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阳西:推行“三个一线”工作法 办好惠企助企贴心事
近日,走进阳江市阳西县岭南集团致美斋阳西生产基地,厂区整洁有序,一片酱油大晒罐静静矗立,格外引人瞩目。“从拿地开始,县委主要领导就负责挂点我们的项目,协调整个项目建设,让项目投产比预期提前了4个月。”致美斋(阳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炜说。这是阳西县党员干部深入践行“三个一线”工作法,提升惠企效能的生动缩影。
阳西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港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地带,是粤西对接大湾区的前沿和重要交通节点,区域内形成以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1个千亿级和健康食品、临港工业、现代农业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些年来,阳西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红色引擎”,积极推行“三个一线”工作法,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2024年,全县实现项目投资300亿元,同比增长31.7%,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4.44%,占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总数的90%以上。
组织领航在一线,让企业投资更放心。阳西县不断强化党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组织优势,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将“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内容定期调度、持续跟进,凝聚起党委部门和政府职能单位工作合力。县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牵头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1+3+N”政策体系,制定1份优化营商环境年总体方案,完善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涉企服务负面清单、年度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3项清单,出台园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N项具有阳西特色的配套举措,进一步紧扣企业所需、发展所盼,强化政策精准供给。实行“一项目一领导一专班”制度,县四套班子成员分头外出招商引资、挂钩重点项目,推动成功举办广西招商推介会、广东阳西名特优农副产品(北京新发地)推介会、中国(阳江·阳西)长寿产业经济发展大会等,2024年招商引资项目共32个、总投资额约200亿元,为阳西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效能提升在一线,让企业办事更省心。阳西县将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县党委(党组)基层党建年度考核和县直机关绩效奖金年度考核范畴,推动各级党组织“一盘棋”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创新设置“开办企业通办通取”专窗和“证照联办”专窗,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及“拿地即开工”等制度,更多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事项实现“马上办”“网上办”“掌上办”,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加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管理,设置“党员先锋岗”“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增设“12345”行政审批事项效能监管服务热线,引导窗口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标识”,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期办结等制度,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质量。同时,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成立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共查处营商环境领域违纪违法问题15件,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更好推动企业发展。
服务保障在一线,让企业经营更安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阳西县大力推行企业服务员和企业特派员“两员”制度,由县领导及30个相关职能部门挂点联系全县75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创优队”等20余支优化营商环境队伍,常态开展“进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大走访活动,摸清摸准、快速解决企业在享受惠企政策、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疑难杂症”。2024年“两员”到挂点联系企业开展调研走访200余次,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98个;“党员突击队”等队伍累计进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和普法咨询400余次、发放政策宣传册2万余份。提升阵地服务效能,高标准打造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企业职工活动中心,在调味品、刀剪等行业组建7个企业党组织,通过定期召开党企联席会和党群议事会等方式,引导党员职工在企业发展中争当先锋、作表率,累计提出“金点子”139个、解决生产难题125个、优化生产流程119条,有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立6个由党代表、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累计成功调解涉企纠纷592宗,为企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