强农村党组织“头雁”队伍。“头雁”领航,群雁齐飞。近年来,韶关精准实施“头雁”工程,通过开展学历提升、外出参观学习、结对帮带等一系列扎实举措,让“头雁”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严把“选育管用储”环节。韶关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村级党组织书记推选考察机制,并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全覆盖建立个人档案。落实党组织书记绩效奖励,从优秀村级书记中专项选拔进入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7名,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与此同时,韶关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每年举办10期集中培训班,切实提升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与韶关学院合作,组织28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书记储备人选)参加学历提升,目前,全市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党组织书记339名,比2017年换届后增加120名,同比增长54.8%。

  值得一提的是,韶关积极做好向农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其中2019年第二期驻村干部工作共从市县机关单位选派29名贫困村第一书记、278名驻村党建指导员,将新录用的120名选调生安排到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经济基础薄弱村锻炼。2019年,全市有6名村级书记和8名第一书记获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阿伯,你家的破旧泥砖房真要拆了,大家齐心协力,整靓我们的村子……”看到33岁的王金龙娴熟地做群众工作,无法想象他从珠三角返乡才两个多月,已经是油溪村党支部委员的他说,“我把这几年在外学到的先进理念运用到我们村,带领群众走好致富路。”

  王金龙返乡故事的背后是韶关落实“青苗”培养工程的成果。近年来,韶关重点从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村医村教、返乡大学生等的党员中,建立村级“两委”干部储备人选。目前,全市按1∶3的比例共建立了4934名储备人选的队伍。

  激活“蓄水池”

  有效实施南粤党员先锋工程

  “我是党员,关键时候必须冲在前面!”韶关市浈江交警大队大队长刘伟东眼角泛着泪光。今年1月30日晚,刘伟东年迈的父亲因病不幸去世。在医院送别父亲,安顿好家人后,他在凌晨两点又出现在防疫检查站,继续执行疫情防控任务。

  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臂戴“党员突击队”红袖章的工作人员冒着寒风细雨逐车登记、逐人测温……正是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使得韶关的疫情局势得以平稳控制。

  这些是韶关有效实施南粤党员先锋工程的缩影。在推进南粤党员先锋工程过程中,韶关开展党员评星定级工作。2019年,全市共有2825个党组织开展了达标创优评定,并对73089名党员进行了民主评议,其中“优秀”党支部915个。与此同时,严格抓好发展党员工作,100%完成发展指标。积极做好在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第一线发展党员工作,将44名表现特别突出的同志发展入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乐昌市农技站党员农技师李明在北乡镇委党校授课时,把“两山”理论融入农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这是乐昌市镇街党校开课的一幕,也是韶关加强镇街党校建设,打造10分钟基层党员教育圈的缩影。

  按照“有领导机构、有学习场地、有授课老师、有学习计划、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韶关不断完善镇街党校办学机制,制定实施基层党员学习培训计划。同时,深入实施镇街党校“百人讲师团”“百期精品课程”项目。2018年以来,全市各镇街党校开课总数达1430次,培训11万多人次,其中百人讲师团授课348次,培训人次超过3万。

  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业务、钻研工作、提高“七种能力”,2019年5月15日,韶关市出台《关于开展“双周讲坛”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党委(党组)以“强业务、提效能、优服务”为主题,每两周组织一次“双周讲坛”。全市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双周讲坛”努力克服“本领恐慌”,提高“七种能力”,形成了业务大学习、效能大提升、服务大优化的良好氛围,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激活韶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红色引擎驱动▶▷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翁源县江尾镇东鹊村曾是有名的“空心村”。如今,白墙灰瓦的房子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整个村庄干净整洁。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东鹊村村民大力发展毛竹产业和林下经济,以组织引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如今的东鹊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子,投入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韶关市委组织部驻东鹊村第一书记文杰说。

  东鹊村的蝶变,是韶关贫困山村的变化,更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力印证。为充分释放党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牵引力,韶关着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

  其中,韶关创新实施“三个在先”机制,释放了强大的基层发展推动力。即创新实行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作用发挥在先的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机制。凡是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坚持党组织领导的决策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在基层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此外,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目前全市三个“一肩挑”比例达98.1%。“三个在先”机制荣获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十佳创新案例奖。

  抓实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发展。韶关按照组织领导有力、组织建设过硬、“头雁”工程扎实、红色精神赓续、资金管理规范、集体经济壮大等标准,着力打造了6个省级、10个市级红色党建示范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红色资源与基层党建有机融合,以点带面推进基层党组织达标创优。

  在一系列有效举措的作用下,2019年底,韶关市278个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标准;今年4月底,全市33008户84454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与此同时,乡村振兴加速推进,农村生态更优美环境更宜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持续完善。2016年、2018年、2019年三年,韶关在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省级考核中位居榜首,连续四年被省评为“好”的等次。

