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深圳福田:“精准画像”促社区精细治理

时间:2025-11-21 11:39:1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

  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深圳市福田区在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管理服务超150万常住居民、超55万户商事主体,辖管10个街道92个社区,人口高度密集、业态丰富多样、利益诉求多元、治理任务繁重。

  为破解辖区资源禀赋不一、社区形态复杂多样、居民诉求差异较大的现实问题,今年1月起,福田区对全区92个社区开展全覆盖多维度深入调研,建立“精准画像”指标和“一社一策”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精细扫描

  社情民意大起底

  “各个社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型社区,在人口结构、产业特征、治理重点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参与“精准画像”调研的街道干部唐宇深有感触,“过去对社区的认识总隔着一层‘毛玻璃’,现在我们对这份‘家底’彻底有数了,工作方向自然清晰起来。”

  今年以来,福田区系统实施社区“精准画像”调研,不断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梳理社区人口区位、建筑类型、资源禀赋等基础要素,以及各社区在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协同共治等方面的做法。统计近5年各社区“民意速办”高频诉求、信访矛盾案件等,“摸家底”式全面掌握社区情况,建立社区“精准画像”指标体系,形成92个社区的调研报告。

  “精准画像”画的不仅是社情社貌,更是民情民意。调研过程中,福田区运用“包路进楼联户”机制,推动全区9.7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走访,开“党员服务市集”,收集民意3000余条,形成民情台账和需求清单,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人岗相适

  群雁齐飞展活力

  依托社区“精准画像”,着眼新一轮社区“两委”换届,福田区还对各社区“两委”班子运行及差异化能力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构建因岗识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社区班子配置从过去“偏重队伍结构优化”向更加“聚焦岗位实战需求”转变。

  “街道派我来干社区党组织书记,一开始挺意外的。”华强北街道福强社区党委书记李文涛说,“现在知道原因了,这里不光是社区居民的生活地,还是中国电子第一街、全球科技时尚地,这里的社区书记不仅要懂治理,还得懂经济、会宣传。”

  他策划推出的华强北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外地人逛华强北”话题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首,“黑神话:悟空”定制主机话题获央视经济频道等媒体报道,话题阅读量超过1800万,迅速拉动了一波消费热潮。

  这份精心绘制的社区“画像”,也为集中换届配强社区雁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参考。不久前,华富街道被选为深圳市唯一的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街道,提前开展换届工作。正是社区“画像”前瞻性开展了人选综合研判,让华富街道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圆满完成了换届试点工作。

  分类施治

  关键小事聚民心

  手握92张“精准画像”,配强92个头雁方阵,未来治理如何发力?福田区的答案是:拒绝大水漫灌,实行精准滴灌。把社区划分为商务产业集聚型、城中村混合型、老旧小区型、高档品质住宅型四种类型,通过解剖麻雀式的深度分析,找准制约社区经济发展的痛点与影响服务满意的堵点后,为每个社区量身定制治理方案。

  在“一社一策”引导下,香蜜湖街道东海社区党委联动社区“大咖”,共同开发数字化治理平台,小区居民生活更有品质;园岭街道长城社区探索五化多元融合治理模式,推动民意速办工单量下降10个百分点;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依托“公益+运营”改革,打造了深受居民喜爱的AI主题党群服务中心……这幅精心勾勒的社区“画像”正在逐渐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民生画卷。

  “‘精准画像’和分类施治的最终目的,是将资源和服务精准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把‘一社一策’转化为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让治理成果惠及每一个居民。”福田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