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韶关武江:党建引领助推“夜经济”焕发新活力

时间:2023-11-01 11:13:37 来源:中国城市报
【字体:

  “夜经济”是城市竞争的新赛道、城市活力的新标志。2022年以来,韶关市武江区积极探索“组织保障、暖心服务、文化赋能”的精细化夜市管理新模式,切实把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今,武江区打造的孟洲坝夜市已成为集文化、运动、美食消费于一体的“网红消费圈”,平均每天约有1万人次打卡,高峰时期客流更是达到1.5万多人次,为带动就业,促进群众增收、增进文旅融合提供有力支撑,被众多市民游客誉为“北江第一坝”“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640.jpg

孟洲坝夜市宛如“清明上河图”。

  用红色堡垒 守护市井街巷烟火气

  “整个夜市环境干净舒适、食品卫生安全,我们放心消费,幸福感满格。感谢工作人员的用心保障,为我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市民刘先生满意地说。

  推动便民宜商。一年前,孟州坝附近仅有几个零星的“后备箱”小摊,环境脏乱差,难以维持长久发展。为平衡“夜经济”与城市文明双重要素,让充满“烟火气”的夜市行稳致远,武江区委多次召开专题会,研讨部署夜市规范治理工作,成立“孟洲坝夜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食品安全抽检组等四个工作组;同时,印发孟洲坝夜市个体小摊档管理规定、韶州大道南个体小摊贩登记卡申请指引等工作制度,为夜市有序经营保驾护航。

  补齐市政设施。武江区推动区直各单位联动成立党员攻坚队,以坚定有力的“武江速度”“武江温度”完成夜市硬件和软件双提升。3天完成两座智能公厕的选址建设,20天建设完成一个高标准高质量、可以容纳800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用时1个月,在原有基础上完成了全要素的孟洲坝夜市2.0版本改造升级,补足了夜市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用暖心服务 搭建党员群众“连心桥”

  “先生,您好,您激活医保电子凭证了吗?不会的话这边可以帮忙激活,以后能享受更便捷医保服务。”夜幕下,在热闹祥和的孟洲坝夜市总能见到一群“红马甲”,他们是武江区的党员志愿者们。

  党建阵地让服务“零距离”。为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武江区在孟洲坝夜市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驿站”,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合工作职能,常态化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宣传等便民服务,如区农业农村局开展本地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韶关爱尔眼科医院开展“呵护眼健康”爱心眼健康普查义诊等,形成了资源充分整合、力量广泛凝聚、成果互相共享的党建联建共建新局面。

  放管结合让服务暖民心。武江区整合区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资源,以共治共管汇聚合力,强化经营高峰时段巡逻管控力度;为经营者提供健康证现场办理服务,推进市场登记便民化,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经营者和群众的“店小二”;鼓励引导经营者间隔摆摊、良性竞争,设立纠纷矛盾调解点,积极处理消费纠纷15宗。截至目前,完成个体小摊登记注册1295个,每晚活跃在夜市的“铁杆”小摊档已有300余家。

  用红色文化 焕发夜间消费新活力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氛围轻松热闹,大家一边享受着各种小吃美食,一边欣赏着文化盛宴,非常惬意。”市民曾女士说。

  强化红色熏陶。升级后的孟州坝夜市占地3000平方米,划分出了特色美食、自由摆卖、音乐广场、汽车展销等区域。为深入挖掘夜生活魅力品位,武江区注重在夜市融入红色文化、传统艺术元素,在音乐广场为群众放映红色电影、开展了“七一”建党文艺活动、首届“精彩岭南文化节”、非遗节目《舞春牛》、草地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武江夜晚的烟火气更足、文化味更浓。

  推动文旅融合。武江区鼓励摊主发展具有特色的夜间商业、夜间游乐项目,提升“网红夜市”的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如今的夜市,街舞、乐队、飞盘、美食饮品应有尽有,串联起“夜食”“夜展”“夜秀”等场景,不仅吸引来自周边县(市、区)的市民群众,更是吸引了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卡体验。多元的夜间消费形式不但丰富了群众夜间生活,也擦亮了韶关文旅品牌。据统计,今年以来,孟州坝夜市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超过500万人次,武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9.17亿元,同比增长3.6%。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