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惠来县全域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直接关系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阶段来,揭阳市惠来县深入开展“组织力提升年”活动,结合该县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基础保障”的总体目标,“主抓示范点、延伸示范线、扩大示范面”,打造了一批引领作用好、标杆效应强的党建示范镇、村,为惠来打造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主战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战略先行区、揭阳副中心和新的发展极”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一笔一划绘蓝图,系统谋划整体布局
结合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惠来县“一盘棋”布局,精准发力、整体谋划、全域推进党建示范县建设。年初,市委组织部以“解剖麻雀”式调研,逐个了解各镇(场)的区域特点,提出把该县15个镇(场)分为东、中、西三个片区,分别以“党建+生态兴村”、“党建+产业兴村、文明兴村”、“党建+平安兴村”为主题,分类创建示范镇(场)的初步构想。县委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形成了“东部片区靖海镇、仙庵镇、前詹镇、周田镇四镇依托厚重的人文历史背景,突出党建引领,创建‘党建+生态兴村’示范镇。中部片区惠城镇、神泉镇、东陇镇、华湖镇四镇发挥中心区位优势,依托规划建设粤东新城的契机,创建中部片区‘党建+产业兴村、文明兴村’示范镇。西部片区隆江镇、葵潭镇、东港镇、鳌江镇、岐石镇、葵潭农场、青坑林场七个镇(场)突出党组织方向把关,全面整合资源,创建‘党建+平安兴村’示范镇”的整体规划。初步方案形成后,我们广泛征求各地各单位的意见建议,多次与市委组织部沟通请示,最终形成《惠来县以组织兴村为统领创建示范镇村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推进过程中鼓励镇(场)不局限主题,多类别创建,全面开花。
二、一级一级深调研,精准选点扎实推进
县委组织部对全县所有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摸底排查,对标“六个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和任务,从组织设置是否合理、组织生活是否正常、队伍作用是否发挥、工作机制是否运行、阵地建设是否规范等方面综合分析,掌握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特色鲜明、典型作用突出的基层党组织。按照“逐级审核”的办法,经镇(场)党委(总支)、县委组织部分别审查后,根据各村(社区)特点,选择具备党建工作思路清、支部带头作用发挥好、班子凝聚力强、有创新意识、发展后劲足的村(社区)确定为示范点。各镇(场)筛选上报示范点后,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带队逐个走访,现场调研,确保示范点党建工作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目前,全县正在创建的各类型示范点40个,初步形成类型互补、示范带动、全面提升的党建新格局。
三、一村一策定规划,因地制宜串珠成链
依托全县整体布局,各镇(场)统筹考虑交通、区位等方面的因素,结合自身实际,将党建与经济产业、生态环境、文明创建、扫黑打毒、惠民安民等有机融合,合理布局党建示范点;各村(社区)按照自身定位与发展规划,形成具体实施方案,逐村打造、串珠成链,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示范点,实现从几处示范点到连片示范区的突破,形成了党建示范走廊。如靖海镇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资深、前吴、厚山、沫港、西山五个村示范点连片建设,为靖海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树立起一面典型旗帜;惠城镇五福田村打造“红色引擎”,建设成红色生态旅游品牌村;惠城镇石古村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方式,有效带动特色农产品产业蓬勃发展;葵潭镇吉成社区打造贯穿党群服务中心、村前园林、河上长桥、健身广场的党建教育阵地,将党建文化走进群众的生活圈,凝心筑梦。同时,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多形式、全覆盖的宣传活动,形成大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一锤一锤钉钉子,多级联动指导提升
按照“重点工作项目化、重点项目责任化”的思路和方式,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落实到位,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明确镇(场)党委(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为“具体责任人”,示范点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建立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示范点领导责任体系。强化指导督促,结合“基层党建‘巡村’指导全覆盖”工作制度,各镇(场)分管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及相关人员分成2个指导组,县委组织部全体干部分成5个指导组,不定期深入示范点,了解掌握创建工作进展,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帮助加强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薄弱环节,确保示范点建设进度快、质量高。
五、一针一线补短板,群策群力固本强基
在贯彻落实市委部署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党建指导员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现有教师队伍中政策理论人才,广发“招贤帖”,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参与农村党建工作,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掌握一定的基层党建业务知识的272优秀党员教师选拔到党建辅导员队伍,补充基层党建力量,让党员当学生,以支部为课堂,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力、领导力和公信力。党建辅导员到村重点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季度至少到挂钩村(社区)上一次辅导党课、每年参加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每年参加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阶段来,各辅导员积极参与到村(社区)党建工作中,《新惠来、新起点、新党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农村党员》《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课题更是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