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乐昌:汇聚人才力量,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覆盖
近日,在韶关乐昌市楼下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场特殊的仪式正在进行。外出经商的邓永生在楼下村党总支部书记的手上接过了聘书,成为该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首名受聘站长。
近年来,乐昌扎实推进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构建“1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带多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1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链接若干个党群服务室”的农村党群服务体系,切实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
其中,该市整合各类基层人才资源,依托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拓展延伸农村人才服务到点、到具体产业、到具体项目,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白石镇党委与省文化学会、东莞万江街道、省技术师范大学团委等单位在白石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召开座谈会,商讨柔性引才事宜。
凝聚乡贤力量反哺家乡
在三溪镇三溪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内,协调会正在进行,镇驻点领导、村“两委”干部和乡贤代表齐聚一堂,就如何做好该村道路建设工作进行讨论。
据了解,该村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过程中,利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多次召开恳谈会、协调会,让外出人才、乡贤为道路建设工程出谋划策,并募资3万余元用于项目建设,推动该村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顺利完成。
乐昌市利用延伸至村的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对本籍外出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建立了外出人才乡贤台账,同时通过任命乡贤代表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站长,建立镇、村干部对口联络服务乡贤人才等工作机制加强管理联系。
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期向外出乡贤汇报家乡乡村振兴工作进展,家乡发展变化,利用春节、中秋等外出乡贤集中回乡机会举办乡村发展论坛、乡贤沙龙等活动方式,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引导乡贤反哺家乡、建设家乡。其中,三溪镇定期利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向人才乡贤解读新时期党的“三农”政策,通报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等方式,吸引乡贤回乡投资领办水稻种植、水果种植等产业项目32个,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事业提供助力;外出人员较多的五山镇在乐城街道建立了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系点,定期组织在乐城街道居住、务工的乡贤人才组织乡贤沙龙活动,共商家乡发展。
引导高端人才服务乡村
“自打村里来了‘专家团’,以后种地就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说起省农科院下沉村里的专家人才,廊田镇铜坑村张大爷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2021年以来,乐昌市廊田镇各村党支部与驻镇帮镇扶村的省农科院各支部“一对一”结对子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利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定期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指导服务,为推动农户增收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为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作用,乐昌市定期收集基层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组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专家库,将包括农业技术、产业经营、教育卫生、法律等乡村振兴工作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库中,通过柔性引才的形式,利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织各类高端人才专家常态化进行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等方式服务乡村一线。
白石镇镇、村两级人才驿站紧密配合,收集基层群众20多项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接广东省文化学会、东莞市万江街道、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团委等单位组织促成乡村振兴人才合作项目9个。
乐昌市三溪镇三溪村利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织召开乡贤沙龙,乡贤人才为家乡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培养提升本地乡土人才
在北乡镇东红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内,韶关市委党校培训科科长黄晓晖以《“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抓手——农村电商、品牌、文旅的结合》为题,为该镇种植大户讲解了传统农业转型、电商模式、农业创业创新趋势等内容。
“北乡镇是农业大镇,农民群众对开展电子商务、农业品牌打造的培训需求很大。利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我们可以将技术课程直接开到村一级,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即享高质量技术培训。”镇党委委员黄旭昶说。
乐昌市将镇、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打造成乡土人才之家,面向乡土人才提供各种服务,为乡土人才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加强乡土人才培训,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用。
制定《2021年职业农民(精勤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利用各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专业培训,培育精勤农民100人;将“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工作列为乐昌市十件民生实事,利用镇、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织开展“南粤家政”培训1067人次、粤菜师傅技能培训308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74人次、创业培训60人次、农村电商培训63人次、乡村工匠培训348人次,农村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