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江门蓬江区:社区“大党委”贴心服务群众

时间:2021-08-20 21:59:05 来源:南方+
【字体:

  “华东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没有适合居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社区门前的这个旧花圃,年久失修不仅影响社区美观、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进行整改。”在华东社区“大党委”党建联席会议上,“大党委”成员单位——江门市接待处提出建议。随后,各成员就改造问题积极出言献策。

  经过讨论,华东社区“大党委”最终决定:由成员单位江门市财政局、市接待处、市五邑中医院分别赞助2万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驻点单位江门市红十字会赞助1万元,把社区门前的旧花圃改造为小广场和“口袋公园”,社区群众纷纷叫好。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雅怡社区,在社区“大党委”的推动下, “大党委”成员单位蓬江区城管局认领居民需求清单,建成34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群众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华东社区、雅怡社区依托“大党委”机制,整合资源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去年以来,蓬江区进一步完善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有机融合,整合党建资源下沉社区,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居民群众在建成后的雅怡社区天宁路口袋公园晨运。通讯员供图

  一社区一“大党委”全覆盖,党建资源有效整合

  此前,社区基层党建资源缺乏深度融合,社区党组织和驻点单位党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互不隶属、层级不同,缺乏联系纽带,社区基层党建缺乏活力,基层治理合力难以盘活。

  如何破题?2018年,蓬江区率先在范罗冈社区、甘化社区探索社区“大党委”,推动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2020年,蓬江区全面深化社区“大党委”建设,按照一个社区一个“大党委”的原则,实现77个社区全覆盖,“大党委”成员单位由区委组织部协调,经各镇(街)党(工)委同意,包括驻社区的若干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或“两新”党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大党委”全覆盖后,全区77个社区“大党委”共有成员单位378个,其中“两新”党组织40个。2021年,蓬江区又专门配套制定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经费管理、党建服务项目“双向认领”等三项机制,推动社区“大党委”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目前,社区“大党委”已经成为蓬江区在新形势下深化基层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有力抓手。

  东风社区“大党委”由江门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武警警勤中队、东风社区、东风经联社、“两新”党组织邑源档案服务公司、市生态环保局等8个成员单位组成,党组织来源多元。社区“大党委”结合成员单位的特点,建立了红色超市、红色连心桥、红色课堂、红色味道、红色同心圆、红色通讯社等六个“红色+”平台,让大党委成员单位利用职能优势,对号入座服务社区群众。比如,以武警警勤中队饭堂、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烹饪班实操室为根据地出品红色味道,向辖区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人员、老党员送餐赠食,惠及800多人次。

东风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组织发动师生约20多人开展“文明城市大家创”美丽墙绘活动。通讯员供图

  做实“双报到双服务”,机关党员服务群众常态化

  蓬江区把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与“双报到双服务”机制充分结合起来,推动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长期稳定结对,让单位党组织、党员常态化到社区报到,持续长效服务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群众。

  蓬江区委组织部专门出台制度,推动全区42个区直部门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与77个社区结对,并作为社区“大党委”成员。通过稳定结对,让机关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有平台更深入,让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有助手更有效。

  在“大党委”的组织统揽下,42个区直单位党组织更加主动持续参与到解决社区重难点问题中来。西园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区环卫处与京环集团约定,对社区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解决了社区卫生死角老大难问题。天福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区委宣传部主动对接社区文化阵地,捐赠解决乐器设备需求,助力社区新办“钢琴班”等10多门课程,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天福社区开办应用钢琴公益课堂。通讯员供图

  据统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蓬江区各社区“大党委”有力统筹党组织、党员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00多个市直、区直单位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参与党员累计15500人次,服务群众累计超过20万人次,解决170多个文明城市创建难点等问题。截至7月下旬,助力城乡环境、平安蓬江、基本民生保障、教文卫体、便民服务体系等五大领域的100项民生实事已完成超过60%,第一批100项民生微实事全部完成。

  “大党委”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平时,还体现在急时。去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蓬江区迅速组建机关党员防疫先锋队,并成立临时党委,推动近1000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今年疫苗接种工作启动后,蓬江区又选派1200名机关党员干部到现场服务群众。这批机关党员干部在社区“大党委”的有序组织下,迅速进入状态,协助一线工作人员开展防疫工作,在防疫宣传、测温扫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服务了全区防疫工作大局。蓬江区组建机关党员防疫先锋队,成立临时党委的做法还被编入中组部《战役一线党旗红》公益专题片。

党员干部在核酸检测一线服务群众。通讯员供图

  服务项目“双向认领”,供需清单充分释放服务潜力

  为最大程度发挥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提高协同服务能力,2021年,蓬江区重点推出社区“大党委”党建服务项目“双向认领”工作机制,由社区和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在充分挖掘和整合自身资源、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服务类项目清单”“需求类项目清单”两张清单,经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后发布,由“大党委”各成员单位进行项目对接、确定认领,签订双向认领协议。项目签约认领后,由各镇(街)党(工)委、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负责监督实施和验收,并同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服务对象意见、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形式组织群众进行评议。

  石冲社区党委通过建立项目清单、汇总发布信息、进行项目对接等流程,将社区内的党建服务项目进行针对性划分。其中“党建引领•健康护航”主题项目属于服务类项目,白石正骨医院作为石冲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之一,积极发挥自身医疗资源优势,坚持群众需求导向,主动认领该主题项目,助力石冲社区为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基础医疗服务。此外,白石正骨医院还举办了“正骨公益直通车”系列健康宣教活动,义诊队伍足迹遍布多个社区、街道。

  白石正骨医院党总支书记林子庆说:“在此之前,我们医院一直都有向群众服务的意向,却不知道怎么开展。有了双向认领工作机制,社区将搜集到群众医疗需求通过联席会议反馈给我们,我们主动认领并针对性提供医疗服务,这种做法让我们更有获得感”。

  “双向认领”工作机制实施以来,蓬江区各社区“大党委”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实施“群众点单、大党委下单、成员单位接单”项目管理模式,共收集“服务类项目清单”100多份,“需求类项目清单”300多份,并通过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对接认领党建服务项目265个,已实施完成151个,正在推进114个。

丰乐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党员志愿者为居民粉刷楼道。通讯员供图

  蓬江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实行党建服务项目“双向认领”,通过建立“服务”和“需求”两张清单,让处于“放空状态”的资源活跃了起来,有效破解了社区的难题,实现区域内信息、设施、文化、服务等资源共享,把社区“大党委”真正打造成精准对接需求的公共服务供需枢纽平台,让“惠从党来”深入民心。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