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清远:党群同心打赢“龙舟水”叠加特大洪水硬仗

时间:2022-09-05 16:30:02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今年6月28日16时20分,随着最后一科历史科目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15岁的邹宝怡走出中考考场,与清远10万多名学子一道,完成人生中的“一场大考”。

  “邹宝怡”们的考试能顺利进行,得益于另一场“大战大考”的胜利——清远遭遇历史记录最强“龙舟水”叠加北江特大洪水这场硬战。

  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战场上,这座人口超400万的粤北城市,从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基干民兵,到消防队员、网格员、志愿者,大家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风雨中筑起“红色堤坝”,守卫着北江边这座城市的人民和大家共同的家园。

  一群人▶▷

  “时时放心不下”这件大事

  汛情一到,就是“天大的事”。“龙舟水”刚过,北江的水位却还在涨。6月20日8时,北江英德站(英德市英城镇)涨至33.94米,省水文局清远水文分局发布了今年首个北江洪水红色预警。

  面对持续的防洪考验,清远闻“汛”而动。清远市主要负责人到市应急指挥中心和抗洪一线指挥全市防汛抗洪工作,研判防汛形势,研究部署洪峰过境防御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充分发挥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作用,提前把危险区域群众全部转移到位,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6月21日中午,清远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立即启动潖江蓄滞洪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包括蓄滞洪区范围在内,按照“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漏一人”的要求,清城区飞来峡镇、源潭镇和佛冈县龙山镇总共约5.5万名群众分批次完成转移。

  此前,龙山镇早已启动了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第一批为无堤围保护的低洼区域人员,共2810人,于6月19日晚全部转移完毕。第二批为有堤围保护、地势较高但有一定受淹风险的人员,共2256人,于6月20日20时前全部转移完毕。佛冈县委副书记、龙山镇委书记潘浩介绍,龙山镇连夜组织约1500名党员干部下沉村庄一线做群众转移工作,前置资源前置力量,及时应对风险挑战,应对洪涝灾害。潘浩告诉记者,“2天3夜,龙山总共转移了约1.4万常住人口”,真正实现了“不漏一人、不漏一户、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的目标。

  6月20日,清城区飞来峡镇水急路窄、沙石混杂,行进中,冲锋舟数次熄火,险些侧翻。武警清远支队二级上士周光明主动请缨驾驶,接下来的12个小时,小小的冲锋舟在洪水中来回穿梭几十趟,成功安全转移近百名群众。

  6月21日,是英德市大站镇民警赵腾发印象中“警情最多的一天”,洪水来袭,派出所已被淹没。当天上午10时许,赵腾发接到110指派警情:“大站卫生院附近有一名群众彭女士因水浸被困车上。”赵腾发迅速组织辅警陆世武、杨传青、谭振强、曾俊权四人,手牵手涉水六次逆行,最终将受困人员救出。

  洪灾来袭之时,通信时常受阻,但赵腾发等广大党员干部却选择毅然前行,只因“时时放心不下”的朴素责任感。

  今年汛期以来,清远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共派出5298个工作组、42292人次,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15万余人,他们打通“生命通道”、筑牢“安全屏障”,打赢了这场防汛抗洪阻击战,全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一条江▶▷

  防洪工程体系筑牢铜墙铁壁

  如今重走于蓄滞洪区堤坝之上,此前洪水席卷村庄的痕迹依然可见:三米多高的闸口村牌坊,被冲击到百米之外,三层高的村屋地基被冲垮,房屋歪斜……当时风急水猛,让人揪着心。

  自6月14日北江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以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多次强调北江要充分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作用,联合运用河道及堤防、水库、蓄滞洪区。其中尤其提到要提前做好潖江蓄滞洪区运用准备。

