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要闻 > 粤组动态

珠海斗门年内再启动改造30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画好党群“同心圆” 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时间:2021-01-14 09:55:50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寒冬时节,在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耕管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郭女士正在劳动保障窗口咨询业务,接待的村干部详细解答了她的疑惑。“现在有了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只进一扇门,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逐层楼跑了,方便了不少。”郭女士告诉记者。

  村民真切感受的背后,是耕管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珠海斗门大力推动实体化建设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对全区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法人登记,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实现了党群服务中心由物质形态的平台阵地向组织形态的战斗堡垒转变。

  “党群服务中心是党员开展活动的必要阵地,更是近距离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不仅要把‘硬件’做好,更要把‘软件’建好,让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服务作用。”1月13日,珠海斗门召开2021年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提出将以300万元/座的标准,推进建设改造第二批30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

  首批30座党群服务中心即将建成

  从珠峰大道驶入乾务夏村,一眼就能看到正在进行外立面装修的党群服务中心。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偌大的休闲广场上,一旁嬉戏游乐的儿童发出阵阵喧闹的笑声。见此情景,在老年活动室对弈棋局的老人也把棋盘搬了出来,感受这一份温暖。

  吊篮、餸柜、衫笼、牛口罩、篓仔、牛轭、谷梆……在夏村村史博物馆,80多种、110多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的家用品和农耕用具整齐地摆放,每件陈列品都有相应的文字说明,而刻着夏村最早名号“龙蟠坊”的石碑成为馆内最具重量级的陈列品,它们都在静静地“诉说”夏村的历史。

  安宁、简单、幸福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承与发展也和谐共生。

  “很快,突出实用性、审美性和前瞻性修缮一新的夏村党群服务中心就将投入使用,将成为集党务、政务、村务为一体的为民服务综合平台,为村民生活休闲提供新场地。”斗门区乾务镇相关负责人说。

  2020年,珠海市斗门区投入9000万元,对30条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统一改造,以期将基层党组织力量不断下沉至村居等“神经末梢”,充分激发社会肌体中的“红色细胞”,进一步畅通基层治理的脉络,在基层结出越来越多的“善治之花”。

  此前,斗门在珠海全市率先成立129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但部分党群服务中心运行使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服务功能没有完全显现。”斗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孝雄说,因此,在这次的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规划中,斗门要求农村党群服务中心要统筹运用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建成具有开放式的对外公共活动空间,将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综治服务站、产权交易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活动中心、三资交易管理平台、农村电商等功能进行整合,以党员群众的需求为圆点,画好党群“同心圆”,让党群服务阵地有生命、有温度。

  整合涵盖“六大中心”功能

  “党群服务中心是党员开展活动的必要阵地,更是近距离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不仅要把‘硬件’做好,更要把‘软件’建好,让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服务作用。”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说。

  据介绍,2020年,珠海斗门30个党群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包括纯装修的党群服务中心16个,拆除重建的5个,扩建的4个,选址新建的5个。截至目前,项目整体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1%。

  而在今年,除了持续推进第一批30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使其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外,斗门还将谋划以300万元/座的标准,推进建设改造第二批30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将公共服务办事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等“六大中心”纳入其中。

  “第二批30座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将配合第一批30座农村党群服务中心运行,逐步具备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统筹运用能力,满足全区50%以上农村组织文明实践活动等需要,勾勒出更为行之有效的农村基层党建生态。”刘孝雄说。

  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工作是珠海斗门打造“净、治、美、韵”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另一项试点工程的建设,也在悄然改变村居的生活。

  “比家里电视大多了,我这几天常出来看。”近日,在珠海市斗门镇下洲村小广场,新建好的12平方米户外电子大屏正在播放《斗门乡村振兴宣传片》,袁粤冰和刘庆玲等一些村民正在观看。袁粤冰说:“我经常听村里的大喇叭广播,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时候,不敢出门,在家里听斗门话广播,了解了很多疫情防控知识。”刘庆玲表示,有了大屏幕,可以对镇里的大小事有更直观的了解,比如戏曲表演、村务通知。

  2019年10月,珠海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被列为全国试点。为探索创新全国试点建设“鲜活管用”的方式和方法,2020年初,斗门区启动“智慧一公里”项目建设,户外电子大屏和村村通广播系统就是这一项目的信息化手段之一。

  创新“智慧一公里”宣传平台

  “户外电子大屏、村村通广播系统、在家里的电视端可随时观看的文明实践专栏,以及手机端随手可操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构成了‘智慧一公里’项目内容。”斗门区文明办副主任赵雪梅说,村村通广播系统、户外电子大屏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全区101个村庄全覆盖,通过这种“可听、可看、可体验”的模式,让群众更快、更及时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有了好的传播手段,更需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宣传内容。2020年以来,珠海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持续推进创新探索,更好实现互联互通,用百姓听得懂的话语讲好斗门故事,使向上向善的声音传得更远。

  “目前,户外电子大屏的播放内容主要有两部分。”赵雪梅介绍,一部分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提供实时更新的海量资讯,通过编排从线上导出到线下,从手机电脑导出到广场大屏,既创新了学习方式,解决了村民不善上网的问题;又创新了学习场景,符合群众的生活习惯。

  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一公里”平台,时政新闻、专题报道、最新政策、应急信息、办事指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知等,传播到榕树下、广场上、田间地头。

  “智慧一公里”还通过村村通广播系统嫁接本地电台的优质节目资源,每天用当地方言播出“小故事大道理”,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案例,讲述蕴含新思想、传播新风尚的历史典故、身边事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文明素质。

  “未来,我们将坚持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内容支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抓手,以区融媒体中心为指挥中枢,实现资源共享、互相借力,有效夯实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基础,全力构建‘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大宣传格局。”斗门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