  牵住“牛鼻子”▶▷

  抓党建促重大任务落实

  从去年4月29日到今年4月28日,仅用时一年就实现了建成及试运行,广东南岭干部学院用党建促成“加速度”。“干部学院的建成刷新了韶关工程建设纪录,其秘诀就是发挥党建‘硬核’力量。将项目参建各方党员统一管理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项目快好省廉建设。”韶关市代建局局长李宏自豪地说。

  从“蓝图”变成“现实”,映射出抓党建促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落实的力量。项目按照“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项目”的工作思路,以党建为主线,着力构建内部建设、外部支撑的高效运行模式,打造精品廉洁工程,实现党的建设和项目建设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广东北江中学改扩建项目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用“党建+项目”模式,多措并举助推项目加快建设;在韶州中学建设项目临时党支部,大家正在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在临时党支部的统筹指挥下,目前该工程全面提速,于11月20日顺利封顶,以确保明年9月份顺利投入使用;在韶州人民医院项目部,项目临时党支部组织参会党员和参建单位代表,听取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介绍,说出困难想出办法……牵住了党建这个“牛鼻子”,一个个民生重点项目正在韶关大地上拔地而起,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支撑。

  在全市各重点工作领域上,韶关都运用好抓党建促重点工作、重大任务落实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科学决策、攻坚克难的作用。坚持把抓基层党建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村破旧泥砖房“拆清用”等工作结合起来,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引领和带动群众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其中,在持续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拆清用”工作中,全市拆除破旧泥砖房74.5万间、1893.03万平方米;积极做好拆后土地利用,群众切身感受到安全宜居新环境、美丽乡村新风貌。

  到群众中去▶▷

  常态化开展党员社区报到服务

  “阿姨,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及时跟我说。”在浈江区东堤南社区,一名到社区报到的党员干部正在询问独自居住的王阿姨,了解她的身体情况。这是韶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服务的一幕。

  疫情期间,韶关市各级机关共1万多名在职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到村(社区)报到,全部编入网格责任区,逐家逐户走访排查,做好健康管理指导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解决社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增强社区服务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韶关出台实施《关于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的工作方案》,构建“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机制,推进党员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6万多名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回居住地社区报到,利用“八小时以外”时间,协助社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出报到微信小程序,通过‘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模式,搭建‘人人可发起,人人可参与’平台,快速有效对接居民需求,参与社区治理,构建‘家门口’党建服务格局。”韶关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295个城乡社区“吹哨”开展活动4.3万次,参加活动达44.2万人次,服务时长达120多万小时。

  另外,韶关还将走访调研的触角延伸至最基层,“民情夜访”就是其中的典型做法。在仁化县,“民情夜访”活动实现常态化,每周确定一个工作主题,领导干部下沉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心贴心了解群众诉求,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今年初,59岁的大桥镇古洋村村民钟俊华需要入院治疗,这笔医药费成了家里的负担,挂点干部通过“民情夜访”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县人民医院帮助他住院治疗,并耐心讲解“一站式”即时结算和贫困人口城乡医疗救助等政策。“我自己付的还不到15%,减轻了很多负担,干部们还时常来探病,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钟俊华出院后,挂点干部还帮他申请了临时救济金,在家安心休养了一段时间,顺利返回了工作岗位。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县镇干部夜访3.3万人次,夜访群众11.7万户,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6万件。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促党建教育上新台阶

  韶关红色资源荟萃,经省委党史研究室审核并初步反馈,全市502个革命遗址列入“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名录”,另有296个列入“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线索名录”,是全省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广东开发红色教育的首选之地。近年来,韶关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开展党性锤炼活动,以红色文化促党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今年6月29日,占地482亩的广东南岭干部学院在韶关揭牌,为我省及周边地市开辟党员教育培训新平台新阵地。该学院依托韶关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传承工矿精神、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发精品课程和特色教学线路、现场教学点,推出了《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战时省委、中流砥柱》等精品课程,开发了多条特色教育经典线路、20多个现场教学点,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该学院运营以来,已举办培训班200多个、培训学员2万多人。

  近年来,韶关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打造红色教育高地。依托广东南岭干部学院,韶关正在围绕以南雄油山、仁化城口、乐昌五山为主的“红军长征粤北突围”,以仁化安岗和双峰寨为主的“阮啸仙与安岗苏维埃政府”等革命历史主题,开发打造一系列精品线路和课程,打响红色教育品牌,构建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继往开来谱新篇。基层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踏上新的起点,接下来,韶关将根据中央和省的部署,谋划和实施好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织牢织密组织体系,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韶关落实“1+1+9”工作部署、融入“双区”建设,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