  潖江蓄滞洪区是珠江流域唯一列入国家名录的蓄滞洪区,位于北江干流飞来峡水利枢纽下游约10公里的左岸,面积约88平方千米,涉及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源潭镇和佛冈县龙山镇,是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月22日上午10时,经全面科学分析研判,清远按照上级指令果断启用潖江蓄滞洪区蓄滞洪水,共滞蓄洪水约3亿立方米,最大水位降幅0.87米,蓄滞洪区范围平均水位降低0.6米,大燕河沿线降低水位0.3米;同时,削减北江石角站洪峰流量880立方米/秒,为减轻北江大堤和珠三角防洪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远军分区迅速组织精干民兵应急队伍在潖江蓄滞洪区、英德市区北江防洪堤等防汛抗洪一线接续转战,军分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8个县(市、区)人武部主官带领1000多名基干民兵组成突击力量昼夜奋战。6月22日上午,在英德市区北江防洪堤上,奋战一夜的近百名民兵仍在紧锣密鼓装沙袋、运石子、搬泥土。不少市民组成队伍,前来协助部队官兵或送来慰问物资。当地一家游泳馆的老板娘张女士带上馆内几名员工,到现场帮忙装沙袋。市民李波一箱箱地搬运矿泉水,送至部队官兵手上。

  随着守卫北江的防洪保卫战开始,数日内,这样暖心的画面在北江沿线不断上演。大燕河是北江的分洪河道,仅6月22日就有上千人自发参与上堤抗洪,不少人还通宵值守现场。

  在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下,6月22日晚北江洪峰平稳过渡。曾参与过大燕河1994年抗洪的老党员罗耀平告诉记者,“村子里不少人家两代人都有抗洪经验,大家经历过二十八年前的洪灾,深知守堤的意义,‘守住了堤坝,就是守住了家园’。”

  一座城▶▷

  干群合力复工复产重建家园

  洪水过境,两岸的农田遭了殃。洪水侵袭时,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螺塘村的农田一片泽国,水退后,稻谷倒伏、枯黄。如今,连片开阔的禾苗茁壮成长,连日来的热烈阳光晒得田地愈发青翠。

  这片“苏醒”的农田,是清远灾后迅速复工复产的缩影。洪水过后,清远各级党员干部、民兵、志愿者、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走进街头田间,开展农业保险预赔付、清扫清淤、水电抢修、卫生消杀、物资捐赠等工作。大家你争我赶,尽快重建家园。

  6月23日,清远宣布成立市防汛救灾复产英德前线指挥部,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重心转向救灾复产。广东省消防总队、省应急管理厅亦在英德靠前指挥协调各方面救助力量,成立“三人小组”(受灾镇党委书记、消防队员、专业救援队员),有序调配生活物资和防汛救援物资至受灾镇街。

  英德市浛洸镇村干部、志愿队伍,会同来自广州、佛山、东莞、梅州、揭阳等地的十几支救援队伍,动员逾1500人参与复工复产;6月25日至26日,清城区东城街道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快速集结1000多人次投身复工复产工作,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佛冈县下沉1000多名县镇党员干部和专业救援人员到受灾严重的龙山镇下岳村等地开展工作……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统计,在今年北江特大洪水中,清远全市种植业受灾面积69.63万亩,934个养殖场(户)受灾,水产养殖业受灾面积7.03万亩,全市农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0.43亿元。

  清远市农业农村系统指导保险公司做好农业保险防灾防损及理赔救灾工作,组织召开2次全市农业理赔工作会议,做到理赔手续“简”,查勘定损“松”,赔付程序“快”。截至8月10日,全市共接农业保险报案1190件,报损金额11545.34万元,各保险机构已赔付9947.22万元。

  6月22日,北江洪峰过境英德,当地地标文峰塔“孤悬”江中的画面曾令人揪心。文峰塔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洪水退去后,大站镇江南村迅速召集村代表、党员突击队和志愿者,分5次对文峰塔进行清理。

  再见文峰塔时,塔下泥沼已然消失,塔旁农田正火热复耕复种,近日已有蔬菜产出。江南村是英德重要的蔬菜产区,洪水过后,在英德市委、市政府指导下,江南村村代表、党员突击队和志愿者全力以赴促进三通:通路、通水、通电。据农户黄连杰回忆,7月初,镇里组织的耕机一到,大伙不再发愁了。

  洪水已经远去,英德人仍在赶路。9月初,文峰塔下正青绿,北江悄悄过江南,有农人在田间忙碌。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