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东莞:创新党组织协作机制破解民生痛点 红色引擎驱动城市治理

时间:2025-08-21 20:25:40 来源:东莞日报
【字体:

  “以前开车进来1个小时找不到车位,现在停在外围停车场,坐接驳车五分钟就能进院就诊。”8月18日上午10时,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内环路,市民刘吉带着老人进入内科复诊。他每个月得来两次医院,今年5月以来,拥堵情况明显缓下来了,周边环境也好了。

  党组织联动破壁垒,构建共治新格局

  今年3月,在光明社区治堵经验基础上,东莞市“百千万工程”开启“治堵到治城”模式。一方面,在全市选取113个医院、学校、商圈、轨道站点周边的交通堵点进行综合治理,以治堵切入推动周边环境风貌提升;另一方面,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坚持党建引领,会同市委组织部,建立党组织协作机制,联合片区不同领域党组织合力攻坚,将市人民医院列为“百千万工程”区域交通综合治理的攻坚标杆。

  市人民医院地处万江与道滘两个镇街之间、周边三条主干道环绕,作为全市日均接诊量最大的医疗机构,周边区域每天通行车辆约2.7万辆次,日均接诊过万人次,泊位缺口近2000个,以往高峰期进院拥堵长达1.5个小时。

  聚焦拥堵“久治不愈”,党组织协作机制以人民医院党委为主体党组织,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和市委组织部为牵头及指导党组织,联合属地镇村(社区)、市直部门11个成员党组织,横向实现跨辖区、纵向打通市镇村,还引进了多家央企国企建设单位施工。

  通过“市级专班+基层党组织协作”,推动协作党组织制定“大事围桌共议、急事线上秒回、难事高位协调、实事责任到位”机制。经过30次联合调研协调,听取各方诉求、分析问题成因、开出治理药方。其中,市人民医院片区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形成74个治理清单,挂图作战推进治理工作落地。

  对此,市人民医院发展与规划部邓镇威感触深刻,“党组织协作机制,破解了很多棘手问题。从‘各扫门前雪’到‘同舟共济’。”

  一方面,消除了壁垒,拓宽了空间。市人民医院党委主动拆除横亘在院区和毗邻村之间长达350米的院墙,拓展出近百亩的休闲空间。道滘昌平村党委也拆除周边围墙,将闲置地变成停车场,缓解了拥堵压力。

  另一方面,治堵变治城,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目标。党组织协作机制协调市交警支队,压实两地交警部门共治责任,久拖不决的跨辖区堵点治理迅速落实;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增加接驳车辆,让市民群众可以就近停车,坐公交四五分钟就能进院就诊。

图1.png

经过综合整治,东莞市人民医院片区交通道路秩序明显改善

图2.png

经过综合整治,东莞市人民医院片区交通道路秩序明显改善

  此外,许多微治理也迅速落地见效。院内1600个泊位划分为4个模块化,经中循环入院可到合适模块停车,就诊拥堵时长大幅下降。对拥堵严重的江景路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治理违停,通过机非分离消除交通隐患,保障非机动车路权。

  在治理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党组织协作机制框架下,组建了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先锋岗,选派一批基层党员“揭榜挂帅”,在打通断头路、解决泥头车乱停放等“硬骨头”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袁伟芬坦言:“党组织协作机制聚焦民生痛点,以大合力小成本实现治堵成效。预计今年年底工程完工后,停车难问题就得到有效改观。”

  治理升级带动发展,党建赋能片区焕新

  片区交通治理的智慧,在于“跳出交通治交通,跳出交通治发展”。

  东莞以党组织协作推动各方资源化零为整,以交通治理串联激活特色平台,深层次、立体化推进片区综合治理,不仅提升人居环境,也增进民生福祉。

  在建设市人民医院中循环通道过程中,医院移除门口道闸、拆除350米围墙,成为打破管理壁垒的标志性举措。院内空间从此与周边主要道路,以及毗邻的昌平村农业公园、红楼记忆广场等连片连线打通,构建起全市首个开放式花园院区。

  周边的村(社区)也跟着受益。在推动社区环境升级和产业空间盘活上,打通新谷涌社区和昌平村的外联通道,盘活社区6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和村1200亩产业用地,支持属地配合医院打造核药产业园,打造全市首个大健康主题片区。

  目前,昌平村生态停车场盘活改造基本完成,推动周边撂荒地因地制宜复耕复种,为广大患者提供便捷停车和漫步散心的叠加体验。“不仅为医院提供了200多个车位,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昌平村党委书记赖胜波如是说。

  万江街道新谷涌社区以停车治理为抓手,清退腾挪泥头车、临时停车场等低质停车空间,大力改造乡村主干道,以道路为纽带,串联精心布局体育休闲公园、儿童友好街区、亲子农业园等村民专属活动天地。还在一片闲置地上建设一座现代产业园。

  “我们现在正积极招商,交通方便、配套齐全,目前有很多意向客户。”新谷涌社区党委书记陈冠勤对现代产业园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还算了一笔账:“现在环境好了,也不堵车了,企业愿意来,预计每月可为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