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茂名茂南:以党员“双报到”为抓手,打好“党建+创文”组合拳

时间:2020-11-17 17:11:57 来源:南方+
【字体:

  近日来,茂名市茂南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奋战六十天、创文总攻坚”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服务群众活动,带动全区60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用实际行动助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党员志愿者到社区开展创文入户宣传活动

  坚持组织共“建” 凝聚“创文”合力

  茂南区紧扣建强“双报到”组织体系,积极搭建平台,推动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全区共设立社区一级网格86个,二级网格3448个,三级网格15032个,打造“居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网格,均衡安排党员力量,实现网格党员全覆盖,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行党员“三亮”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积极做到“五个带头”,让“双报到”党员在小区“动”起来。市、区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到社区联系点报到,亲自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茂名市委相关负责人带领市委办机关党委在职党员到站前街道苏上学社区参加“双报到”活动,与苏上学党总支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茂南区委相关负责人带领区委办党总支在职党员到站前街道龙湖社区参加“双报到”活动,与龙湖社区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截至10月底,全区186个单位党组织与76个社区党组织全部结对共建,组织60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结对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力量。

  坚持活动共“联” 彰显“创文”引力

  茂南区紧盯制度建设,依托党员联系户制度,构建社区与“双报到”党组织、“双报到”党员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实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创文创卫、扶贫济困、综治维稳、扫黑除恶、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党建共建项目清单,融合党建网格化治理,积极为社区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实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制”服务模式,推进“双报到+微心愿”活动,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深入走访群众,了解居民群众需求和困难,围绕群众最揪心、最烦心的问题,对症下药,纾困解难,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面推行党员评星定级量化管理,并将在职党员在社区服务情况作为干部任用、党员民主评议、优秀党员评选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广大党员劲往基层使、事在基层办。如茂名市应急管理局机关党委今年中秋前夕到城南街道长久坡社区慰问老党员及3名困难孤儿。团市委机关党支部组织爱心企业对官渡街道校园社区5名贫困学生进行慰问,并提供资金帮扶。茂名市市场物业管理处党总支在职党员到红旗街道建设社区开展党建互联“爱心义剪送美丽”便民活动。茂名市中医院党委在职党员到城南街道秀色社区开展“迎创卫、爱家庭、爱茂名”清洁家园大行动。茂南区委组织部党总支在职党员到河东街道迎宾社区参加“文明共建,爱卫同行”专项行动。茂南区市场监管局机关党委在职党员到河西街道幸福社区、红旗中社区、茂西社区开展楼道整治专项行动。截至10月底,茂南全区机关在职党员开展服务群众活动1164次,其中扶贫济困类16次、创文创卫类924次。

党员志愿者到社区开展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活动

  坚持党群共“干” 激发“创文”活力

  茂南区紧盯“双报到”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将推进“双报到”与中心工作、基层治理、群众需求等相结合。大力开展“奋战六十天、创文总攻坚”行动,组织党员参与小区环境整治、加入创文宣传队伍,争当创文“标兵”,带动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加入到社区创文志愿者队伍中来;推进“双报到+老旧小区治理”,以“双报到”党组织引领,全力推进“三方共治”,对全区376个老区小区进行微改造,实现老旧小区善治。如茂名市交通局党支部到新华街道新华西社区“双报到”时发现,新华西社区的化工厂小区路面硬底化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需要大笔资金,当即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茂名市司法局机关党委、茂南区委办党总支、区城管执法局机关党委为站前街道龙湖社区完善城市老旧小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最美社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茂名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支部得知官渡街道校园社区的老旧小区垃圾分类设施不足,为社区购置了41套四分类垃圾设施。截至10月底,全区60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深入86个社区网格,对全区14.5万户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完成市区10个市场整治,推进郊区各镇圩农贸市场整治;大力规范停车秩序,查处违停3万多起;聚焦市场及市场周边300米范围内的住宅小区、背街小巷,清理乱堆放杂物8129件,清理乱拉挂1294条,清理乱搭建5470㎡,劝导入室经营3110档,制止乱摆卖2384档。经过创文攻坚行动,如今茂南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居民的卫生意识和幸福指数也得到显著提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点赞。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