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山上山下同发力 提升城市含绿量
漫步郁南县宋桂镇茆岭村,河边、水边、路旁、屋前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走进云城区云城街道土门村委会新屋村的后山公园,黄皮、荔枝、龙眼、芒果等各类树木映入眼帘……
3月12日是植树节。一直以来,云浮市大力实施乡村绿化工作,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一方面,云浮市通过组织开展乡村绿化观摩、集中植树等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以捐资捐苗、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乡村绿化工作。据云浮市委组织部透露,截至3月10日,全市乡村已累计种植乔木97.92万株。另一方面,云浮市今年计划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3.84万亩,实施林分优化面积12万亩,通过“山上+山下”共同发力,着力提升城市“含绿量”。
掀起新一轮植绿热潮
“一二三,一起放!”话音落下,村民小组长王启明与互助工作队队员合力将一株近3米高的紫花风铃木稳稳栽入土坑。其他队员则采取两三人一组的方式搬运树苗、培土浇水,短短一个小时,便栽下12株紫花风铃木和80株龙眼树。3月6日,罗定市罗平镇赤坭塘村的村尾一派热火朝天,17名互助工作队队员正开展植树活动。
赤坭塘村的植树场面,是云浮掀起新一轮乡村绿化植树热潮的生动缩影。但要种好树,首先要解决树种哪里、苗怎么备、钱哪里来等问题,为此,做好土地、苗木、资金的前期筹备工作很关键。
为高质量完成乡村绿化土地植绿摸排工作,云浮市创新组建由市县乡村绿化人才专家技术团队、市县自然资源局业务骨干担任组长,镇村干部、互助工作队队员为组员的乡村绿化土地植绿“1+1+1+1”工作队(下称“土地植绿工作队”)。
“我们1个小队有4个人,每天上午8时左右开始走村入户,摸排当地可植树的点位并统计面积。”李工是土地植绿工作队的一员,他主要负责云安区高村镇的摸排工作,“我们需要逐镇逐村走访,分辨土地属性,判断树种选择,同时还要开展群众工作,与村民介绍植树的好处,并答疑解惑。”
据云浮市委组织部统计,通过“组团式”精准科学摸排乡村土地可植绿空间,土地植绿工作队近1.4万名队员下沉全市8168个自然村,耗时1个月逐镇逐村“过筛子”式开展土地植绿摸排工作,共摸排出绿化点位8.1万个,可植绿面积超1.5万亩。
有地还要有苗。为解决苗木筹备问题,云浮市提前做好苗木需求调查统计和市场供给摸底,指导各地建立余缺调剂机制,逐步恢复市、县国有林场育苗功能,引导扶持本地育苗主体扩大生产,扎实推进订单育苗工作。
云安区富林镇某本土企业在镇级恳谈会上带头捐款5万元,热心乡亲黄荣生在村级恳谈会上带头捐款6.8万元、带动村中乡亲群众捐款19.6万元;
罗定市罗平镇100余名企业家、乡亲通过实地感受赤坭塘自然村从绿美“零基础”村蝶变成云浮绿美“网红”村后,主动捐款85.6万元支持家乡复制绿美模式;
新兴县太平镇乡亲群众主动捐赠143.8万元,定向用于家乡乡村绿化工作;
……
春节期间,结合乡亲回乡契机,云浮市组织召开恳谈会1909场(次),号召乡亲积极参与家乡乡村绿化工作,累计筹集社会资金2559万多元,获捐赠苗木超10万株,种植乔木14.98万株。
春节假期后,云浮全市党群聚力开展乡村绿化工作热度不减、力度不降。
节后第二天,云浮市委主要领导率市四套班子领导到云城区云城街道循常村委会的市集中植树点参加植树活动,市县镇三级班子领导成员带领有关单位分赴各自挂钩联系的镇村开展植树活动,以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开展乡村绿化集中植树活动,单日累计种植乔木13.88万株。
2月25日,云浮市委组织部组织市镇两级参加全省联动举办的2025年乡村绿化主题植树活动,当天共种植乔木2.04万株,并示范带动807个村4万人同步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种植乔木16.01万株。
云浮市委组织部透露,今年以来,为保障乡村绿化的资金投入,云浮市从多渠道入手,推动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社会资金共同发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村集体和广大群众以捐资捐苗和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乡村绿化工作。截至3月10日,已落实社会资金占比超计划募集资金总量七成,全市乡村累计种植乔木97.92万株。
云浮森林覆盖率排全省第六
南山森林公园里,市民三五成群,或散步赏花,或观景拍照,尽享绿美云浮生态建设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大金山风景区内,空气清新,漫林碧透,游客趁着周末驱车前往,体验一场畅快淋漓的“森”呼吸……
从城区到景区,绿意笼罩石都大地,愈发浓郁,愈发亮眼。“含绿量”持续提升的背后,是云浮市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工作成效。
政策规划上,近年来,云浮市先后出台《云浮市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方案(2023—2027年)》《云浮市全民义务植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鼓励和支持国土绿化,将绿化工作达标率纳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同时,科学编制造林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功能需求,合理布局造林项目。
资金项目上,云浮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工作。据云浮市林业局消息,近3年来,全市各地组织造林与生态修复面积超70万亩,其中财政投入高质量水源林造林面积达到14.76万亩,以项目带动推动大规模造林绿化。
科技保障上,通过加强与省规划院、省林科院等技术力量团队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造林技术和优良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建立健全造林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造林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关造林质量。
据云浮市林业局消息,去年以来,云浮市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林地资源等措施,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3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8.63%,全省排第6位;森林面积801.96万亩,全省排第8位;森林蓄积量0.33亿立方米,全省排第8位。
三分造、七分管。在造林工作里,这句行话精准道出了管护的重要性。
“通过购买服务,目前林场共有12名工作人员负责森林的管护工作,其中10名为专职护林员,负责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巡查等工作。”云浮市国有同乐林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护林员每天都会开展森林巡查巡逻,了解周边农户进山工作情况和辖区野生动植物等森林资源情况,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监控调查等。“森林生态是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砍伐树林后,采伐迹地要及时更新造林。同时,林场特别重视管护工作,连续三年进行人工铲草等抚育措施,促进林木生长,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据云浮市林业局消息,今年,云浮全市计划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3.84万亩,实施林分优化面积1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6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7.12万亩、封山育林4.28万亩。
云浮市林业局副局长覃建新介绍,围绕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理念,秉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质量优先的原则,云浮市将对适宜造林绿化空间进行人工造林,对低质低效及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松林、分布不合理的桉树林和其他低质低效林进行林分优化,通过补植套种、采伐更新等方式因地制宜种植油茶、红锥等树种,既实现生态修复,又助力群众增收。
此外,在落实9.84万亩新造林抚育和4.28万亩财政投入抚育目标过程中,云浮市将采取修枝、除灌除草、施肥等技术措施,对现有森林进行抚育经营和管理,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和碳汇能力。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森林抚育与林分优化连成一体,整体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大斑块布局。
“今年,云浮市在造林方面制定了全面且具针对性的计划,为保障计划顺利实施,云浮市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确保各项造林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让云浮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覃建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