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构建蚊媒防控共同体 15.86万党员干部奋战灭蚊一线
南海区社区统一参与爱国卫生大行动。南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7月28日一早,佛山市南海区15.86万名党员干部集结,奔赴290个社区开展爱国卫生大行动。这场覆盖全区的爱国卫生大行动,不仅是对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雷霆阻击,更成为南海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严密防控 防蚊灭蚊全面覆盖
7月27日晚,南海区发布《关于统一开展爱国卫生大行动的通告》,号召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各村(社区)统一开展爱国卫生大行动,组织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筑起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闻令而动,28日一早,15.86万名党员干部集结,奔赴各自负责的网格,清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蚊媒孳生地。在里水镇河村社区、共同社区,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身穿红马甲领着队伍,与群众一起清扫绿化带垃圾、喷洒灭虫药物。在桂城街道桂二社区,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与居民一同投身到卫生清理工作中,对百合村18幢天台杂物、积水容器及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及消杀。
接下来一周,南海还将继续发动所有村(社区)共同行动,每个村(社区)每天组织不少于300人,全员参与防蚊灭蚊,全面清理单位、社区、市场、闲置屋等重点区域,倒积水、清垃圾、喷灭蚊药,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同时,南海还加强一线督导,19名区领导分片包干7镇街下沉督导,结合出租屋等重点区域人员“早出晚归”的生活规律开展夜访督导,并选派153名干部每天对疫点村居、重点场所进行防控督导,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创新探索 构建蚊媒防控共同体
自开展防疫工作以来,南海部分社区结合实际探索实践,涌现出一批创新做法与宝贵经验。
狮山镇朗沙社区以“积分制”破解责任虚化难题,将积水清理、防控配合等要求纳入社区诚信体系,违规者扣分并取消医疗二次报销。同时创新费用分摊机制,户外设备由经联社与经济社对半承担,户内设备由三方按1∶1∶1分担,48元灭蚊灯村民仅需付16元。制度激励下,村民首批主动认购灭蚊灯1326支、喷雾剂2631支。
大沥镇太平社区展现应急速度。接报基孔肯雅热病例当夜,该社区立即划定疫点200米半径防控区,绘制“房屋信息—区域图—网格图”三合一作战地图,将区域划分为40个网格,组建40支由医护人员、社区干部、本地志愿者构成的“三人小组”,依托熟人网络高效入户。同步开展清屋顶杂物、倒容器积水、收水培植物的“三光行动”,实现100%入户覆盖。
桂城街道同心社区激活“创熟网络”,联动物业、党员、街坊会组建攻坚队,针对万达华府天桥、京华广场等卫生黑点,发动党员带头清理、居民拍照打卡、商户落实“门前三包”。创新二维码预约排查,引导居民自查室内绿植积水,对高风险户优先上门处置,筑牢全民“防蚊墙”。
这场爱国卫生行动不仅是环境整治,更折射出南海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通过积分制量化责任、挂图作战可视化行动、“创熟”网络情感化参与,南海既构筑了疾病防控屏障,也在协作中夯实了城市治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