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党旗飘扬最前沿 “疫”线力量显真章
面对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疫情的严峻挑战,佛山顺德区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务之急抓紧抓实,紧紧围绕“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的目标任务,周密部署、全面动员,全力以赴投身疫情歼灭战,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党旗引路,锻造平战转换“强引擎”
顺德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一时间建立高效指挥体系,贯彻落实省市调度会决策部署和上级专家团队的指导意见,迅速发动组织10万党员、6240个基层党组织锚定重点难点开展防控工作。
市区镇三级领导干部下沉基层,靠前指挥,直插一线抓防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划分网格、建图立册,提升各项防疫工作的执行力度与实施效果。
灵活运用“双报到”机制,每天集结逾4000名市直、区直机关党员干部深入206个村(社区),整合各方资源融入806平方公里上的4285个全科网格,聚焦入户排查、孳生地清理、成蚊灭杀等任务分片攻坚。
多方发力,打好防灭清治“组合拳”
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顺德边攻坚、边摸索、边总结,不断优化打法,积极探索创新,形成科学有效的“防、灭、清、治”防控四字诀。
将防蚊作为遏制疫情扩散的首要屏障,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倡议书,发放灭蚊片、驱蚊液等物资,多渠道让防蚊法和灭蚊行动转化为群众自觉行动,提升社会各界防护意识。
针对伊蚊生存及活动特性,在人员密集场所全面推进安装兼具诱捕和监测功能的灭蚊灯,根据监测结果对蚊媒密度高的区域进行专项消杀。发布驱蚊植物种植指引“以绿治蚊”,投放食蚊虫品种鱼类“以鱼控蚊”,通过“智能捕控+生物防治”强化源头治理。
全面推进对小菜园、小公园、小作坊、小餐馆、小商铺、小树林、小工地“七小场所”的排查整治,着力落实清积水、清垃圾、清冷巷、清闲置屋、清天台、清树洞“六个清”要求。
在救治环节采用中医药汤剂内服,辅以针灸、放血、拔罐外治的方法,内外兼修助力患者缩短病程。
全域联动,织密协同防控“安全网”
各行业各领域攥指成拳,在蚊媒防控战场上联防联控。
在医治病患方面实施分级、分类、分流收治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做好集中收治重症准备的“三分三集中”工作机制。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50万名中小学生、幼儿园娃当起防蚊“小卫士”,把“家庭卫生清洁与防蚊灭蚊”当成特殊“实践作业”。在小区住宅等关键处组建专项工作组“找茬”,要求坑洼积水、卫生死角这些“蚊虫窝”连根清,做好灭蚊消杀和台账登记。在小个专各类市场主体建立“红黄牌”制度,要求配备专职防蚊管理员,定期开展“回头看”,倒逼市场方把主体责任扛起来。
群防群治,绘就长效共建“同心圆”
一方有难,多方支援。国家、省级卫健疾控领导专家驻点指导、市级千人队伍星夜驰援、兄弟市区积极联动,共筑守护之堤。
发动社会各界齐齐行动,逾4万人次志愿者参与防控工作;外卖快递等行业配备宣传单,助力防疫知识普及;民兵队伍吹响“集结号”,出动23885人次支援防控工作;“两新”组织、热心人士慷慨解囊,累计3110万元捐款和物资源源不断流向基层。
推动以疫促治,清管结合。全区10个镇街206个村(社区)将环境整治、防蚊灭蚊纳入村规民约,倡导“自己家园自己建”。伦教街道常教社区开展卫生黑点“随手报”,实行即举报、即核实、即奖励机制,推动卫生问题及时处理。
宣传定向,熔铸同心抗疫“聚能环”
全区聚焦防疫一线的模范典型、暖心好事和全员参与的生动场景,精心制作系列视频,生动定格感人瞬间,凝聚起上下同心抗疫的强大力量。
锚定简明化、入脑式、接地气的宣传方针,陈村镇深挖本土文化根脉,创作防疫《三字经》,将防控要点融入朗朗上口的韵律;伦教街道则发挥村(社区)应急广播“大喇叭”优势,每日循环蚊媒传染病科普内容,同时组织10个村(社区)网格员背负“小喇叭”深入冷巷僻角流动宣讲。
蚊虫防控的“小战场”,实则是治城理政的“大练兵”。顺德用雷厉风行的速度、协同攻坚的力度、枝叶关情的温度,在这场战役中步步深入,踏出治理现代化的扎实脚印,展现出迎难而上、为民担当、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英雄气,为守护群众安康、建设宜居城乡持续积蓄向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