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点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动力引擎

时间:2025-01-10 12:31:21 来源:中国城市报“城市党建”周刊
【字体: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湛江经开区)围绕《广东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2024—2026年)》部署要求,通过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做优新就业群体服务、促进新就业群体作用发挥与基层治理相融合,进一步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活力,提升治理效能,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640.png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员志愿者在夏季为外卖小哥们送上防暑降温“清凉礼包”。

  夯基础 组织建设提质量

  湛江经开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健全机构机制、开展联动摸排和强化组织建设凝聚新就业群体,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着眼“统得起”健全机构机制。健全和优化组织设置,将区党政办公室(网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纳入区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通过定期与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议,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同时印发《湛江经开区持续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湛江经开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维护行动方案》,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新格局。

  着眼“联得上”开展多方摸排。采用业务、行业管理部门通过综合管理平台从新就业群体中找党员,属地街道、村(社区)党组织通过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从所辖党员中找新就业群体的“双找”方法,对全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进行地毯式摸排。面对信息不准确、人员流动大等困难,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核实等方式进行摸排。据统计,湛江经开区新业态企业约20家,新就业群体人数达3470多人,党员45名。

  着眼“管得住”强化组织建设。强化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和党员教育管理,指导建立湛江经开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合党支部。结合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采用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以来,该党支部开展党日活动12次、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3次、开展现场教育2次,覆盖新就业群体党员83人次,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作用,把党员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侧重在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破解新就业群体党员少、党员难发展问题。

  优服务 关爱凝聚蓄热量

  湛江经开区增强关心关爱力度,深入了解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用心用情提供精准服务,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建好一批暖“新”阵地。采取“1+N”模式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整合工会、群团等资源,结合人流密集的小区、商圈、酒店、物流公司等场所,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16个。例如,在全市最繁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相对密集的万达广场商圈打造暖蜂驿站,配备休息桌椅、饮水机、微波炉等便利设施,为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提供避暑取暖、歇脚饮水、手机充电、图书阅读等服务,实现了党群服务的精细化和实体化,深受大家好评。

  开展一批关“新”关爱活动。制定《湛江经开区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湛放新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厘清年度任务清单,加强与区委政法委、区交通局等相关部门、企业党组织的协调联动,主动提供“十个一”志愿服务,及时解决反映的问题。今年以来,经开区在嘉信幼儿园举办新就业群体暑期爱心托管班,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暑期爱心托管服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万达暖蜂驿站、荣基广场等14个服务阵地,为新就业群体开展送温暖活动;整合辖区内6家民营医院资源,依托万达商圈、华都汇商圈、欢乐家楼宇等重点场所,为新就业群体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并进行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纾解一批急难问题。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恳谈会,了解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状况、职业发展和收入待遇、权益保障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形成详细问题清单,协同有关职能部门推动解决。建立诉求表达机制,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设置“心愿墙”、诉求箱等,形成“诉求收集—任务分解—跟踪落实”闭环服务链条,及时有效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困难和诉求。

  促融合 基层治理注能量

  湛江经开区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的职业特点,通过搭建平台、提升能力、激发活力,推进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基层治理。

  搭建参与平台。依托湛江经开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合党支部组建一支新就业群体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新就业群体微信联络群,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台风、暴雨等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及时联系并动员党员志愿者和骨干力量,迅速把新就业群体集结起来,就近参与基层应急志愿服务。

  提升参与能力。结合社区友好学堂、经开区“青年夜校”等,举办交通安全、沟通技巧、职业技能和“电商+直播”等课程培训11期,不断为新就业群体强技赋能,有效提升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

  激发参与活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开发区积分家园”小程序,推广社区“积分超市”,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积分制度,引导150多名新就业人员主动就近到社区报到、亮身份,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关爱孤寡老人、综合网格治理等工作。2024年以来,累计反映处理楼道杂物堆放、街道卫生死角、消防安全隐患等各类基层治理问题40余个,充分发挥了“移动探头”和“流动哨兵”作用,成为一道服务基层治理的亮丽风景线。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