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乡音架起连心桥 两千多名流动党员增援蚊媒防控一线
连日来,在佛山顺德蚊媒传染病防控前沿,2300余名来自区内“两新”组织及新业态群体的流动党员挺身而出。他们以乡音为纽带,化身为联防联控的“连心桥”“宣传员”“践行者”,在街头巷尾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
顺德在206个村居精心打造了“流动党员之家”,让每个流动党支部都有了固定的“红色堡垒”。 受访者供图
“家里事”就是“心头事”
在蚊媒防控初期,佛山市顺德区委组织部就面向流动党员广泛发出《致顺德区流动党员的防疫攻坚行动倡议书》,接到倡议后,流动党员们闻令即动、亮明身份,迅速向村(社区)党组织报到,投身爱国卫生运动最前线。
在乐从葛岸村,来自佛山黎川商会党支部书记李辉庆以身作则,周末一大早就带着7名身穿“红马甲”的流动党员穿行在出租屋巷道里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检查积水容器、发放灭蚊片。
在乐从物联天下园区,来自湖南溆浦县驻佛山市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米贤攀把防疫一线作为实践课堂,利用空协助清理园区公共区域的杂草、垃圾、废弃容器及积水坑沟。
在大良大门社区,由平乐县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委迅速响应区委组织部号召,集结11名流动党员组建的志愿服务队拿起扫帚、铁锹清理街道积水和生活垃圾,以“扫干净、灭蚊虫”的实干掐断蚊虫孳生链,为居民织密健康防护网。
平乐县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委发动11名党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受访者供图
“均安是我的家,家里有事,我必须回!”有着近40年党龄的吴国强是均安出租屋联盟协会的成员,自7月初从湖北老家返回均安后,他便利用熟悉社区的优势,主动承担起新华社区居民楼蚊虫孳生地排查任务,逐户清理积水、上门宣传防控知识、消杀社区内蚊虫、带头清理社区杂草杂物......像吴国强这样把顺德当第二故乡的流动党员还有许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参与大良大门社区环境整治的覃伙旺、专门驾车几十公里从龙江镇赶来大良参与蚊媒防控工作的陶先华......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行动守护家园,让流动的“红”深深扎根,守护着顺德的安宁。
乡音架起“连心桥”
“老表,积水容易生蚊,阳台的瓶瓶罐罐要及时清理!”在乐从镇大罗村智汇广场写字楼内,广西岑溪市驻佛山市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朱森荣操着方言向老乡讲解防蚊灭蚊要点。
“没得事,不用太担心!得了基孔肯雅热传染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江西宏村镇驻粤流动党支部书记尧异云在面对“中招”的老乡用亲切的乡音安慰道。
流动党员开展入户防控宣传、清积水等志愿服务。 受访者供图
善用同乡情谊与方言优势,流动党员们化身党组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成为防控知识的“宣传员”、攻坚克难的“践行员”和凝聚力量的“发动员”。他们耐心讲解疾病常识和防控要点,破除“蚊子叮咬不碍事”、“出现症状先忍忍”等误区,提升老乡科学防护与主动就诊意识;及时传递官方指引,引导身边人不信谣、不传谣,成为稳定人心的“压舱石”;更以乡情为纽带,凝聚同乡力量共筑防线。
凭借对社区的熟悉,他们主动担当“观察员”,敏锐捕捉潜在风险点——从楼道垃圾、积水堵塞到老乡疑似症状、公共防控漏洞,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推动解决,凝聚起强大的防控合力。
顺德流动党员参与社区爱国卫生运动。受访者供图
流动党员冲锋在前,离不开后方组织的坚实支撑。近年来,顺德区委组织部深化流动党员“暖流行动”,在10个镇街、206个村居精心打造“流动党员之家”,让每个流动党支部都有了固定的“红色堡垒”。这些阵地,既是党员蓄能的“充电站”,更是防疫的“前沿指挥所”——知识在此研讨,任务在此分解,经验在此碰撞…… 一个个“小家”,汇聚成防疫“一盘棋”,为流动党员在一线冲锋陷阵筑牢了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