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城区:联合党委破局 三区融合共治
近年来,汕尾市城区立足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粤东热门打卡地的金町滨海旅游区,在迎来游客热潮的同时,也面临基层治理的新挑战:权责不清导致“多头管、没人管”,部门协同低效引发“各自为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滞后制约游客体验提升。
面对发展需求与管理能力不匹配的困局,汕尾市城区打破传统思维,创新设立金町滨海旅游区联合党委,构建起党委牵头、部门协同、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的全新运行机制,推动治理模式从“分散作战”向“协同共治”深刻转变,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管区、社区、景区“三区合一”的社会治理新样板。
汕尾市城区金町滨海旅游区举办风筝节。
优化架构聚合力
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
针对“三区”力量分散薄弱、部分商户配合度低、职能部门协同难的问题,汕尾市城区以组织架构为突破口,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发挥组织优势,推进提级治理。在不打破原有管区、景区、社区三个区域既有建制格局基础上,上提一级成立金町滨海旅游区联合党委。区委定期部署、调度联合党委运行情况,在治理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整合区文广旅体局、区应急局、马宫街道派出所、金町湾旅游景区管理分公司等27个单位及机构成为成员单位,打破壁垒,构建跨领域、多层级的组织领导格局,形成以联合党委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体系。
凝聚组织力量,深化协同治理。综合考虑旅游景区交通管理、出租屋管理、物业管理等治理难题,在联合党委下设“一中心四站”,“一中心”即联合党委办公室,“四站”即公共服务工作站、综合治理工作站、综合执法工作站、应急管理工作站。选聘成员单位党员干部担任站长、副站长及常驻联络员,制定工作制度、职责、机制、流程图,将分散力量纳入统一组织体系,实现“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例如,针对居民游客反映的“供水水压不足和自来水发黄”问题,公共服务工作站统筹协调市水务局、市住建局、粤海水务公司、保利物业公司等单位,迅速排查、研究方案。目前社区内各小区管道安装、配件换新等工程基本完成,水压趋于稳定,水黄问题预计年底整改到位。
健全机制促落实
变“条块分割”为“统筹推进”
金町滨海旅游区联合党委以制度创新为引擎,着力破除各行业、各部门治理壁垒,构建高效运转、环环相扣的治理闭环。
定期议事聚共识。建立联合党委工作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金町滨海旅游区党的建设、管理发展中的重要事项。接到部分游客反馈称旅游区存在卫生间不足的问题后,景区立即协调保利地产增建公厕,但受规划设计、资金保障等原因受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合党委召集金町保利社区、保利地产公司、旅游区商家代表等相关方,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一方面在海岸人流集中地增设20个临时厕位,并完善指引;另一方面引导重点地段商家在旅游高峰期免费开放店内卫生间供游客使用。联合党委成立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8场,研究解决烟花爆竹扰民、乱停车、“住改商”、卫生间不足、水压水质不佳、地块租赁拆迁矛盾等事项。
平急转换应峰值。针对节假日人流高峰带来的周期性管理压力,建立“一线吹哨、部门报到”平急转换机制。直联旅游区需求,迅速组建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统一调度成员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实行“现场办公、扁平指挥”。今年“五一”成立由联合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假日指挥部,下设8个由委员担任组长的工作小组,组成“1+8”架构,召开联席会议制定印发工作方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强化预警研判与信息畅通,明确人员岗位责任,有效保障了交通疏导、沙滩秩序维护、消防应急、治安巡逻、卫生整治等工作平稳有序,实现零事故。
汕尾市城区金町滨海旅游区联合党委统筹联合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属地街道、各镇街网格员等在金町滨海旅游区集中开展综合整治行动。
考评激励促担当。将机关党员干部视为重要力量,联合区委组织部等成员单位建立评价激励体系。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台账等方式掌握干部现实表现,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职级晋升重要依据。例如,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考核中,区委组织部派出督导考察队伍,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分场景、分群体掌握党员干部履职情况,随机访谈社区业主、工作人员、商铺经营人员等,全面了解党员干部在公寓、沿街商铺、沙滩景区等重点场所工作情况。
创新服务提质效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金町滨海旅游区联合党委聚焦多元需求,推动管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建强服务主阵地,集成功能优体验。高标准打造金町滨海旅游区党群服务中心,巧妙融合管区、景区、社区“三区”功能,集成党群服务、综合展陈、产业培育、人才服务、社会治安、矛盾调解等多功能于一体。推动公安、应急、市监、团委等职能单位服务窗口或人员常态化进驻,变“多头跑”为“一站办”,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便捷化、高品质的暖心服务。
推行清单工作法,供需对接解难题。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实施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三张清单”工作法,建立群众点单、党委派单、部门接单闭环。资源清单方面,联合党委联动马宫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工委”,全面梳理成员单位的职能权限、专业人才、服务项目等资源,形成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方面,常态化开展“入户联心”进千家万户、千行百业,发动驻村干部、“两委”干部、基层党员、网格员以及机关干部、志愿者等“10+2”联户队伍70名,落实“每月遍访”,收集商户企业、居民游客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动态更新的需求目录132条。服务清单方面,运用公治公家事、共治大家事、自治自家事“三事分流”原则,对照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精准制定专项治理、便民服务、志愿活动等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主体、服务内容和完成时限。
营造发展软环境,多元参与促和谐。注重发挥基层党员力量、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润滑剂”和“助推器”作用。推动行业自治,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汕尾市城区金町湾酒店公寓协会”,探索在公寓短租等新业态领域建立行业规范和自治公约,实现自律管理。融入新就业群体,建设“暖新驿站”等服务阵地。鼓励党员外卖骑手、快递员兼任“流动网格员”,发挥其走街串巷、熟悉社区优势,在信息收集、政策宣传、特殊群体关爱等方面发挥作用,使其成为融入社区治理的新生力量,获得群众广泛认同。
治理创新结硕果
三区融合见成效
联出区域发展新动能。联合党委的成立有效整合了分散资源,补齐了发展短板。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显著规范了市场秩序,并探索建立了新业态领域的行业自治机制,为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扫清了障碍、注入了活力。自联合党委运行以来,金町滨海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价格纠纷下降80%、投诉率下降70%,今年旅游收入预计1亿元,景区经济增长潜力持续释放。
联出社会治理高效能。跨层级、跨领域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打破了条块分割壁垒,实现了治理力量的真正整合与高效协同。在应对旅游高峰等周期性管理压力时,通过扁平指挥、力量下沉,确保了交通疏导、沙滩秩序、消防应急、现场受理消费投诉等关键环节的平稳有序,实现“零事故”,响应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联出民生服务精准度。“三张清单”工作法精准对接了居民游客的急难愁盼,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效解决了供水问题、旅游卫生间不足、消费纠纷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办”模式极大提升了服务便捷度。流动网格员等新生力量融入社区治理,提升了信息收集和特殊群体关爱效率,获得群众广泛认同,切实增强了居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安全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