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州:各地掀起新一轮植树热潮
群众齐心栽种树苗
3月12日,是第47个植树节。高州各镇村、街道掀起植树热潮。
今年是高州坚持开展“有喜事来种树”活动、“一年七个植树日”活动的第11个年头。十年再攀高峰,今年高州定下25.5万株的新目标,再攀绿色高峰。目前,高州在党建引领下,3.1万名农村党员参与植树活动,已种植苗木13.2万余株。
植树积分
家家都有掌上“绿色银行”
近日,荷塘镇松明村金矿河一片热火朝天。近200名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齐聚,共同开展集中植树活动,为家乡增绿添彩。
活动现场,大家挥锹铲土,动作娴熟有力,扶苗正根时小心翼翼,提桶浇水时脚步匆匆。在大家的辛勤劳作下,400株垂枝红千层与小叶紫薇树苗扎根,在春雨的轻抚下舒展身姿。
“植树造林、美化家园还能攒积分,一举多得!”村民陈大姐高兴地说。
把义务植树与积分制相结合,是当地的一个小妙招。在植树活动开始前,松明村委会通过粤治美平台发布植树任务,村民可线上认领“挖坑栽树”“扶苗培土”等细分项目,完成即获相应积分,可用于兑换农资、生活用品,构建起“发布—认领—实施—激励”全链条机制。
系统数据显示,活动当日有83名群众自主认领任务,累计产生积分4150分。“给树苗打卡浇水也能攒分,我家换了两袋有机肥呢!”村民陈大姐骄傲地晒出绿色账单。
荷塘镇的探索,让家家户户都有了掌上“绿色银行”,全民参与植绿的风尚越来越浓。目前全镇已有2475户家庭纳入积分体系,形成“种树赚积分、积分促管护”的良性循环。
因地制宜
边角地变致富林
初春时节,走进高州市分界镇,一幅生机盎然的绿色图景映入眼帘:曾经杂草丛生的撂荒边坡地披上绿衣,蜿蜒的村道旁绿树成荫,党员群众挥汗如雨、植树造林的场景成为美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线。
面对边角土地撂荒、生态治理难题,分界镇创新“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在植绿护绿一线。成立“党员护绿先锋队”,开展“一名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一片林”活动,组织全镇36个基层党组织、1000余名党员到“五边”“四旁”开展植绿专项行动。
兴绿,除了要扩大植绿量,更要注重质量效益。在储良母树公园周边,党员带头发展果林经济,种植龙眼、荔枝等经济作物,带动农户年均增收上万元;依托“党建+乡村旅游”,打造“党员林荫道”“初心果林”等生态景点,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如今的储良村,古树葱茏、花果飘香,成为远近闻名的“绿美示范村”。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分界镇党员干部争当“绿色先锋”。镇领导班子带头认领“责任林”,村级党组织书记化身“造林队长”,青年党员成立“志愿植树小分队”,累计开展“年例林”“党员林认养”等活动50余场,带动群众参与超2000人次。
据统计,今年来,分界镇共整合边坡地30余亩,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林木1300余株,打造“党员示范林”12处,形成“村村有绿廊、户户见绿意”的生态格局。
科学护绿
构建长效管护机制
“今年大家都不攀比年例宴席了,现在村里流行种树了。”村民刘阿姨说。开春以来,山美街道各党(总)支部积极响应“做年例,齐种树”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少花钱办酒席,多捐资种树,年例日纷纷发动来看年例的亲朋好友齐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
山美街道党工委按照“科学植绿、破硬栽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的原则,在道路两侧科学规划补栽绿植点,不断拓展绿化空间,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为实现“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山美街道指导各村(社区)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党员护绿队”。负责区域的网格党员轮流做好绿植浇水、修剪、防虫害等管护任务,及时反映绿化工作存在问题,召集群众共同探讨和解决,同心共建共护绿美乡村。通过推行“段长制”,按照“一村一路段”原则,由每个村民小组长担任“段长”,协助村道树苗成长监测及路域环境整治工作。
同时,山美街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公园、农家书屋等文化场所,拓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阵地,组织志愿者广泛宣传植树造林后期管护的重要性及树苗管护的方法,引导群众爱绿植绿、科学护绿。
截至目前,山美街道共开展了年例植树活动5次,在各主干道种下宫粉紫荆、龙眼树约700株。与山美街道挂钩市直单位累计出动党员志愿者65人次参与路域环境整治工作,确保环境治理到位、绿化提升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