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佛山南海丹灶:谱写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篇章

时间:2022-01-10 18:21:52 来源:珠江时报
【字体: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

  这是一次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难得经历,由镇街主官率队,镇机关各办(局)、群团组织负责人,村居党组织书记、经济社社长组成的超200人的考察团,前往同为南海西部镇街的九江、西樵,“取经”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法宝”;

  这也是一次观摩成果、实地取经的宝贵历程,党员干部们进一步认清差距,决心紧密联系实际情况,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发动群众等方面全面对标先进,找准短板谋变局、谋改革;

  这更是一次触动心灵、振奋精神的思想涤荡,激荡党员干部们进行高质量思考,增强奋进动力,为全面开创丹灶镇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增添强劲动力……

  1月7日上午,丹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敏仪,镇人大主席杨标汉分别带队,先后前往九江、西樵进行“取经”,进一步学习借鉴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全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改革。

  “取经”兄弟镇街

  学习先进经验做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天,考察团兵分两路,分别先后前往九江敦根社区、西樵儒溪村,近距离参观学习。在敦根社区,考察团在九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淮东以及敦根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郭文洪的带领下,实地了解九江镇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做法。

  据介绍,敦根社区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及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构建了“1258”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在经济条件有限情况下,聚焦人居环境提升、公共空间管理等群众身边的关键事,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现场干净整洁的巷道、整齐规范的停车位、智能化的垃圾分类投放屋、美丽的外墙涂鸦为参观交流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党组织是坚强后盾,发挥人的作用是关键。”总结敦根经验时,郭文洪介绍,党总支部通过培育街坊会等社会组织,发挥群众和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带动党员、义工、社工参加社区建设活动,从而带动更多身边人参与。

  “社区如何进一步凝聚民心,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投身基层治理,共同助力打造美丽乡村?”参观过程中,何敏仪不时提出疑问。郭文洪介绍,社区街坊会以党员骨干为突破口,挖掘模范党员群众骨干,包括一些退休干部和妇委,组成党群志愿服务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党员和群众。

  而走进西樵儒溪村,首先映入考察团人员眼帘的是随处可见的古朴石桥、潺潺流水、绿树成荫,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面前徐徐展开。近年来,儒溪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纵深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提升村居“颜值”,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妇女代表、经济社社委成员等先进力量,坚持党建引领,加大力度织密“三级党建网格”,为村谋发展、帮村民谋福祉,成为南海西部一条不折不扣的“明星村”。

  “在村内打造共享空间,应该如何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拆除村民旧屋如何做通思想工作?”……参观交流过程中,不少村居党组织书记、经济社社长纷纷感叹受益良多,表示产生不少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新想法,同时不忘向儒溪村相关负责人答疑解惑,深入学习做好做活乡村振兴工作的优秀经验。

  再掀思想大讨论热潮

  加快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改革

  刀刃向外是勇于拼搏进取,刀刃向内是敢于自我革新。当天下午,丹灶镇召开工作会议,围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主题,力求找到精准破局切入点,再掀思想大讨论新热潮,为丹灶加快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汇聚强大精神动能。

  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在“人”,而其中必须充分发挥女性“半边天”的力量。丹灶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镇妇联主席林绮琳表示,在党建引领下,镇妇联要带领村居妇联既要认清职责定位、敢于担当,也要发挥好“联”字优势、敢于破难,努力学习“丹灶先锋”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精气神,努力成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群团先锋”,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展现“巾帼先锋”的担当和作为。

  组织强,则基层稳,丹灶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基层社会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丹灶镇党委委员麦汝辉深入剖析目前丹灶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的短板问题,并表示接下来将通过扎实做好党建“强心”、锤炼“初心”、构筑“同心”坚守“民心”、秉持“公心”等方面,全面实施“五心”共融共治,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努力打造具有丹灶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

  “目前乡村振兴建设全面开花,既要做好看得见的‘面子工程’,也要做好看不见的‘里子工程。”丹灶镇党委委员陈伟聪对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要求相关部门、村居对标人居环境整治7大项目标准精准发力,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居环境齐参与”主题活动,广泛发动干群力量、村组力量、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有序推动资金补助改革和长效管护机制改革,凝心聚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和谐共享的新农村环境,为加速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添砖加瓦。

  丹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冯世荣现场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和内涵,从区域划分和工作内容作出系统诠释,同时强调严控新增两违、消化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工业集聚区提升是接下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工作,勉励广大村居党组织书记、干部要切实以辖区发展出发,理顺工作思路,设定远大的目标,主动积极支持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努力为全镇群众带来“好的环境”“好的产业”“好的收入”,将丹灶建设得更美更富裕,让丹灶发展更快更强大。

  丹灶镇党委副书记何志坚表示,各职能部门、各村居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将维护社会稳定摆在各项工作的前列,牢记和担起自身的维稳责任,严格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稳定”“管业务必须管稳定”“属地管理”等原则,做到“转变角色,增强信心”“转变观念,提速增效”“杜绝‘经验主义’”等工作要求,全力构建“镇村社三级维稳网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全面推动全镇信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丹灶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对落后的基层治理方式必须转变也必须改革。”会上,何敏仪发出丹灶加快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最强音”,号召广大镇村社党员干部“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何敏仪表示,要做到基层运转“有章法”,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的引领作用,有的放矢发挥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等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有担当,村居和经济社要敢想敢做,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扛起主体责任;做到各方参与有平台,扭转“政府村居干,群众看”的局面,进一步搭建各类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基层议事的平台,广泛凝聚发动乡贤、工青妇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更好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做到服务群众有资源,广泛撬动各方资金和社会力量,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契机带来的“东风”,将中低端的碎片化土地腾清,为新兴产业集约发展提供空间,消除消防、环保、安全生产等隐患问题,为村集体持续发展、增收提供“造血功能”。

  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

  谱写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篇章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如何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善于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而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只有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基层治理薄弱环节全覆盖,才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近年来,作为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阵地,丹灶不少村居、经济社先后涌现出一批“模范生”。

  其中,以新安社区为例,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党群合力拧成一股绳,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竭的动能。自2021年11月开展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新安社区充分发动基层党组织“桥头堡”作用,带领党员群众深入穿街过巷开展卫生清理工作,瞄准社区内重点区域,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到一个月时间内,社区共出动超8000人次,投入钩机、吊车、运输车等机械设备785班次,清除垃圾约2300吨,清拆危房31间,拆除废旧棚架约230间,清理闲置地215处,面积约31350平方米,建设“四小园”35个,围蔽闲置地约13000平方米,打了一场轰轰烈烈人居环境整治“翻身仗”。

  近年来,西城社区大果经济社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契机,坚持经济社党支部为战斗堡垒,以“三级党建网格”为基础,将党建引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撬动社会各方资源,广泛发动村里的党员群众,有效推动村容村貌换新颜,集体土地价值大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的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农村工作不易做,但我坚信‘只要心中有团火,办法总比困难多’!” 西城社区大果经济社社长、经济社党支部书记邓崇坚表示,党支部坚持发挥好“宣传员”的作用,深入群众,听群众诉求和心声,让党组织活跃在群众家门口,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农村基层治理的“最末梢”。

  党的领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和关键,要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法宝,贯彻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接下来,丹灶镇将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使党的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夯实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构筑好基层治理“桥头堡”,打通每一个“神经末梢”,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谱写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篇章。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